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亨 不要怪我不孝順(2 / 2)

經過天幕這件事,他對這兩人的信任削減不少,決定讓他們互相廝殺。

等到他們撕咬得差不多了,就是他來摘桃子的時候。

事情忙完之後,他終於想起了被自己遺忘的楊貴妃,見到她那副花容月貌,愛意湧上心頭,連忙走到旁邊:“愛妃,楊相來了,你不和他說說話嗎?”

楊貴妃默默垂淚,進宮這些年,她故意不讓自己想起從前的事情,否則都不知道該怎麼活。

如今天幕又提起了她的傷心事,她清晰的認識,原來她還沒忘了壽王。

那個風華正茂、風度翩翩的少年浮現在麵前,牽動心腸。

楊貴妃心中湧現一絲期待:“陛下,天幕所有人都能看,我們的事情要被天下百姓知曉了。

臣妾讓皇室顏麵蒙羞,不如讓臣妾去道觀,青燈古佛,了卻一生吧。”

唐玄宗眉頭皺緊,這確

實是驚天動地的皇室醜聞。可想而知,楊貴妃存在一日,民怨就會多沸騰。

他晚年雖然昏庸,但沒有昏庸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唉,你說得有理,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等過段日子,朕將你接回來。”

楊貴妃點頭答應,默默心想。

這麼多年了,陛下的做法還是跟曾經一模一樣。先讓自己去道觀,過了好幾年,等大家都遺忘了,再把自己接進宮。

掩耳盜鈴!

皇宮外,未來的唐肅宗李亨著急地問著眼線:“怎麼樣了?陛下準備怎麼處死安祿山?”

曾經,宰相張九齡預言安祿山會造反。

李亨對此深信不疑,多有勸誡,可父皇鐵了心,要重用安祿山,玩他所謂的製衡術。

如今天幕通過《長恨歌》告知父皇,有人會造反,目標直指安祿山。

李亨心裡高興壞了,立馬聯係自己的眼線,詢問皇宮中的消息。

眼線壓低聲音,糾結不已:“陛下沒有殺安祿山。”

李亨如遭雷劈:“為什麼?他不是要造反嗎?”

“安祿山說漁陽指的不是漁陽郡,還以死明誌,洗脫了嫌疑,陛下派人給他診治去了。”

李亨的麵色瞬間黑如鍋底:“……那楊國忠?”

眼線:“陛下讓楊國忠尋找有反心的人士,聽這意思,還是要重用。”

李亨如墜冰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父皇,你這樣遲早是要玩脫的!

不過他像是想到什麼,又無奈起來。父皇即使知道安祿山造反又怎麼樣?難道能立刻處置嗎?

父皇已經把安祿山養的膽大包天,權力交出去容易,收回來難。

一旦安祿山死在長安,他的兒子定會造反。

眼線:“不過陛下把楊貴妃送走了。”

李亨冷笑:“到時候不還是要接回來?還有彆的消息嗎?沒有就走吧!”

眼線行了禮之後,緩緩告退。

李亨心亂如麻,他為什麼要花大價錢,打點父皇身邊的宮女和宦官?

那是因為,武惠妃曾經陷害三位皇子,說他們要造反,明明是很荒謬的事情。

結果父皇信了,一日殺三子,血流成河。

可以說,自從這件事情發生,皇子們人人自危,噤如寒蟬,都在思考如何自保。

李亨培養眼線,也是怕自己哪一天同樣無辜被殺。

李亨枯坐在屋內,眼看著大唐即將動蕩,卻沒有任何辦法。自己的命運也如同無根浮萍,隨時可能被父皇親手奪走。

不對,他有機會!

天幕,正是他的福星!

他猛地站起身來,父皇不處置楊國忠,絕對有文武大臣不滿。他要去拉攏這些人,讓他們成為自己的親信。

父皇扒灰的醜聞會讓民怨沸騰,天下動蕩,正是他的機會。

等到自己羽翼豐滿,他也要學習太宗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既然父皇不慈,你就彆怪我不孝了!

【這首《長恨歌》,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在主題上很有爭論。

一種是諷喻說,一種是愛情說,還有雙重主題說。

有人覺得白居易是在諷刺唐玄宗好色,整篇文章明麵上在說愛情,實際上在說時政。

有人覺得這點諷刺簡直毛毛雨,更像是對唐玄宗的洗白,更像是在歌頌愛情,畢竟講愛情的部分實在是太多了。

自古以來,兩方打得不可開交。

關於這個問題,白居易自己就給了答案了。

他晚年的時候,整理自己的詩集,把自己的詩分為四大類——諷喻、閒適、感傷和雜律。

《長恨歌》屬於感傷類!】

白居易自己都說了這首詩屬於感傷類,可繁雜的彈幕還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彈幕:[我不管,我覺得就是搞諷刺的,瞧瞧那唐玄宗那個瘋狂逃竄的樣子,樂死人了,明顯就是在諷刺時政亂象。不過是因為怕詩集被禁,所以不敢說。]

[加一,我感覺白居易是在可憐楊貴妃,諷刺唐玄宗!]

[白居易懂什麼《長恨歌》(狗頭)!]

彈幕給白居易展示了一下——這首《長恨歌》的主題到底有多少爭議。

元稹笑得前仰後合:“白兄,人家說你不懂《長恨歌》!”

白居易:“……”

白居易非常大度,嘴角上揚。

他能聽得出來這些彈幕是開玩笑的,所以沒有生氣。

而且這種五花八門的彈幕更加印證了,他的長恨歌不僅在大唐受歡迎,在未來也被廣泛解讀。

他真的太火了!

白居易謙虛地說:“每個人對詩歌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是吃飯一樣,千人千味。

我創作出來之後,這首詩就是屬於他們的了。他們說我不懂,雖然誇張了點,但也有道理。”

“白兄胸襟寬廣。”元稹覺得挺奇妙:“對了,你才三十多歲,我就聽到你晚年的事情了,我替他們問一句,你在感傷什麼東西?”

白居易搖搖頭:“太多了,說不清。”

貴妃之殤、時局動蕩、社會凋敝……都有。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微微歎息。

他跟哥哥從小一起長大,也見過湘靈。

周圍的親朋好友早就成婚了,哥哥名氣大,才華高,無數人想把女兒嫁給他,他卻沒有同意。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成婚。

《長恨歌》也有對自己愛情的感傷啊。

白行簡喝了口酒,看見哥哥情緒不高,所以岔開話題:“我最近寫了新本書,你瞅瞅看怎麼樣?”

他們白家家境一般,哥哥兩袖清風,手中積蓄不多。他也想寫點書,補貼家用,給家裡減輕負擔。

白居易有些驚喜:“還是《李娃傳》那種?”

他弟弟文采也挺好的,寫的《李娃傳》塑造了一個娼妓和公子曆經磨難,最終高高興興在一起的故事。劇情跌宕起伏,結局非常歡樂,對後世戲劇影響很大。

白行簡欲言又止,左右環顧:“不是,有點特彆。”

元稹和他見得不多,還不知道他會寫書,笑著說:“你還會寫書啊?哇,真是一門雙星,給我看看!”

白行簡捏著東西,有點不好意思:“這,這這書內容不太好。”

元稹鼓勵地說:“不要泄氣。你作為白兄的弟弟,還會寫書,說不定青史留名,天幕都會提一嘴,那時候這書肯定賣得好!”

白居易心裡也很期待,如果天幕能夠提一提他的弟弟的文采,那他弟弟也會飛黃騰達,那就太好了。

白行簡隻好鼓起勇氣,把書交了出去,書名《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

白居易也急著看,索性跟元稹一起看。

沒看多久,他們臉色變了,猛地把書收起來。還左看右看,生怕有人看見。

白行簡緊張地說:“怎麼樣?能賣得好嗎?”

白居易陷入沉默,焦慮難安,在心中祈禱天幕千萬不要提他的弟弟。

不然他的一世清名要被弟弟害了!

原因無他,這是本有顏色的書

【白居易在周至縣當縣尉不久,寫下了《長恨歌》。

他的職務是在當地抓盜賊管治安,能深刻體會到民間疾苦。

有一天,他來到鄉村,想看看農忙的人們收成怎麼樣。】

天幕中出現新的畫麵,穿著布衣的白居易來到鄉野間。

隻見炎炎烈日之下,人們非常忙碌,渾身都要烤中暑了,卻還是不願意停,要和天搶時間,把麥子收割乾淨。

白居易感覺他們特彆辛苦,心中不忍。這時,看到了一個婦女,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辛苦。

婦女抱著孩子,一邊哄孩子,一邊在地上撿著麥粒,肩膀上還背著筐。

白居易難受極了:“這是你們家的麥田嗎?所以這麼熱的天還在勞作,怎麼不見你家男人?”

婦女手上長滿老繭,麻木地說:“當然不是,我們的麥地都因為繳稅賣光了,家裡沒有飯吃,隻能到彆人的地裡麵,撿一點麥粒,不然就要餓死了。”

白居易大受震動,居然如此可憐。

他給了婦女一點銀子,回到家之後,依舊久久不能回神。

朝廷混亂,戰亂頻發,稅收頗重,底層百姓苦不堪言,他身份低微,沒有什麼辦法。

隻能寫一首詩,為他們發一發聲。

他拿出紙筆,寫出那一首著名的《觀刈麥》。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儘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儘,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儘日不能忘。”

天幕緩緩放出這首詩的全文。

天幕下的平民百姓望之,不免落淚。

天幕放了這麼多首詩,多少詩是寫給百姓的?

很少。

大多是詩人抒發壯誌未酬的憤懣,或是風花雪月。

白居易身為官老爺,卻能體會到底層百姓的痛苦,為他們發聲,這讓人如何不感動。

王維的好朋友裴迪見周圍的百姓都非常動容、有的甚至落下淚來,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總算明白他為什麼那麼受百姓歡迎,名次那麼高,水能載舟啊。”

事實證明,白居易不僅會搞《長恨歌》這種浪漫主義,也會搞現實主義。

王維自信地微笑:“我就說他有佛緣,佛說,眾生平等。”

裴迪有點害怕,糟了,他之前說白居易要是信佛,他就吃筷子,他不會要輸了吧?

晉惠帝司馬衷心裡悶悶的,覺得婦女好可憐,連飯都吃不起,忍不住說:“你們怎麼會這麼慘?”

大臣歎息:“苛政猛於虎,實在沒飯吃。”

司馬衷想要給他們解決困難,絞儘腦汁,靈光一閃:“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糜呢?”

大臣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