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一百一十二章(2 / 2)

趙長鬆得意的點了點頭,“我們家在京都還有千頃良田。雖算不上多,但供應府上吃喝綽綽有餘。”

趙青昭點了點頭,:“那不知在何處呢?”

聞言趙長鬆臉色僵了僵,:“在京郊20裡外”那個莊子是一個十分偏僻的地段,再遠一點點都算不得京郊了。

趙青朝聞言卻沒有多驚訝,反而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他們家雖然有錢,但是京城權貴雲集,有這麼多田已經算很不錯了。

再加上他要做的事情,暫時不便宣之於眾。在偏僻之處更好。

趙青朝也沒有瞞著趙長鬆的意思。將土豆之事全盤托出了。

趙長鬆想著,兒子雖說是在書中耳聞,恐當不得真。但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再加上他明白趙青昭的性格,從來都不是無的放矢的。所以這事還未嘗不是真的。

“此事還勞父親費心了。”

趙長鬆聞言,激動得雙手顫抖。

“昭哥兒此事是真的嗎?我……對了,這是可告訴了祖父。”

趙清昭點點頭,:“是,已經書信送給祖父了,但路途遙遠可能要耽擱一些日子。”

趙長鬆聞言不住的附和,可顯然心思已不全然在這上麵了。他現在恨不得立刻去把土豆守著才好。

“這件事就交給父親吧,我保證一定能把它辦好,你且先去忙吧,後天就要去翰林院當值了,且不用分心。”趙長鬆說完就急急忙忙的離開了。

趙青昭不禁莞爾,隨後搖搖頭,出去了。

趙清朝的官職是從六品修撰。

大魏朝的上班時間是早上8點到中午12點,下午2點到晚上5點。每10天休一日。

這樣想來與在白鷺書院讀書的時間也大致相同。不過就是過年時節的假期。大大的縮短了。

不過好在趙青昭這個品階還遠遠達不到上朝的要求。若是上朝那就要更早了。大概是早上6點左右。

想到這裡,趙青昭手上的朝堂人物簡介關係圖也不香了。

這個時間表真的是很讓人沒有上進的**呀。不過好在隨著官越做越大,自己的下屬也越來越多,倒不必親力親為。

很多大人,或者家中背景過硬的官員。若是家中有事也可點個卯就離去。和現代社會也差不多了,熬的就是資曆和品階。

時間飛逝,轉眼就是趙青昭要去上班的日子。

早上趙青昭起了一個大早,差不多6點左右就起來了,與上朝的老大人相比,可能有點晚。但對趙青昭而言,此時還剛剛好。

吃過早飯,在父母的目送中趙青昭離開了趙府。

此時京城的天還未破曉,初春的早上仍然還有些許餘寒。趙清昭騎著馬,慢騰騰的在京城大道上奔走。大半個時辰之後他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不愧為大魏官場最為清貴的地方。整個官邸都是清雅素淨的,沒有一絲俏皮的顏色。趙青昭來的還算早。不在他之前就已經有人陸陸續續的到值了。

趙青昭點了卯之後,便在翰林院前輩的指引下坐到了自己的辦公桌上。

他雖然是狀元但是這麼多年來。大魏的狀元數不勝數。在翰林院完全不稀奇了。

這些狀元之中若是有本事的,便自然能離開翰林院,扶搖直上。若是背景不夠硬,自身能力也有稍許欠缺。便隻能呆在翰林苑。或許一輩子也不會挪窩。

是以狀元這個名頭在翰林院還真的不稀奇。雖然趙青昭是大魏朝第一個六元及第,但也隻是這樣罷了。最多讓人多看兩眼。

前來指引的前輩,告訴趙青昭平日所要負責的事務之後便離開了。

說是負責一些書籍修改撰寫,但其實也沒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特彆是他剛來。近半個月最主要的也便是熟悉熟悉自己的業務範圍。

比如說,讀讀前人所寫的文章,還有上級製定的規章製度。

這些對於趙青昭而言。都算不上難,拖過目不忘的福,這些絲毫沒有難度。

這種工作就相當於他在現代公司裡的行政小職員的工作。

枯燥乏味,而且千篇一律。

不過趙青昭他有的是耐心。雖然事情很無聊,但是書多呀。看書實在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這裡麵很多書都是不能對外界開放的,比如帝王的起居錄。這些東西能看,但卻屬於禁止抄寫的那一類。

趙清朝上班的工作日常就看看起居錄或者抄一抄比較珍貴的書籍孤本,也就沒有其他事情了。

中午官邸它是提供午飯的,不過這個午飯需要每個月上交餐費的。若是住得遠的同僚。選擇在官邸裡就餐就很是便宜。但翰林院還有很多像趙青昭這樣不差錢的主。

不是出去吃,就是訂餐來官邸吃。不過趙青昭這一批同年剛來,還沒有這麼高調。不管是官家子弟或農家子弟,都還暫時在前期觀望。

至少要在翰林院站穩腳跟了,再便宜行事。

官場這種必要的人際交往,趙青昭做的是得心應手。中午便請了幾個相熟的同年和早上接引的前輩。一起去定好了的餐館用餐。

因為正值太後孝中。所以定的不是什麼很出名的大餐館。幾人也未大魚大肉。吃的很是樸素清淡。

指引前輩也未有受到冷落的意思。反而和他們熱聊起來了。講了講許多官場的潛規則,例如頂頭上司喜歡的風格品位和忌諱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真假不論。倒很是他們現在需要的東西。

吃過一頓飯之後,趙青昭肉眼可見的和大家打成了一團。和各位翰林院的前輩的關係的日漸融洽了起來。

不過趙青昭卻不是和人人都相處得好的。雖然趙家自認為是書香門第。但在落在京城大部分權貴的眼裡,就是一家道中落的破落戶,根本算不的什麼。

在京城的官場裡麵,寒門子弟和官家子弟是兩個定位分明的團體。兩個團體說不上有多麼敵視,但是要說能多麼親密那就是不可能了。

以裴霖為首的眾人和趙青昭的關係,便頗有些不冷不熱了。

趙青昭也沒有在意。世上便沒有人能和人人都相處好,人人喜歡的東西,那是不存在的。就連銀錢,都還有人視它為糞土呢。

在官場翰林院的日子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過著。

海貿運回來的貨物買的很好,種植下的土豆存貨率也很高。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官場上此時卻不太平靜了。因為大魏朝押送的給邊境士兵補給的糧食被半途截殺。押送的士兵無一幸免。

邊境士兵供給不足。已經接連吃了好幾個敗仗。安正帝怒不可謁。

打算重整軍馬,殺他個突厥人幾進幾出,好好下一下他們的威風,揚大魏國威。

但是這個押送兵馬的供給糧食的人員卻很不那麼好選呢。

大家都知道上一個押送糧食的官員可是送了命的。就算有再多的人護衛,那……風險也很大呀。

不過官場中閣老遲遲未定下這件事的原因倒不是因為人選不好選。

其實到這個地步,彼此之間的利益拉扯已經算不上最緊要的事情。在涉及大魏朝安危的情況下,大家還是願意為利益讓步。畢竟傾覆之下安有完卵!

難得是所選之人,不僅要武藝高強,還得足智多謀才是。不然像上一次中了敵軍埋伏,不是給大軍補給,反而是給敵人們添磚加瓦,那還不慪死。

上一次大大的落了大魏的麵子,這一次說什麼都不能再出錯了。

趙青昭對朝中局勢倒有所耳聞。

不過既然朝中上下都能一心,打算一致對外,那麼突厥進攻也就不足為慮了。

隻要前鋒將軍指揮得力,兵馬強壯,糧食充足,那麼這一戰遲早會勝。

趙青昭偶爾會在心裡盼望著這場戰爭早日勝利。

但除此之外並未覺得和自己有什麼關係。畢竟他是一個文官,還是一個剛入翰林院不久的文官!

你讓一個文官去押送糧食。那可能半道上就沒命了,畢竟書生嘛,都文弱的很呢。

所以趙青昭十分想不通,這個任命到底怎麼來的?簡直無厘頭啊!

不過就算是想不通,他還是得老老實實恭恭敬敬的把聖旨接了下來。

這可把趙長鬆和孫如玉嚇壞了。他們家日子過得好好的,昭哥兒官也當得好好的,怎麼就……怎麼就要上戰場了呢?是不是被人使絆子了?

如果趙青昭知道趙長鬆和孫如玉所思所想,那一定會給他們一個很肯定的答案,確實是被人使絆子了。

不過趙青昭還尚有一二疑惑,他才當官不到一個月。能和誰結下生死之仇?

他平日裡做人有這麼失敗嗎?不至於吧!再說六元及第不就是一個吉祥物嘛!這個吉祥物要是夭折了的話,大魏不心疼嗎?就對他這麼有自信?

趙青昭的所有疑問,都在見過文定侯之後打消了。

此次趙青昭前往押送糧食一事,確實是有人使絆子。

而且使絆子的人還不少。多人合力之後,就導致了這次任命。

因為趙青朝六元及第損害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能聯手坑趙青昭的時候,大家都默默的出了一份力。

不過他就是個湊數的。是以這一趟可能會吃苦,但是於性命無虞。

因為趙青昭擔任的是智囊裡麵的一個角色,而且還是可有可無的一個小角色。

這一次押送糧食的人充當智囊的大佬就有三個。其中負責武力的也有四個。

所以倒也不必擔心,這次備足了人手,應當是沒什麼大事。

文定侯本來是可以攔下的。但是覺得冤家宜解不宜結,若是不讓他們出口氣,他能攔下這一次也未必能攔下下一次。

倒不如趁此機會,讓他們解解氣,後續他們也不敢做得太難看。

畢竟文定侯還在呢!

趙青昭知道原委之後鬆了一口氣。

有頭有尾,有因有由是最好的,就怕不明不白,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

如此也好,就去邊關走一遭吧。他讀書這些年還沒有去看看大魏朝的風景,這次也算一個不錯的機會。

再加上彆人不知道,但是他還不知道嗎?他這些年苦練武藝,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謝過文定侯之後,趙青昭回到了趙府,將這其中的種種因由告訴了趙長鬆等人,讓他們不必擔心。

趙長鬆夫婦聽聞這些話之後倒是放下了半顆星,不過另外半顆心還是懸著的。

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無妄之災,怎麼優秀還有錯嗎?趙長鬆心裡憋著一口氣。打算事了之後去好好打聽一下在這件事裡出了力的人家。

把他們記在黑帳上慢慢的出氣。趙長的心理趙青昭一概不知。若是知道恐怕會覺得驚訝,父子兩想到一塊去了。此話暫且不提。

邊境戰爭一觸即發,趙青昭等人也要即刻上路,不能耽誤。

離京的時間定在了三天之後。這個時間有點緊,除了要準備行囊,還要交接事務,和運送糧草的人員碰麵,製定運行的路線,行走方針,事情林林總總都要一一製定。

趙青昭可謂是忙的不可開交。

好在安正帝這次所選的官員確實是有能力的,三天時間他們就把運行的路製定好了。

這個路線是絕對保密的,除了領頭的兩個大人,其它人包括趙青昭也是不得而知的。

他最多是知道下一站他們要去哪裡,然後跟著走就是了。

趙青昭覺得他已經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了,他根本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嘛。

不過這樣更好,他之前隻是個從六品的小官。後來因為運輸糧草升了半截,也不過是個正五品罷了。根本就不夠看,前麵有大人們頂的頂著,他還樂得輕鬆自在。

行軍路上並不是很美妙,因為趕時間,所以他們經常是不分晝夜日夜兼程的在趕,而且為了迷惑敵人、城中的探子,他們經常是打一槍換一炮,路程詭異得令人發指。

這樣沒什麼不好,就是很累很折磨人,趙青昭終於知道那些恨他恨得牙癢癢的權貴世家為什麼會把他扔過來了?是真的很累!

但是趙青昭還可以撐住。畢竟更苦的日子,他也不是沒有嘗過,所以還能堅持。

這日傍晚,大軍們在照舊開始安營紮寨。此次安頓的地方是一個背風的小緩坡,旁邊不足100米處有一條小溪。

溪寬10米,其中間或遊過一兩條魚。

因為近日連續的奔波趕路,押送糧草的士兵們都是很是勞累疲乏。

所以今日將軍下令早點整修,然後吃點好的。以鼓舞士氣再接再厲。

現下是初春,行軍的途中,有很多能吃的野菜。有那熟識的士兵,領著一二朋友,沿著營地附近開始查找野菜。

因為是行軍途中,大家也不敢鬆懈,離營地百米就不在踏足。

也有人在來到溪邊邊打算找一些魚呀,蝦,螃蟹之類的好歹能嘗個肉味。

趙青昭砍了一截樹枝,消成魚叉狀打算下水撈魚。

小溪裡麵的魚因為是在野外天生天長,所以行動很是矯捷敏銳,非手上有功夫者不能抓住。

大家夥在小溪裡笑著鬨著比拚著間或抓上一兩條。不一會就插了百來條魚。

行軍的夥夫,見狀開始清理小魚。這個魚雖小且瘦,但放在粥裡熬湯也是美味,或者是直接用它來燒烤,味道也是不俗,可以給大家打打牙祭。

大家吃著鬨著。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都說暖飽思淫欲。填飽肚子之後,大家昏昏欲睡。感覺精神都放鬆了許多。

趙青昭靠在大樹旁,閉目養神。突然一陣勁風,從趙青昭耳旁滑過,掠起了幾根發絲。

趙青昭猛然睜開眼,往勁風的前麵看去,前邊叢林旁有幾道攀折的痕跡。

這個痕跡不想刀劍之類的兵器砍掉的,倒想是人貓著身子折斷的。

趙青朝抄起家夥,剛準備對著營地的兄弟們大喊。

便聽到耳邊傳來一陣哨聲:“有敵襲即刻警戒”。

隨著這一聲大喊,士兵們立刻起身拿著家夥在四周開始警戒。

這個時候趙青昭發現,在他之前已經有幾位士兵拿上了家夥,甚至還有一位將軍拿著弓箭,拉弓欲放。

趙青昭跟著箭頭所指的方向看去,發現叢林中隱隱約約有個人影。隱隱若若,十分難見。

“嘭”的一聲,羽箭沒入人體。射中了!

士兵們向前查看,發現射中的是一個身穿黑衣黑服的男子。這個裝扮就很像敵襲了,可是在大家仔細的搜查之後,周圍卻再也沒見第2個人。

領頭的將軍姓劉,叫劉雲。剛剛也是他射的箭。知道這個情況後他暗暗的皺了下眉頭,隨後吩咐叫大家今晚警戒,便沒有再說什麼了。

趙青昭看出事情可能不簡單,但因為參與度不高,猜不出頭緒。

就想著敵方可能是聲東擊西。

多想無益。不過晚上趙青昭卻是睡不著了。好在整個晚上平安無事。

這是他們押送糧草以來遇到的第1個敵襲。

雖然很荒誕,隻有一個人。昨天晚上那個刺客,姑且稱為刺客吧。

他的屍體已經被交給了領頭的劉雲劉將軍。當然現在下還沒能從那個屍體上查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越發肯定這是一場有預謀有針對性的暗殺活動。

令大家很疑惑的就是,敵方是怎麼知道我方行軍路線的。

我方可能有敵方的探子,對於這點幾個高級將領都是心知肚明,卻未宣之於口。

他們也沒有證據,空口白牙的反而會擾亂軍心,如此反而不美。

趙青昭也是這麼猜想的。也明白劉將軍等人的顧慮,若是他身處於劉將軍這個位置,恐怕也不會把這個消息散布出來。

不過劉雲將軍等人也不是吃素的,和智囊團商量了幾日之後,他們打算將計就計。

這件事情趙青昭並不知情,他確實就是個湊數的,大家心裡明白也沒把他放在眼裡。這種軍中要事大家夥根本就沒有叫趙青昭。連表麵功夫都不屑於做。

好在趙青昭心寬的很,你不叫我便罷了。我還懶得費心思去聽去琢磨呢。

接下來的幾天,趙青昭發現軍中有了一些不同。趙青昭把這些異樣儘收眼底,沒有吱聲。

他大概知道,劉雲將軍他們在做什麼了,知大概但未知全貌。不過他從來也沒有參與過軍中諸事,未免節外生枝,便也當作不知道。此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吧。

此行本非他願,但既然做了這個工作,他自然是希望此行能夠平安到達的。不僅是為了自家性命,也是為了邊城的士兵們能夠吃飽喝足打個勝仗。

大軍斷斷續續走了差不多有快一個月了,終於抵達到了一個小鎮,這個鎮距離邊境也隻有堪堪兩天的路程了,大家夥不由自主的鬆了半口氣,打算一鼓作氣繼續進軍。早日把糧草運送給邊境大軍。

可是劉將軍卻停了下來,讓大家休息整頓半個時辰,再繼續進軍。大家夥雖然很想快點把行程結束,但能休息半個時辰,大家也很開心,想著已經到這裡了,應該也不會出什麼變故了,便安心休整。

作者有話要說:  愛自然,拒吃野生動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