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同心鏡和珍萃節時拍賣用的號牌用的是一個原理,往陰鏡上書寫文字,同樣的內容會在陽鏡上浮現,因為傳遞不能同步,書寫文字又麻煩,且不夠隱秘,因而最大的用途是愛侶們互訴衷腸。
殷渺渺在去柳葉城前正與露華濃蜜裡調油,臨行前就給了他一麵鏡子,好讓兩人保持聯係。
前兩個月,她保持著三五天與他聯係一次的頻率,對話內容也十分簡單,而後聯係漸少,每次都很匆忙,有一天,她問了個莫名其妙的問題:“你可曾聽過‘芙蓉飛燕’?”
露華濃自是不知,她也沒有多說什麼。
誰知過了沒幾天,又聯係他道:“事情的超出了我的預期,我要毀掉此鏡以保萬全。若非親眼見到我,不要向任何人提及。”
字跡徐徐浮現,不等露華濃回過神來,鴛鏡的鏡麵碎裂,昭示著另一麵鴦鏡被毀,他心中一沉,知她那邊許是出了變故,隻好依她所言毀去手中的鴛鏡。
再後來,他等來了她失蹤的消息。三年後,殷渺渺歸來,又過了十年,他們再見麵,她忘記了所有的事。
珍萃節時,他聽殷渺渺說任無為不欲告知她失憶的前因後果,為了她的安全,他決定對往事守口如瓶。
*
“芙蓉飛燕。”殷渺渺反複念叨著這四個字,“聽起來是‘芙蓉飛燕指尖蓮’的前半句,問題是我怎麼會知道芙蓉飛燕呢?還隻知道半句。”
要是她知道整句話,一定明白芙蓉飛燕是用來形容指尖蓮的,不會問芙蓉飛燕,隻會問指尖蓮,所以,她肯定隻聽到了半句。
第一個問題:她是從哪裡聽來的,又為什麼隻有半句?
以及,她和露華濃提起芙蓉飛燕後沒多久就毀掉了鏡子——鴛鴦同心鏡可以憑借一麵鏡子來尋找另一麵的下落——這個舉動定然是為了保護露華濃。
第二個問題:露華濃會因為什麼而有危險,僅僅是因為知曉了芙蓉飛燕嗎?
她記下兩個疑問,轉而問任無為:“剛才一直在說迷心花和指尖蓮,段家的事呢?”
任無為道:“段熙的事也查過了,他在事發的五十年前,(離現在也六七十年了)失蹤過一段時間,應該就是那個時候被奪了舍。”
“對方奪舍,是為了在柳葉城種下迷心花嗎?”殷渺渺問出自己的疑惑,“這也太奇怪了吧。”
修士奪舍是萬不得已的舉動,畢竟彆人的肉身和自己的元神很難契合,會有不少後遺症不說,奪舍的過程也極具風險,除非生死一線,否則絕不會輕易嘗試。然而從段熙的所作所為來看,對方似乎是彆有目的,先搜魂再奪舍,沒有一走了之不說,還返回了家族,怎麼看都不是臨時起意那麼簡單。
任無為頷首:“你猜得很對,他好像就是為了迷心花,這種花成長初期必須要以無塵花露澆灌,我們查了段家庫房,發現大筆靈石不知所蹤,應該是被他挪用購買無塵花露了。”
無塵花露十分昂貴,通常用來培育珍貴的靈植,以段熙原本的身家肯定養不起,他會選擇回到家族挪用段家的財產也就順理成章了。
殷渺渺費解道:“他和宗門有仇?那又何必種在柳葉城?”
“不知道。”任無為慢悠悠地捧起茶杯,“這件事唯一的知情者可能是你,但是你失憶了,與其問我,不如你自己好好回憶回憶。”
殷渺渺:“……”她瞄上了露華濃,“你記得多少?”
露華濃仔細回憶道:“其他也沒什麼了,隻是說事情很棘手,會有點麻煩,除了‘芙蓉飛燕’,沒有其他值得留意的事了。”
殷渺渺長歎口氣,把話題繞回來:“說了這麼多,傷害蓮生的人是誰?是奪舍段熙的那個人嗎?”
任無為道:“他肯定是跑了,段熙的紫府裡空蕩蕩的,至於是不是他動的手還不好說,但既然是衝著指尖蓮去的,很有可能存在關聯。”
指尖蓮極其稀有,一般人聽都沒有聽過,是偶然見財起意的可能性不是沒有,隻是太低了。
殷渺渺沉吟著,突然靈光一閃:“等一下,師父你剛才說,段宅的所有人都被迷心花給吃了,對吧?”
“對,迷心花的莖根是一種妖獸,食人為花提供養分,怎麼了?”
“那麼,為什麼段熙的屍體完好無損?”殷渺渺抓住了至關重要的線索,謹慎地梳理著思路,“假設當時他沒有和我動手,那麼按照原本的計劃,迷心花開後他要怎麼在無孔不入的紫霧中保全神智?
“以及,他當時為什麼要來追殺我呢?師父你想一想,當時段宅死了那麼多人,事情肯定瞞不住,與其追殺我,不如早點毀屍滅跡逃離更劃算。
“但是對方非殺我不可,甚至不惜追出這麼遠的距離,那麼有可能是因為我得知了奪舍之人乃至他同伴的身份,所以必須滅口……這樣的話,對方會不會滲透進了宗門裡?”
任無為被她的猜測嚇得倒吸了口冷氣。
“另外有一種可能,芙蓉飛燕指尖蓮,一滴荷露似仙泉,奪舍之人要保留自己的神智,會不會服用了指尖蓮的荷露,所以段熙的屍身才沒有被迷心花吃掉?而我得知了‘芙蓉飛燕’的線索,在看到指尖蓮時就猜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搶了跑了?”
任無為:“……”你還真敢猜啊!
殷渺渺更傾向於第二個猜測,繼續道:“指尖蓮可以消滅迷心花,他們自然非找到我不可,等我失蹤回來,他們肯定想知道我把東西藏在哪裡了,所以一直注意著蓮生,前段時間發現他將琥珀佩戴在身,以為我是真的失憶,隨手將東西送出,這才會有他被害一事。”
任無為思索起來,殷渺渺的猜想固然大膽了些,但前因後果都能說得通,未嘗沒有可能。
露華濃道:“要驗證這個想法並不難,隻要你能找到被你藏起來的東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