這倒也不完全是托詞,要論起抵禦太空潛在危險的能力,星艦還是很可靠的。
正經是臨時在星體上挖出的石窟,防禦能力未必有多強。
然而話是這麼說,大家心裡的氣兒還是有點不平——星艦就算再舒適,也非常逼仄。
兩天之後,初步探礦的結果出來了。
礦產部門的人一臉鄭重地彙報,“在天河的開采曆史上,沒有找到類似的星體記錄。”
——明擺著是尾礦,但是以前的開采方是誰,竟然沒有記錄!
這就是公然給平安上眼藥了,以前的開采方十有八九是盜采,會不會是平安乾的?
然而,這話就算當著吉爾特,他們也不怕明說——事實就擺在這裡。
雖然平安在上報的時候,就聲明是個尾礦星體,但是賊喊捉賊的事,大家聽得還少了?
占東來倒是沒有被這話影響,隻是發問,“那帝國其他星域有類似記錄沒有?”
外星域的星體,能跑到這裡來?聽起來還真有點不可思議。
然而,太空裡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匪夷所思的神秘事件。
多不用說,就說星際航行中使用的躍遷,可不就是星艦跨星域航行?
礦產部的人回答道,“來自其他星域的可能性不大……”
大概是覺得眼藥上得太狠了,他們又補充一下,“主要我們手上沒有相關詳細資料。”
礦產部門也存在塊管,整個帝國的礦產部都是一體的,相互之間查證資料非常方便。
但是天河星域的礦管部門,要其他星域的礦產資料做什麼?
除了少數典型的礦產資源,天河星域的部門,並不掌握其他星域的礦產詳儘資料。
粗疏的資料倒是有一些,但是這次帶的也不是很全,總之是對不上號。
當然,礦管部門咬的這麼死,跟施來爾的死有很直接的關係。
否則的話,發現被盜采的尾礦星體又怎麼樣?
平安過往的經曆足以證明,此前沒有表現出開采能量石礦的任何跡象。
不過占東來是堂堂的星球二把手,怎麼可能被幾個小人物帶著節奏走?
他澹澹地表示,“那以後慢慢查就是,當前第一要確定的是,有沒有漏掉的大礦脈?”
礦管部門的人還在努力上眼藥,“暫時沒有發現,但是不排除可能性。”
這話就有點太侮辱人的智商了,侍衛長實在聽不下去了。
幾個小家夥,還真不把我老板當回事?他直接開口插話。
“那你們就多留幾個人,在這裡好好地檢查一段時間……官府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
能查出大礦脈才是功勞,查不出來……那就活該你們吃苦了!
礦管部門的人也意識到,對方有點惱了,隻能悻悻地解釋。
“我們也是本著對帝國負責的態度,至於這裡礦脈情況的調查,會有相關安排。”
他絕口不回應對方的話,這也是技術官員的底氣——我們才是專業的,有通盤考量。
反正又不是二把手親口發話,左右不過是個保鏢頭子,沒必要聽你的。
又過一天,相關的信息徹底整理完畢。
隱藏的礦脈沒有發現也就算了,關鍵是他們分析出,此前采礦的應該是個大勢力。
該勢力帶走了絕大多數的生產資料,但是殘留下的液壓柱等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還有相關的開采痕跡,那也是抹不去的。
一切的一切都證明,該勢力開采的速度很快,運力也很強,采用的是大乾快乾的方式。
就連離開時,也打包帶走了幾乎能帶走的一切,毫不猶豫地丟棄尾礦,絕不拖泥帶水。
不管哪方麵看起來,都是一個組織能力非常強的專業盜礦團隊。
這個分析有利於證明平安的清白——就算想盜礦,他們也不具備這種實力。
礦管部門絕不會這麼分析,但是架不住……還有能量塊商盟在,他們的分析也很權威。
有了這樣的結果,就可以現場簽約了,總共三天多時間,也不枉大人物們來一趟。
現場草簽隻是一個儀式,真正的手續,還要回到紫泓星去辦理。
不過儀式舉辦過之後,基本上也不會出現什麼變數了。
就在相關人員緊鑼密鼓張羅的時候,某一艘星艦發出了一些電磁波動。
半天之後,就在即將簽約的當口,三艘星艦由遠而近駛來,都是製式軍艦。
有星艦早早發現了情況,也發出了警示訊號。
星體上一乾人都有點懵,好端端的,軍方出現在這裡做什麼?
三艘軍艦在五十萬公裡外停下,擺出了戒備姿態。
緊接著,公眾頻道裡有人發話,“奉帝國軍部令,對此星體展開調查,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