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一百一十五章(1 / 2)

畫麵有那麼一霎那的靜止。兩人麵麵相覷。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尷尬的味道。

張青昭將目光移到了李樹李將軍拍的那個木桌上, 想著倒也不至於此。

這個不至於此的意思是。李樹身為一個將軍不至於一直用這個木桌吧。

這個木桌上有很多肉眼可見的“補丁”---是由一個小木板覆蓋在桌子上麵的。趙青昭之前沒怎麼留意,還以為這就是邊境的風尚,沒想到這真的是“補丁”。整個桌子就像一件打了很多補丁的衣服。

這也是在李樹一拍之下, 得以窺見的。

所以趙青昭想, 李樹身為一個將軍應該不至於更換不起一個木桌吧。

寧城的財務狀況沒有緊張到這個地步吧!

古代社會不比現代社會, 要取木材還是很容易的, 除了官府明文規定休養生息的那幾個月, 弄到一兩根木材還是很容易的。

軍營裡大部分都會手工活,做一根個木桌也不難, 所以……

“多謝昭弟慷慨解囊, 你這番心意我心領了,但是愚兄也不能讓昭弟你吃虧, 這采買所費的花銷,全部由城中報銷!”李樹笑著說道,

趙青昭揮了揮手,之前他可能還會有這個心思,但是來到寧城看到寧城如此慘烈的現狀之後, 趙青昭的這個心思也就淡了。寧城財務不佳,不應當擔此花費。

“李兄不必著這般客氣。這些采購的糧食與藥材,全是我自願所獻。若是能為軍中將士有所幫助, 便是功德無量了。”

李樹看趙青昭如此堅持說道:“好兄弟, 多謝了”

昭弟一片赤忱之心,令他動容。

“之前聽聞你們押送糧食時,曾遭遇埋伏, 與敵軍拚殺時傷亡慘重,不知昭弟可有受傷?”

趙青昭笑笑“一點小傷不礙事”

李樹看趙青昭麵色尚可便沒有追問“沒想到到昭弟在擊退敵兵之後,還能攜帶這麼多糧食, 真是令我十分佩服啊。”

“李兄謬讚了,這些糧食並非是之前攜帶的,而是後來在小鎮上重新采買的。”

“哦?據我所知那個小鎮十分偏僻。按理來說,小鎮上並無多少糧食和藥材才對,昭弟你是怎麼采買到的呢?”李樹有點疑惑,那個小鎮他們之前也去過,可是卻沒有買到多少物資,小鎮的經濟他也知道,買不到很正常,買到……

“無他,唯錢而已。”

李樹被趙青昭這個土豪般的語氣震驚到了“請問采購一斤糧食,花費幾何?”

趙青昭:“一斤二百文。”

李樹瞳孔震動。十……十倍。

李樹咽了咽口水,是我之前莽撞了。還沒有詢問花費就敢大大咧咧讓城中財務支付報酬還好昭弟為人質……質樸。甘願將所得糧食獻給城中軍營,否則這花銷也不小啊。

“說來慚愧,這麼多年都沒成未曾拜見過趙伯父。請問趙伯父可一切都好?”

趙青昭楞了楞雖然不知道李樹怎麼一下子問起了父親來,但還是順著李樹的話道:“父親一切都好,多謝李兄掛念。!”

“好極,好極,邊境物資不豐,隻餘的一二皮毛,尚可入眼。還請昭弟回程之時一定帶上,待我向趙伯父問好。”

“李兄不必如此……”

李樹擺了擺說:“要的,要的。這是我對趙伯父的一片尊崇之心,昭弟就不必推辭了。”

趙青昭見狀沒有繼續推辭。想著李樹將軍也是性情中人啊!他所采購的糧食未必有皮草值錢。

不過朋友之間談錢就俗氣了,趙青昭想想就放下了。

過一會兒之後,趙青昭就告辭了,他知道李樹軍務繁忙,也沒有多打擾,反正來日方長,日後再敘舊也不遲。

李樹見狀連忙派自己的親兵去安置趙青昭等人了。

安置趙青昭等人的是一處府邸,大概有兩進。府邸寬闊,他們這百餘人住下是綽綽有餘。

這個府邸應方是邊境大軍來襲,攜帶金銀細軟逃跑的富商所購置的。

安頓好了之後。趙青昭便外出去查看這寧城的風貌了。

這場仗還沒有結束,他們還是得隨時準備開戰,所以開戰之前還得好好熟悉雙方陣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再詳細的地圖都不去自己腳步丈量的精細。

不知不覺已經在寧城住了大半個月了。

這一天趙青昭收到了劉雲將軍的回信,之前在小鎮的時候,趙青昭曾給流雲將軍寫了封信。

一是告訴他他們的下落。二是將他打算去投靠李樹將軍的事情也告訴給了劉雲將軍。

什麼?投靠李樹將軍的原因?問就是因為距離近,擇近投靠。

在寧城之後他又寫了一封信給劉雲將軍。

這封信便是寫的要糧草之事了,趙青昭將寧城所見所聞告訴了劉雲將軍。

劉雲將軍倒也很爽快,在回信中告訴趙青昭,他已經撥了幾百石糧食,算算現在已經在路上了。叫他們記得接收。

趙青昭笑了笑,看來劉雲將軍也是能伸能屈啊!他倒是有點喜歡他了。

劉雲將軍的感受卻是和趙青昭大不相同了。糧食劉雲將軍不是不想給,但是絕對不想給那麼多的。

因為他們押送的糧食雖然多,但是給各方的軍營一分發,便也沒多少了。

但是誰叫他們心虛理虧呢?先前確實是他們先拋下趙青昭的。

在戰場上這種行為與背叛無疑。劉雲將軍過不了自己這關。

不管是不是被小人蒙騙吧,但拋下就是拋下了,這是事實無可更改。

也虧得趙青昭一個文弱書生。還能活下來是。是以當趙青昭寫信要糧草時,他們也沒有太拖遝。

但是這件事這可把劉雲劉將軍氣壞了,他這輩子光明磊落,沒想到這次押送糧食之後,還能因為理虧,在小輩麵前短了一截,實在是令人汗顏哪。

兩天之後押送糧草的人馬來到了寧城,伴隨著民眾士兵們陣陣的歡呼。大家手腳麻利的把糧食卸了下來。

這些糧食,可保士兵一個月的口糧。

他們這行是押送糧草的先行部隊,第2批糧食估計也要到了。

在這源源不斷的糧食儲備之下。大魏朝畢竟能打一個勝仗。這是寧城所有士兵們的共識。

糧食到了之後,李樹將軍大手一揮。讓炊事兵開始煮飯。“今天晚上讓兄弟們吃頓好的。”

士兵歡心鼓舞,炊事兵聞言,立馬下去安排了。

晚上這頓飯可比之前吃的好太多了,粥稠插筷不倒,裡麵間或還有一、二條肉絲雖然少的可憐,但至少是個肉味了。

這一天晚上,大家過得比過年還開心呢。趙青昭看著士兵們其樂融融的樣子,也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個笑臉。

這段日子趙青昭也沒有閒著,因為他文官的身份。他負責的是城中的政務事宜。

之前負責的是城中的文書。如今以已經四十有三,雖然可以負責政務運轉,終究還是有一些力不從心。

趙青昭來了之後他是非常歡迎的,著手把政務事情移交給趙青昭了。

於是趙青昭便開始負責這個寧城政務的運轉了。

寧城的政務運轉包括上下級軍事情報的互換與交接還有城中百姓的糧食稅收,人丁管理之類的。

寧城地處的位置,非常偏僻,但在大戰未到之前經濟還算繁榮,因為背靠幾座大城。商貿還算發達。

但自從開戰之後。城中商戶走的走,逃的逃。隻剩零星幾個祖輩就在這裡的商家,還在繼續堅守。

生意蕭條的可憐。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天災**這都是不以人意誌為轉移的。若是大戰勝利,寧城此地的經濟自然也能夠慢慢複蘇。

不過趙青昭也不是一點事情都沒有做。

在查看了城中的所餘的稅收之後,趙青昭想了個辦法。

城中大都是是婦孺。那些需要花費大力氣的活計,估計也不適合。

趙青昭想了想,打算借鑒現代社會先進的經驗。他想到之前在現代時,我國為了發展經濟想了很多法子。

其中有一個法子倒是很適用。那便是手工製品。

寧城這個地方,地廣人稀,畜牧業較為發達。所以牛羊馬並不少,皮草是不缺的。

所以趙青昭就很容易的聯想到了一個東西,毛線。

托趙青昭孤兒院長大的福,他曾經也用毛線製作過很多手工製品。

不過現在難得卻並不是毛線怎麼變現?而是怎麼製作毛線。

關於毛線怎麼做他隻是聽彆人說過。

不過,這就夠了。穿越來之後他的記憶力與日俱佳。關於上輩子的隻言片語,他這輩子都能記得很清楚。

不過還是還需要慢慢摸索。趙青昭想了想便交代人去做了。

跟著他來的那個士兵劉大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他找了幾個會木匠找兄弟便開始按照趙青昭所說的東西開始做了,

趙青昭知道這個羊毛剛開始要淘洗,洗了之後,得曬乾。

不過因為不知道這個東西後麵到底能不能做出來,所以趙青昭並沒有用寧城稅務的稅收。

寧城的稅收也少的可憐。前幾年經濟繁榮的時候,還有進項。

這幾年寧城一直在打仗,寧城的錢款也是隻進不出。還對百姓多有貼補。

若是朝廷不送錢糧,寧城估計也支撐不了多久。

所以這次還是趙青昭自己掏的腰包,劉雲將軍不僅將糧食運過來了,還順帶把他的行禮拿過來了。

這下他可就不缺錢了,他這次出門帶走幾套換洗的衣服。衣服裡麵的錢加起來也有一萬兩了。

行囊裡麵還有另外的銀兩,加起來差不多有五萬兩。

他上次花費了差不多五百兩,是以還有五萬一千多兩銀子。

說句實話,寧城的稅收的銀子甚至還沒他身上帶的銀子多。

士兵們開始去城中各地采買羊毛,然後請了幾個城中的婦女,開始淘洗,洗乾晾曬之後按照記憶中的方法開始一縷一縷的坊毛成線。

請來的婦女剛開始並不知道趙青昭經常做什麼東西。

趙青昭把他所要做的東西告訴她們之後的他們倒是把這個羊毛紡線的過程倒推出來了。

在這裡趙青昭不得不感歎一句,果然勞動人民的智慧就是無窮的。真是棒極了!

把線坊出來之後,後麵的事情就好做了。

趙青昭看著手中的潔白毛線不禁感歎著,他以前所思所想都是如水泥和玻璃海這般難度很高但獲利頗豐的東西。

像毛線毛絨這些現代生活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他就沒有深入的想過了。

他想他以後還是更多的要著眼於民生,就像毛線,它不僅可以給邊境士兵禦寒,而且還可以銷售到整個大魏,給邊境的老百姓帶來稅收。

除此之外和羊毛還可以邊境問題。很多事情開頭都不容易,但是往往很多事情可能隻需要一個苗頭。

由毛線趙青昭聯想到了羽絨。這個也是一個好東西,可以推廣普及開來。

想到這裡,趙青昭就坐不住了,走進書房提筆給趙長鬆寫了一封書信。

裡麵是關於鴨絨鵝絨等動物絨毛的製作方法以及使用的用途,他這裡暫且還走不開,沒有多餘時間精力去做這個東西。

不過說到趙長鬆,他倒想起了令一件事情,不知京城的土豆種得如何了。

京城。

一個月之後。發芽的土豆已經全部送到莊子裡種下了,按照趙青昭所說的方法,按時地施肥除草。

如今土豆已經冒出了差不多有五六寸的青芽,據說這個東西是長在土裡麵的,所以暫時也不知道它的狀況如何。

不過好消息是,這個土豆的成活率有90%以上,其他的還有大概10%的土豆並沒有出芽。

趙長鬆旁邊有個小夥子正在記錄著這些土豆成長的整個過程,甚至連那可能影響這10%的沒發芽的土豆的原因也列了3、4條,供人們參考。

因為這個東西的重要性,趙長鬆這段時間都住在這個莊子上了,每日還要來尋個四五遍。

家中的很多事情都交給孫如玉處理了。家中最先收到趙青昭家書的人是孫如玉。

孫如玉打開家書知道趙青昭一切都好之後,便把目光移向了信中所寫的鴨絨。

想到這個東西做好之後將會造福萬眾百姓,甚至可能成為兒子的功績之一,孫如玉便坐不住,連忙吩咐手下去找這些東西了。

現在是初春,春天也是很多動物換毛的季節呀。鴨絨鵝絨之類的動物也很好采買。

先用自家莊子裡的動物絨毛做實驗,若是成功了在分批收購。

另一邊,風燕也按照趙青昭的吩咐,去協助海貿管事,開始出售海運貨物。

這次海運的貨物比想象中的賣的更好。或許是由於突厥入侵的緣故。導致很多世家大族將一二分心神放在了發戰爭財上,減少了對海貿的交易。

這個也很好理解,畢竟邊境打仗的機會少之又少,不趁這個時候多多囤一點糧食藥材,那以後可就沒什麼機會了。

但是海貿不同,海運年年都可以出發。還不是穩賺不賠的,稍微遇到些許風浪,那可能整趟航運都要玩完,真金白銀都要打水飄。

這可就便宜了趙青昭。

趙青昭接到回信之後已經是半個月了,在這期間趙青昭教會了寧城的婦女們怎麼坊毛線織毛衣。

甚至還憑他為數不多關於織毛衣的記憶,告訴寧城的婦女幾個好看的毛衣織法。

不過人民群眾的發明力也是巨大的,才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它們又發明出來了,好幾種好看的花樣織法,令趙青昭自愧不如。

這半個月的時間,突厥也沒閒著,和寧城發生了三次戰爭。

估計可能是收到我方糧食軍備充足的消息了,這兩次戰爭更像試探。

試探的結果肯定是令突厥很失望,他們發現,大魏這次是真的物資充足。

這樣的話仗就不好打了,最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

現在正值春季,是萬物盛開的季節。

這個季節水草豐茂,能夠讓更多的生命存活。

這就大大的不利於突厥進攻了。因此突厥內部也是吵翻了天。

他們覺得這段時間的進攻已經讓他們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並且收獲了四座城池,可以就此收手了。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大魏朝現在就如同強弩之末,就算是物資充足,但也不足為慮。

畢竟他們已經接了吃了好幾個敗仗,未必有我軍士氣高昂。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方人吵的的不可開交,甚至都要動起手來。

突厥的的大將軍大喝一聲:“好了,彆吵了”

在眾人安靜下來之後繼續說道:“我已經將此時的戰況,悉數上書給了王上。進攻與否都需王上決定,我們就不用在這裡爭論了,這段時間先休養生息。打了這麼久,我部的勇士們也很疲憊了。讓大家好好休息休息。”

“是,大將軍。”

之後半個月,邊境倒是一直平安無事。不過大家都明白這隻是短暫的和平。之後必有一戰。

這段時間大家都卯足了力在訓兵、議事、安排作戰的方針、修改防護的路線。

寧城,李樹李將軍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由於寧城的武器裝備略遜於突厥,為了更好的應對突厥進攻,李樹派人前往商貿發達的城市采購了一批馬匹。他此時正在訓練馬匹。

這次采買也讓為數不多的稅收肉眼可見的又少了很多。

為此趙青昭決定不能再等下去了,好在這段時間因為有寧城婦女的幫忙,集整個城市,之力,織出來了很多羊毛製品。

如羊毛紡的地毯、毛衣、毛褲、毛鞋,毛襪、圍巾、手套之類的數不勝數,還有毛線做的燈籠筆筒之類的東西。

邊境這邊的商貿趙家是不走的,因為風險太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