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靈他們部落的名字,其他部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應該也沒有這個耐性去記下來。他們部落在外頭人嘴裡就是那個山裡頭的小部落,通常小部落這三個字還算是客氣了,小破部落才是常常被用的。
“他們換鹽似乎很順利,而且還換了不少。”
“我打聽過,他們好像是用一種糖換的。”
“他們部落今年過得好像倒挺不錯……竟然還買了許多奴隸回去。”
原本比不上自己的部落忽然超過了自己,這個滋味還真不是那麼好受,特彆是自己部落今年的境況還不那麼好的時候,怨氣與不滿就很容易冒出來。
與何聽見這些言論,看見男人們臉上的鬱悶,心裡又稍微有些緊張起來。
他當首領已經有幾年,部落裡頭有幾個成長起來的青年躍躍欲試有取代他的想法,這種時候經常會被抓住機會進行煽動。
與何知道自己必須控製場麵。
回到部落以後,果然有人利用了這股怨氣,引出了一些不好的言論,部落裡沉沉悶悶的。
有人向與何建議:“那山裡頭的小部落才多少人?我記得前幾年有人去過,回來的時候說不才隻有幾十人?男人更少,咱們如果打過去占領他們部落,應該也不會是什麼難事。
到時候他們部落有什麼不都是我們部落的?連同那個被他們當作首領的女人也可以搶來。”
戰爭在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項,但是放在當下的炎部落卻是一個極其合適的選項。一場十拿九穩的勝仗非常之劃算。一個可以轉移部落內部的矛盾,另一個則可以樹立威信,最後奪取其他部落的資源則是錦上添花。
說到底還是紀靈他們部落的形象實在是太弱小了,是以與何在聽見這個自己心裡其實早有預想的提議之後,根本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了。
而時間回到剛回到部落的紀靈那邊,她還不知道不久以後就會有一場戰爭來臨。
對於他們的回歸,部落裡的人歡欣雀躍,全都迎到了部落門口。
物資大家可以各自取了就拿回家去分彆放好,奴隸們不能。不過紀靈早在回到部落前就和男人們說好了,自家的奴隸就自家帶回去好好安置,屬於部落的奴隸則另外建房子。但是建房子不是一天兩天的,而眾人家裡也大多都沒有給其他奴隸留多餘的房間,所以十五個奴隸還是先一起進行安置。
好在部落裡麵過半的家庭都已經搬進了新房,剩下的大部分也都在建房子了,所以之前他們住的老茅屋有不少是空餘的,可以在這個時候拿出來安排給奴隸們住。
奴隸們沒有名字,不過紀靈和部落裡的其他人都不適應沒有名字這個事實,因此紀靈主動給奴隸們起了名字。
起名方式也簡單,初一到十五,一人一個數字。這個年代的名字都不是那麼講究,比如說部落裡的新生兒的名字其實也不比數字好很多。稍微上心一點的父母還會想一想孩子的名字,虎啊,狼啊,電啊,雷啊的,稍微不上心點的,看到地上一塊土,說不定就把兒子取名叫做了土。
奴隸們有了名字,又被安排了住房,更沒有在男女老少的眼睛裡麵看見任何輕視,頂多就是好奇。
甚至有幾家家裡有孩子的得知自家也有了奴隸,還非常高興,磨蹭著找到自家奴隸商量著說:“你會打獵嗎?等你吃胖一點,你也得教我打獵啊。”
有了一個烈在前麵,又有一個吹噓自家烈會打獵還要教自己的小山,部落裡的許多孩子都天然覺得奴隸都是很會打獵的,這會兒當然是滿心期待。
幼童柔軟的手握住的那雙粗糙又充滿傷痕的手時,奴隸顫了一下,心頭更是被猛地撞了似的,很酸。
一路奔波,原本以為到了部落就會展開勞作的奴隸們被安排進茅草屋以後就沒有被叫出去過。
有兩個人一間的房屋裡,兩個奴隸麵麵相覷,覺得心裡十分不安:“要不要出去問一問?”
兩人達成相同的意見,都覺得先出去一趟比較好,奴隸怎麼敢就這麼坐著?
結果剛出去就收到了門口正扛著柴火經過的老人的疑惑目光:“趕路回來不累?不睡覺出來乾什麼。”
震驚簡直是一樣接著一樣,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時間還不算完。
等到天黑左右,有主人的奴隸們竟然還得到了主人們收拾出來給他們的幾件舊皮毛。而屬於部落的那幾個奴隸也得到了原本被劃分在太陽神貢品裡的一些皮毛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