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跟張子安一樣,覺得外國人念“子安”發音不標準,於是給自己起了個“傑夫”這樣的英語名?
他們不好當麵發問,各自在心裡瞎琢磨,不過老人拉紮特的下一句話就令他們恍然大悟。
拉紮特看出他們的疑惑,笑道:“哦,對了,我們是科普特人。”
張子安心中一動,望向菲娜,再望向神情坦誠爽朗毫不扭捏作態的瑪麗與克裡斯兄妹倆,仔細觀察了一下兄妹倆的相貌,雖然粗看上去與當地人差不多,但細看之下,就能發現兄妹倆的濃眉、深眼窩和高顴骨,與普通當地人的相貌存在細微的差彆,更接近於埃及南方人的長相特征。
原來如此……
這就能解釋得通了。
科普特人是埃及的少數民族,占埃及人口數量大約10%,他們自稱是古埃及人和法老的後裔,最重要的是他們信奉的是基督教,所以對陌生男女的肢體接觸並不在意。
拉紮特抿了一口紅茶,說道:“我先把事情的經過說一下,也許可以解答你們的疑惑,等我說完了,如果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儘管開口。”
何荷他們出事之後,張子安趕去幫忙,菲娜和其他精靈留在原地。
另一方麵,拉紮特帶著一對兒女從教堂走回來,看到前麵的街道傳來騷亂聲,他惟恐是政局不穩再次發生動亂,心裡很緊張,便讓女兒瑪麗留在身邊,吩咐兒子克裡斯去前麵查看情況。
拉紮特跟兒女私下相處的時候,為了不忘記自己民族的起源和曆史,往往說的是科普特語,而他們的對話恰好被菲娜聽到了。
科普特語的來源很複雜,是古埃及語的最終形式,也是埃及語言在羅馬和拜占庭統治下希臘化的產物。
這套語係是公元3世紀創立的,文字係統以希臘語為基礎,然後從古埃及象形文字演化的“世俗體”書寫方式裡借用了一些字母來表示希臘語中不存在的發音,算是希臘語與古埃及語的結合體。
目前,科普特語已接近消亡,很少有人再使用了,僅有少量科普特人還在私下使用,不知道離正式消亡還有多久。
然而在曆史上,這種語言曾經發揮過巨大的作用——法國文字學家商博良就是因為精通科普特語,才得以發現羅塞塔石碑的秘密,並最終破解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科普特語就像是中文的拚音,而古埃及象形文字就像是中文的字形,當拚音和字形逐一對應時,象形文字的秘密就揭開了。
正如張子安猜想的那樣,菲娜沒興趣去幫助自己作死的何荷,它慵懶地蹲坐在原地打著嗬欠,心裡還暗暗埋怨張子安多事。
然而就在這時,它耳中聽到了與古埃及語極為相似的發音,就如同闊彆多年再次聽到鄉音一樣,整個身體頓時一僵。
它機械般地轉過身體,正好與拉紮特對上視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