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 57 章(2 / 2)

麒麟兒 三春景 5195 字 5個月前

兒打著的傘蓋保護下來到文淵館...這個時候的傘蓋和後世的雨傘不能比,甚至離油紙傘都差的很遠!類似一個活動的小亭子,頂上蒙的獸皮,沉重又不方便!

不提用在儀仗中的傘蓋,遮雨時很少有人用傘!這時的蓑衣鬥笠要比雨傘實用多了!

事實上,幾個書童就是蓑衣鬥笠而來,吳軻嫌蓑衣不爽利,甚至隻戴了一頂鬥笠。仗著秋雨不算大,快快穿過雨幕,倒也沒怎麼淋到雨。

“你這衣擺濕透了!”許盈搖搖頭。吳軻身上還好,但衣擺處被濺起來的水花給弄的水淋淋的。許盈從袖中抽出自己的手帕遞給他,他是知道吳軻的,絕對不會帶手帕這種瑣碎東西。

吳軻也不客氣,接過手帕先擦了擦臉,然後又去擦衣擺和鞋麵。

見吳軻和雨水做鬥爭,許盈也沒有特意等他,解開身上披的假鐘之後就進了教室。

大概是這場秋雨的緣故,天上烏雲很密。即使是該天光大亮的時候,天依舊陰陰的,坐在室內,為了避風雨得關上門窗,這就更暗了!

不得已,裴慶隻能讓僮兒進來點燈,好在到底不是真的夜裡,每人書案上點上一盞油燈就很夠用了——唯獨許盈,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理作用,總覺得不夠亮,讓人拿了一隻能點五盞燈的連枝燈來,一盞一盞點上,這才覺得滿意。

裴慶見了笑話許盈:“玉郎到底是汝南許氏的小郎君,點燈也與人家不同,能多用出五倍的燈油來!若是不能讀書一日勝過人家讀五日,這就不該了!”

這個時候夜間照明是很奢侈的事情,除了一些人家在庭院裡點火把、燒篝火,室內能用的就是油和燭。其中‘燭’並非現代人以為的蠟燭,那種白蠟燭這時候還沒出現呢!得等到唐代才有,至於說普及更是宋代的事(宋代人在四川一帶大量養殖白蠟蟲,至於現代蠟燭,那是化工產品,也不是一種東西)。這時的蠟燭是黃蠟燭,用蜜蠟製成。

蜂蜜這個時候都是奢侈品,比蜂蜜還少的蜜蠟可想而知隻能是貴人的專屬。

而且因為質地的原因,黃蠟燭隻能做成粗粗矮矮的樣子,而無法做到白蠟燭那樣細細長長。

相比之下,油燈更加常見,貧賤、富貴

人家都用!

但即使是常見的多的油燈,其實也難說人人都能用...倒不見得是燈油多貴,隻不過對於此時的貧苦人來說,吃飯都難,自然也不會想到用油去點燈,這種花費在他們看來是完全沒必要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夜裡能視物(就是點燈)在此時本身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要麼有錢,要麼家裡有讀書人,無論是哪一種,在這個時代都不能說是一般人了。

裴慶拿油燈調侃許盈,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許盈並不受裴慶的激,原本怎麼讀書,現在依舊怎麼讀書。裴慶在前方講了一段《論語》,許盈懸著手腕飛快做筆記,精神十分集中。等到下午放課了,回到自己院子的書房,他就將白日的筆記整理了一番。

特彆是那些隻記了出處的延伸內容,他得一條一條地找到原文,然後抄錄下來。

雖然他現在讀的是一本《論語》,但為了讀好一本《論語》,他放了課後手邊得常備許多書!其中不隻是所謂的‘三禮五經’,還有《道德經》、《呂氏春秋》、《太史公》、《淮南子》等書,有正有雜,在他的書桌上攤滿了!

旁的人來,恐怕已經越讀越亂了——裴慶這種啟蒙就旁征博引的教法其實很不適合小孩子,和許盈一起讀書的幾個書童其實也算是聰明的,不然也挑不出他們來,但都被他這個教法給折磨的不輕,徹底跟不上之後就放棄了。

如果是正常地讀書,他們本來可以學的像樣一些的。

隻有一個吳軻,因為頭腦實在好,這樣才跟上了。

隻能說裴慶和許盈兩個人,一個人是真敢教,一個也是真敢學——許盈才沒有將那些延伸的內容當作可學可不學的,聽過就算了。他在讀書這件事上是認真的,反正現在的學習任務還不太重,又沒有什麼娛樂來誘.惑他,他乾脆真的專心致誌做起學問來。

現在,許盈為了徹底讀通《論語》隻能將其他書也涉獵起來,就算做不到如《論語》倒背如流,至少也要從頭到尾看三遍!

有了這樣的基礎再對照諸書習《論語》,慢慢的,許盈頭腦中有了以《論語》為核心,勾連諸多經典的‘知識樹’。等到以後再學其他經典,這株‘知識樹’就能變成蛛網,每一部經典都是核心,彼此連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