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團體的出現,讓在場靜默了半秒,隨即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
隻聽還有人誇:“有如此多的棟梁,萬歲爺真是洪福齊天。”
當武官回答的三個團體的軍師,並沒有太過出人意料。
首先,博爾濟吉特。
蒙軍當中的博爾濟吉特本來是有點躺平的,打漠北肯定打不贏。
自打塔娜嫁入蒙古,情況轉變,塔娜需要完全控製蒙古,這不僅僅要有商業當作橋梁,大清當作基石,也需要她所在的科爾沁部落擁有不下於漠北蒙軍的武力值。
再加上葛爾丹敗北後,漠北多部落受到重創,漠西一向都相對背景化,水草豐茂的漠南科爾沁再次成為蒙軍代表。
現如今的蒙古發展如塔娜所願,不僅把原有的版圖收入囊中,中亞以及羅刹國東亞部門也在一點點侵蝕,非純打戰占領這種,而是武力值與清文化雙雙入侵。
中亞與羅刹國東亞邊境已有不少開始信道或佛學,且因商業的交流,為了生存與過得更幸福,自學漢語滿語蒙語的當地人越來越多,甚至已有融合當地新入伍的士兵,將其編入本地八旗蒙軍的隊伍。
中亞地區更像一盤散沙,隻要把握信仰權,占領是個時間問題;羅刹國,彼得一世還在外求學,現在早已不知在哪兒,大清與羅刹國的邊境多年來衝突不斷,未來可能也不一定和平,現在能吞多少是多少。
塔娜也明白,蒙古的強盛對清朝政府不一定是好事,她並不希望國家四分五裂,因此也準備了多個後手。
第一,經濟製裁,讓蒙古對大清的依賴增強,遊牧不再是全部蒙古人生存依賴的基礎;第二,宣揚華夏文化加強滿蒙漢多民族間的聯係;
最後一個,把明麵上的刀送到康熙手上,武力值再強也需要中央集權,暗中的刀則歸二弟胤祉,即便未來她出什麼意外,蒙古永遠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塔娜其實對於這個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多的關注,問題在每每和馬佳芸蘭談到某些事情時,額娘的眼睛總是不經意流露悲傷遺憾等多種負麵情緒。
這些情緒其實很少在馬佳芸蘭身上看到,讓他們不忍多問。
但在反複幾次後,她和胤祉他們都能夠猜測到一些東西,也大概明白額娘的執著為什麼包括海外,更加支持額娘的事業。
既然額娘說“落後會挨揍”,那麼他們會讓這一片土地走在全部人前麵,完整的、驕傲的、自豪的。
正因這些措施與種種後手,讓康熙在麵對蒙軍博爾濟吉特率領的團隊闖入前三,還坐得住,也是塔娜回予他的安全感。
當然,他還是希望最終勝利者仍舊是滿人主領導的團體。
而這不得不看剩下兩個。
其中,瓜爾佳氏與赫舍裡氏聯手合作並不讓人驚訝。
瓜爾佳氏在奪嫡中的選擇隻有效忠當今皇上與支持太子兩條路可走,即便他們想走就走彆的路,其他皇子阿哥們也不敢收,這可是皇上為太
子選擇的母家。
雖然瓜爾佳氏常常在兩條路上左右搖擺,與赫舍裡因為這個有不小的矛盾,但他們身上仍然不可避免都天然地帶著太子黨的標簽,麵對外敵時,聯手合作當然是最佳選擇。
再說赫舍裡,這些年他們從來沒有掩飾過自己的野心,有野心自然對於本族子弟的訓練從不懈怠。
赫舍裡子弟在全部八旗子弟中都算出色的,至少武力值平均水平都不錯,尤其是與仁孝皇後關係密切的嫡出兩支。
很多人在背後偷罵索額圖莽夫。
他確實性格缺陷非常明顯,但絕對是一員猛將,尤其是在平定三藩過程中展現出色的軍事才能,也為大清的版圖獻出一份曆史功績,清史記載也不可能忽略這個。
這兩家子弟聯手能夠殺入決賽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可能隻有大阿哥及大阿哥黨有所不服,但納蘭明珠是對老對手很了解的,而且葉赫納喇這些年確實轉文臣更多,已經以滿人在文臣中占據一席之地。
顏紮兄弟的出圈才是讓人驚嚇的,這似乎又與二皇子息息相關。
馬佳芸蘭倒不奇怪這個,她當初挑選福晉的時候已經考慮到這些,顏紮子弟即便沒有這場競賽,他們也能從兵部出圈。
何況這麼些年,對於顏紮子弟的未來,馬佳芸蘭和胤祉也插了一手,並不讚成他們完全以文轉武,建議他們還是以擅長的武學培養為主,有文學出色的子弟可以培養。
且馬佳芸蘭覺得,可能因顏紮氏與胤祉的關係,大眾把目光過多投放在他們身上,顏紮氏所在隊伍還有富察氏、伊爾根覺羅氏、董鄂氏氏這些大姓子弟,以及一些小姓但出色的滿蒙子弟,還有漢軍旗名將後代。
這些人都很強,而顏紮兄弟若不是有錫喇、杭舒、阿克占、珠爾杭阿多名子弟聯合輸出,很有可能也是淪為散沙,像是強壯的手腳各論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