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的晚上, 裴嘉裕做了一桌子老婆喜歡吃的菜, 好在裴樂樂在吃的喜好上除了魚其他的都肖似老媽,要不然今晚上又要是個小可憐的。
第二天上午裴嘉裕送了孩子再送老婆,開車掉頭又去了學校上班。
明明過的是跟平常一樣的生活,可就是因為知道有個人已經坐上飛機離開了,心裡空得厲害, 好像有秋天的寒風在嗖嗖地吹。
沒有寒風那麼寒冽,卻能持續不斷的帶走人的活力,隻想懶洋洋的準備貓冬, 什麼也不想乾, 連大腦都想罷工。
“哎裴老師,你看什麼呢?外麵有什麼有趣的東西?”
同一個辦公室上次才跟裴嘉裕八卦完張曉萍這個學生的小趙老師盯了裴嘉裕半晌, 發現裴嘉裕看窗外天空看了怎麼說也得有十來分鐘了, 真是眼睛都不怎麼眨。
小趙老師好奇地順著對方視線也看了半晌的天,就是沒發現有什麼值得看的。
正看著天空想著老婆已經飛到了北半球地圖上哪一處的裴嘉裕恍然回神,眨了眨泛酸的眼, 回頭看小趙老師, “什麼?”
剛才想得太專注了, 腦子裡全都是在努力回憶詳細地圖, 裴嘉裕根本就聽見小趙老師說的話。@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小趙老師也不氣,大大咧咧一笑,腳在桌子腿上一蹬, 整個人就坐在滑輪椅裡滑了過來。
裴嘉裕一看就明白小趙老師是又準備跟他閒聊八卦。
小趙老師比裴嘉裕小幾歲,是前年才留校工作的, 是他們這個辦公室裡唯二本校畢業留任的,自覺跟裴嘉裕是同校校友,要真論起來,他們倆還是師兄師弟的關係,所以小趙老師剛來的時候就不自覺的跟裴嘉裕走得更近。
小趙老師也不重複剛才他問的那個問題了,太無聊了,畢竟有聊的話題那麼多,隨便拈一個也不錯,誰真關心裴老師看的天空有啥東西啊,反正不可能是天上掉仙女兒或者驚現UFO。
“哎裴老師,這次的鴿子展你是不是也要參加?”
所謂的鴿子展其實叫藝術與和平國際文化交流會,因為logo是一隻手放飛展翅的白鴿,所以他們也戲稱其為鴿子展。
裴嘉裕點頭,回以詢問的眼神,“怎麼了?你沒參加嗎?”
小趙老師也是油畫係的,不過他本身是個散漫的人,性子比較活潑好動,跟很多普通的年輕人一樣愛新鮮愛玩鬨。
用小趙老師當初導師的話來說,這人一點不像個搞藝術的。
裴嘉裕雖然知道小趙老師這個性子,可在他的認知裡,像是這種交流會是很難得的,能參加當然是百分百要參加,不是為了獲獎或者什麼,哪怕是參與交流,對畫家來說也是一種進步的渠道。
所以裴嘉裕才會習慣性的如此反問,因為他根本就沒想過還有不參加的油畫家。
小趙老師摸了摸鼻子,嘿嘿一笑,含糊其辭道:“那不是沒來得及嘛。”
小趙老師也知道裴嘉裕沒彆的意思,隨口胡扯了一個理由就重新一臉八卦地往裴嘉裕那邊伸了伸脖子,同時還壓低了聲音,“這次大衛也要參加,都泡畫室泡了得有兩個來月了吧,看起來還挺有信心的。”
大衛並不是人家的英文名,也不是本名,對方姓衛,叫衛琢玉,很講究的一個名字,本人也是比較有才華的那種。
偏偏小趙老師年輕氣盛,看不慣人家用鼻孔看人的性子,所以就抓住人家腦袋略大的特征,就給人取了個大衛的諢名。
衛琢玉對裴嘉裕一向是很看不起的,屬於是堅定地認為裴嘉裕根本就是靠老婆靠嶽父走裙帶關係才得以成功的那一派人士。
去年裴嘉裕被評為教授,衛琢玉就很是氣了一陣子,還去找書記投訴,雖然經過沒有被傳出來,可看裴嘉裕的教授頭銜還掛得穩穩當當的,不用猜也知道大概是個什麼情況。
裴嘉裕對這消息倒一點不意外,還深感這樣才是正常的,態度很誠懇地點頭,“衛老師一向是個很認真的人,小趙老師,你也應該多學習。”
裴嘉裕自己從小到大就根本沒有過叛逆期中二期,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也根本就沒有愛玩愛鬨的活躍期,連夜生活都是婚前泡畫室婚後陪老婆帶孩子,頂多陪著女朋友/老婆女兒看個電影就算是豐富夜生活了。
所以對於小趙老師熱衷於社交聚會更甚畫室,裴嘉裕是不太能理解的,不過不理解歸不理解,他也頂多就是像現在這樣偶爾話趕話聊到這裡了才會勸一句。
對於裴嘉裕的反應,小趙老師拉長了調子“em”了一聲,最後真心誠意地對裴嘉裕說:“裴老師,你知道嘛,我們的天被你聊死了。”
裴嘉裕不明所以,不懂這些年輕人的話,不過他選擇了回以淺笑,看得小趙老師搖頭暗暗感慨,要是自己有裴師兄這樣的外在條件,他肯定不會像師兄這樣浪費。
雖然小趙老師也知道自己這麼分享八卦肯定不能在裴嘉裕這裡得到他理想中的回應,可每次他都忍不住啊,更關鍵的是這會兒辦公室裡也沒其他人能跟他分享這個話題。
要是平時小趙老師早就不在辦公室裡了,不過一會兒他還有一堂課,所以耐住性子留在辦公室裡打發時間。
裴嘉裕他們辦公室算是比較大的,安排進來的老師有六個,不過平時能在辦公室裡同時看見三四個就算很難得了,因為他們都是繪畫專業的老師,平時有空也是泡在畫室裡。
就算他們這裡是藝術大學,可學校裡的老師要評職稱也是不太容易的,無論是副教授教授一級畫師二級畫師,需要的各種作品資曆來堆砌。
相較於其他專業的大學講師那樣主要在研究室或在什麼刊物上發表論文,他們這些人更多的是需要創作出作品然後參加國內外藝術展。
像裴嘉裕能夠在三十一歲這一年就評上教授,也是因為從在校上學期間他的作品就在圈子裡各種畫展藝術展上獲得過不錯的成績,前年一副作品更是在甜津國際藝術展上作品被外媒所關注,油畫得以登上法國某著名藝術刊物。
饒是如此,裴嘉裕這個教授頭銜也是一直壓到了他三十以後,經過多層審核與考慮,最後才評下來的。
其實評比職稱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可作為參考,那就是這個人創作出來的作品能夠讓人出價幾何。
這並不是要把藝術金錢化世俗化,藝術創作並不完全等同於曲高和寡,現在很多人走了歪路,認為越多人無法理解自己的作品思想層次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