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芸姐姐立刻把櫃台裡的鋼筆取出來:“笑笑,這支鋼筆我送給你。”
呂秀英連忙說道:“這怎麼行呢?不行不行!”立刻拿出錢包來要給錢。
媽媽和小芸姐姐肯定要“打一架”了。
林笑早就習慣了大人之間這樣“打架”,她不管大人之間的事,自己繼續看著櫃台裡的文具。
“這是我送給笑笑的,這支鋼筆我必須送給笑笑,如果不是看到笑笑用的南方的文具這麼好,我哪裡能知道這個?我哪裡能把這個小生意做起來?”
“不行不行!這生意又不是你一個人的,我聽小飛說過了,賺的錢都要給書店老板分成的。”
“林阿姨,我現在這小生意做得還不錯,我就送笑笑一支鋼筆……”
“你這鋼筆也是要本錢的啊!這樣,我們各退一步,我按你進貨價給你……”
最終,媽媽和小芸姐姐“兩敗俱傷”,媽媽按進貨價給了小芸姐姐,小芸姐姐收下了。
林笑一走進書店,就不願意走。
看完文具又去看新到的書和雜誌。
呂秀英站在門口和沈芸聊天,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個顧客進門,幾個顧客裡就有一個人買文具。
尤其是大人和小孩一起來的,原本沒想著買文具,但是小孩子看到中間櫃台裡這麼多漂亮文具就走不動路。
呂秀英看到沈芸賣出去一支鋼筆,就是林笑剛才看上的那支,價格竟然是給呂秀英的進貨價的四倍!
呂秀英暗自心驚,顧客顯然也覺得這個價格有點貴,但是看到鋼筆如此精致,握在手裡也很舒服,最終還是買下來了。
呂秀英心裡想到,究竟是文具的利潤真的有這麼大?還是剛才沈芸給自己報了一個比進貨價更低的價格?
呂秀英想等店裡沒客人的時候問問沈芸,然後在這之後店裡的客人就沒停過,一個還沒出門,下一個就又進來了。
呂秀英驚訝道:“現在是暑假,書店的生意還這麼好?”
文蘭書店靠著解放路小學,呂秀英本以為小學一放寒暑假,書店裡就沒生意了呢。
沈芸說道:“平時也沒這麼多人,也是月初,來取雜誌的多。”
沈芸和書店老板都發現,雜誌訂閱是一門好生意,因為在他們書店裡定了雜誌,就意味著要定期來一次。
月刊、半月刊、周刊……長則一個月、短則一個星期,顧客們來取雜誌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順手買點被的書、雜誌或者文具!
幾乎有一半的顧客都會這樣做!
發現這一點後,他們不僅幫忙訂閱兒童雜誌,也開始推廣成年人看的雜誌期刊,店裡的營業額又高了一截。
沈芸的文具生意在這兩個月裡更是營業額飛漲。
她在六一兒童節當天背著第一批貨坐火車趕回來,一大早開始布置櫃台,以為能趕上小學生們下午放學。
沒想到解放路小學六一在辦合唱比賽,隻上半天,小學生們中午就都出來了。
沈芸的櫃台布置到一半,很多貨都沒來得及擺出來。
沒想到就算這樣,沈芸的文具也賣出去不少!
六一兒童節的生意真好啊!
她特彆後悔自己耽誤了時間,怎麼著也應該再早一天趕回來的。
沒想到的是,六一兒童節之後,文具的銷量竟然也不差,最起碼遠遠超出沈芸的預估。她連忙給南邊的批發商打電話,長途電話轉線、轉線、再轉線,轉了好幾次終於打過去,“陶老板,我再要一批貨!”
沈芸對著筆記本上寫的單子,把每一樣要多少都報給陶老板。
陶老板問沈芸,又來了幾樣新貨,要不要一起進點?
沈芸不敢冒險,拒絕了。
第一次的貨是她背回來的,以後就不用再背了,可以直接用火車寄過來,但是需要沈芸去火車站接貨。
沈芸爸爸就在火車站工作……
去接貨的前一天晚上,沈芸一宿沒睡著,黑夜裡心臟撲通撲通跳。第二天早晨用水洗了一把臉,用紗巾包住頭,一咬牙出門了!
春天風沙大,用紗巾包住嘴巴和頭發倒不罕見,火車站也很大,沒那麼巧碰見沈芸爸爸。
沈芸一路有驚無險地接了貨,扛著大包走出火車站後,鬆了一口氣。
第二次的貨,沈芸又都賣完了。
沈芸膽子越來越大,第三次進貨的時候,不止拿了自己之前親自去看過的貨,也讓進了一點陶老板給她推薦的新貨。
新貨款式有好有壞,質量也有好有壞。
沈芸一眼就看出來有一款製作粗糙,顏色搭配很醜,甚至上麵還落著一層薄薄的灰塵。
這哪裡是“新貨”?
陶老板分明給她寄過來的是不知道壓了多久賣不出去的庫存!
沈芸氣死了,立刻就要打電話給陶老板。
書店老板攔住了她:“你要不要再等等?”
沈芸不明白:“等什麼?”
書店老板:“等著看看你這批新貨賺不賺錢。”
沈芸決定聽書店老板的,做生意這件事,書店老板比她有經驗得多。
沈芸耐著性子等了幾天,心中的怒火一點一點地消散了。陶老板給她發來的“新貨”,雖然有一款是積壓的庫存,但是有另外兩款非常暢銷!
賣得比之前任何一款文具都更快!
沈芸在草稿紙上算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決定不再打那個質問的電話。
就算那批又差又醜的庫存,她一件也不賣,全都扔掉。陶老板這次給她發過來的新貨,她依舊很有得賺。
沈芸下一次打電話補貨時,當然點名要再進那兩款暢銷的新貨。
長途電話的信號不太好,陶老板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來:“行!我明天就給你寄出去!”
“除了你要的那兩款,我再給你搭配點彆的款式,你試試好不好賣?”
陶老板要搭配的貨,沈芸不必試,就知道必定不好賣。
但她一點磕絆都沒打地答應下來:“行!謝謝陶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