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1 / 2)

幾位禦醫,尤其是主治痘科的太醫,對天花也一直在了解。

自打順治帝去世,清朝就非常重視天花,太醫院也在集天下之慧,專研天花,因而有痘科太醫的出現。

他們現正在研究人痘中的鼻苗法,包括旱苗法與水苗法。

兩者都是指把痊愈期天花患者脫落的痘痂,研磨成粉末,再用銀管吹入被接種者的鼻孔,隻是水苗法把最後的步驟變為,粉末加濕,裹棉花入鼻。[1]

以上不管哪一種辦法,痘痂都需要精心挑選,可能連續七、八才能減小毒性,繼續研究下去,最高能讓種痘死亡率減少三、四成。

可牛痘不一樣,牛痘橫空出世,讓鼻痘法成為曆史。

見太醫們看著自個兒,馬佳牧有點慌,但還是把肚子裡的東西全描述一遍,更多的他也不知。

既然皇上都下令了,領旨的太醫們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場。

馬佳牧明白自己水平,甘心當一個不搗亂的吉祥物。

太醫們研究的主要對象多從死囚犯中強製性招募實驗體,但不全是。

牛痘並非百分百安全。

涉及個人體質問題,後世疫苗也做不到如此,但安全程度真的很高,和人痘相比,危險對古人來說可忽略不計。

也正因如此,又有種人痘經驗在前,研究過程挺迅速的。

太醫們先種的第一批牛痘對象,全都安全,也確認全都免疫天花。

他們心中喜不自勝,看來牛痘真的能防治天花!

第二批第三批相繼出來,三批全都加起來,引發重病的人隻有一位,主要是這個人本身有基礎病的緣故,而且病非急症,也不是馬上丟了性命,與種痘無關。

研究到這裡,太醫們基本上可以聯名上折子彙報喜訊了,牛痘法可比人痘法安全有效的多了,也不需培育多次種苗。

寫折子時,還有那老太醫捋一捋自己的胡子,一歎:“可惜這名垂青史的功績,竟然不是學醫之人最先發現的。”

也有人肚子裡腹誹,這馬佳牧可真走了狗shi運!畢竟這些天與他接觸,他們也明白他真的對醫學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可惜什麼?托萬歲爺之福,這牛痘法一出,天下蒼生有福,醫者仁心,我們應高興才是。”另一位太醫這麼回應。

“是也是也。”

他們雖不是發現者,但多多少少能沾點兒光,還會得到賞賜,又造福天下人,又有什麼不滿呢,至少麵子上達成一致。

康熙除了忙於平三藩亂之外,偶爾也抽空關注牛痘之事,次日,收到折子的他大喜,果然,上天還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雖這牛痘之法搞出來了,可什麼時候向天下人宣布,又如何宣傳也是一門學問。

康熙需借它來穩定民心,滅敵人威風,長己軍勢氣,證明自己是上天授命。

至於什麼牛痘生物攻擊法,康熙有曾閃過念頭,但眨

眼忽略掉。

一來他學習很多治國之法(),這種惡臭萬年的手段並非上策?(),非萬不得已絕不能用,不然一旦被發現引天下眾怒,可能讓敵軍死而複生;二來南方戰事雖不明朗,還真沒到那個地兒上,他對己方軍力還是很自信的。

十四年元宵佳節,正值普天同慶之際,康熙向天下首次宣布,已找到滅天花的國之利器——牛痘法。

此外,因員外郎馬佳牧第一發現有功,被授一等保寧伯,其他相關官員也有獲得各種各樣的賞賜。

不要小瞧這個一等伯。

清朝爵位主要是公、侯、伯、子、男,異姓功臣爵位分為九等。

具體為超品的公爵、侯爵、伯爵,正一品子爵,正二品男爵,正三品輕車都尉,正四品騎都尉,正五品雲騎尉[2],且每一等級又有不同細分。

往前翻頁,許多開國功臣也封不了公侯。

且康熙對於冊封一向很是謹慎,單看後宮便能看出來,有的人為他生兒育女一輩子到死也不過是個貴人,甚至於無追封。

一等伯這個賞真不低了。

馬佳牧接旨謝恩的時候還有點迷茫,這個功勞對他而言,得來太簡單,況且牛痘法真正的發現者並不是他。

麵對眾官的恭賀,越發謹慎小心,對於自家女兒囑咐的那些事情,更加認真對待,“跟著女兒走有肉吃。”

通常來說,除了加爵,更是升官的好機會。

但馬佳牧早早表達自己能力不足,當不了大任,也確實如此,現在前朝亂,閒官少,暫且將他忽略。

牛痘法對於前朝的更多作用且不說,於後宮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

十四年五月,五阿哥保成滿兩周歲,周歲可以簡單算作“年滿一周歲”,他過了兩個年,即兩周歲,實際年齡隻有一歲。

為作天下表率,康熙下令讓五歲的塔娜、快到兩歲的長瑞、一歲的保成,還有宗室三歲以上的兒童,率先接種牛痘。

這個時間其實不算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