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如月有個水桶,會提水來放著,省得高峰期要用水還要跟彆人去擠。
“行啊!”對於古如月來說,那沒啥太大差彆。
集體宿舍無非就是這樣,大家互相遷就,各退一步,各克製一點,日子也就過下來了。
宿舍裡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當過知青,關係好了後,大家偶爾也會聊一聊知青的那點事情。
說起來,知青宿舍吵架的事兒才多。
可能是生活沒有盼頭,一點小問題也能升級為大矛盾,明明沒啥事情,也要鬨得人儘皆知。
不過古如月並不喜歡聊當知青時候的事情,不是說她遭遇過什麼,而是現在他們還沒到憶苦思甜的地步。
周日轉眼就到了,古如月收拾了下,穿上白襯衫黑褲子,順便帶上一件薄外套,她怕江邊風大會冷。
不過餘有就打扮得用心了點,特地穿了裙子,畢竟是跟人見麵。
她和餘有下樓的時候,羅盛延和李用功已經在樓下等著了,他看到古如月,不由往前走了一步。
“我們走吧。”古如月朝羅盛延笑了笑。
羅盛延點頭,讓兩個女生走在前麵,這時,身旁的李用功伸手捅了捅羅盛延,齜牙咧嘴的。
羅盛延伸手拍了他的背部一下,示意他彆亂說話。
周日的電車也比平時人要多,他們坐的這一輛車有經過最繁華的地帶,那邊各種商店,人流如織、熙熙攘攘。
古如月不由有些恍然,看到市中心這一幕,誰又能想到這是七十年代末、計劃經濟還沒取消呢?
“如月,看窗外,那是S型的人行天橋。”餘有拉著古如月,指著車窗外說道。
古如月扭頭看去,這人行天橋確實挺長的,也很有特色。
今天的天氣好,鄰近五月,溫度逐漸升高,她看到不少人穿裙子,是一片片灰撲撲中,這些鮮亮的顏色給這座城市增添了幾份色彩,也成了街上的風景線。
電車靠站,售票員在喊著上車的人買票,夾著車廂裡乘客們的聲音,嘈雜得很。
四人下了車又換了一輛車,中途的時候,古如月跑去商店裡買了水果,這才到了外灘。
這邊有公園,餘有就和人約在這邊,以手裡拿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當見麵信號。
餘有很快就看到人了,挺高的一個男生,衣服鞋子看著乾淨整齊,給人感覺還不錯。
她跟古如月打了聲招呼,就和人邊走邊聊。
於是古如月就落單了。
李用功推了推羅盛延,讓他上前主動和古如月說話。
羅盛延猶豫了下,沒有上前。
在這裡,年輕人普遍比較多,不少男女青年走在一起。
公園裡的長凳,是兩張背靠背的,不過在坐下來休息的時候,大部分人並不會坐在一起,而是相背而坐。
古如月覺得有點好玩,在餘有他們隔壁找了一張長凳坐著,順便幫忙餘有觀察一下這個男生。
這時代的人大部分還是很矜持的,雖然其中不乏也接受了新思潮的人,思想很大膽。
李用功為了給羅盛延創造機會,看到沒前方一群人圍在一起,就跑去湊熱鬨了,留下羅盛延和古如月。
羅盛延和古如月背靠而坐,他心裡有些緊張,忍不住去觀察其他人舉動。
過了一會,他終於想起一個話題,扭過頭問古如月:“那收音機用著怎麼樣?”
“很不錯,能收到很多電台,聲音也清楚。”古如月笑眯眯地說道,這個收音機,讓她們宿舍的關係改善了不少。
“那就好。”羅盛延的手心在褲子上抹了兩下,他有些緊張起,“如果電池沒了,你跟我說,我能弄倒比較便宜的。”
“現在市麵上隻有這種電池嗎?”古如月其實覺得這樣的電池用完就丟挺浪費的,還汙染環境,“有沒有可以充電的電池?”
“充電的電池?”羅盛延驚奇地問,“我從來沒聽說過,你是怎麼想到的?”
“我是覺得一直換電池很麻煩,而且浪費,如電池可以充電,能夠循環利用,多方便!”
可充電,可循環利用,光是想,羅盛延就很心動了。
“這是一個發展思路,我回去寫一篇文章,說不定老師那邊就重視了。”
古如月笑笑沒有說話,可充電電池一旦產生了,應用在許多行業上,就會產生許多想象不到的變革。
她希望國家變得更好,國力更加的昌盛。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古如月覺得聰明的人很多,但因為知識和信息的局限性,往往很難找準方向。
隻是她是學文科的,理科的東西根本就不會,壓根幫不上什麼忙,難道讓她去寫?
不過古如月的目的並不是出名或是啥,她隻是想把關於未來的一些理念、暢想寫出來,都是能夠實現的技術。
隻要能影響一個研究大佬,能給這個世界帶來足夠的影響,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