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各種遺傳疾病,貓也有,而且並非純種貓的專利;
人類會頭疼腦熱,貓也會;
人類會意外受傷,貓也會,雖然都說貓有九條命,但經常會因為“好奇心”而損失八條,再多的命也架不住自己頻繁作死……
貓生病比人生病更危險,因為貓自我感覺不好的時候,第一選擇不是向主人表達“我不舒服”,既不會打滾兒也不會哀嚎,而是悄悄躲起來,安靜地趴在不顯眼的角落裡,這是它們從野貓時傳下的生存本能——身體不舒服就意味著失去戰鬥和逃跑能力,這時候就要夾起尾巴作貓。
很多人都聽說過,貓自我感覺壽命將儘時,就會悄悄躲起來,特彆是農村家庭散養的貓,往往年紀大了之後,就會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不見,再也不會回來了。其實這跟生病差不多,都是貓身體不舒服時的應對本能。
貓並不知道,人類現在有能力為它們治病,向主人表達“我不舒服,請帶我去看病”比悄悄躲起來讓身體自愈來得更有效。
沒辦法,寵物醫療才興起幾年?“生病了就要自生自滅”,這個觀念已經深入貓的腦海。
再說貓又不是像狗那樣完全馴化了,始終保持著特立獨行的野性。
張子安以為趙淇的蘭蘭是生病了,所以來向他谘詢怎麼治療,但細想一下似乎又不像,因為以趙淇的性格,如果發現蘭蘭生病了,肯定會帶它去專業寵物醫院看病,不會舍不得花錢。
趙淇卻似乎有些難以啟齒,不好意思讓彆人聽見,張子安後退半步,她又跟進半步。
“那個……最近我家蘭蘭,好像……有某種怪癖。”她低聲說道。
“啥?怪癖?”
張子安聞言一呆。
他的聲音有些高,店員們和兩個顧客妹子全聽見了,雖然沒有表現得特彆明顯,但全都微微調整坐姿和站姿,豎起耳朵仔細聽,八卦之心昭然若揭。
趙淇氣得一踩腳,恨不得給他一拳,她都這麼低聲下氣了,就是不想讓彆人知道。
“咳!”她乾咳兩聲,緊繃著隨時可能抽搐的臉,把聲音壓得更低,說道:“蘭蘭長大以後,不像小時候那麼黏著我了,但某些時候除外……”
“啥時候?”張子安好奇地追問。
總體而言,貓在小時候往往會更活潑好動,長大後就變懶了,特彆是做過絕育手術之後,經常趴在一個地方曬太陽,一曬就是半天。
英短本身就不是好動的貓種,趙淇當初選擇蘭蘭也是因為它很像個淑女。當蘭蘭成年之後,它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喜歡黏著她,經常獨處,令她有些失落,就像是自己好不容易養大的孩子進入了叛逆期。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蘭蘭卻極度喜歡黏著她,甚至寸步不願離開她的左右。
這本來應該令趙淇很欣慰,但實際上卻……令她哭笑不得。
王妍和周潔娜在一旁裝作選貓的樣子,也聽得很認真。她們從趙淇的敘述中,聯想起張子安之前說的,養貓從小養起會有更多的樂趣,不禁隱約有所感悟。
貓跟狗不同,狗是越養越熟,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後,都希望時刻伴隨著主人,而貓長大後,就會給彼此一些私人空間,這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