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第 189 章(1 / 2)

麒麟兒 三春景 4848 字 4個月前

下三層表演時用的還是燈籠, 上三層表演時就點亮了汽燈,刹那間的燈火輝煌確實沒有辜負今晚所謂的‘華燈’二字...一時之間,參與這次華燈宴的眾人都說不出話來了, 隻能呆看竹台上的表演不說話。

說起來這汽燈也得來不易,幾乎每一個部分都很麻煩。首先是燈罩, 那肯定得用透明又防風的材料, 身為現代人一下就會想到各種各樣的玻璃。而在這時,雖然已經有了各種玻璃製品,但透明的玻璃十分難得。

外國的玻璃似乎一直有在追求透明澄澈, 但中國的玻璃大多都比較‘渾濁’。這種渾濁既有原料的問題(玻璃並不是一種, 而且也不是一把沙子就能燒製, 事實上華夏能夠用於生產高透明度的石英礦也不算多呢),也有主觀意願的原因。

中國佷長一段時間燒製玻璃都是為了仿玉、仿寶石什麼的,這些東西都是有顏色的!透明度高既麻煩,又不討好,何必呢!所以長期沒有點亮這一科技樹。

許盈大概知道一點兒燒玻璃的技術,但說實在的, 也就是一個原理而已!但如果隻是最基本的原理,此時的工匠們也不是不知道啊!此時的工匠或許不知道其中的化學反應式,但操作都是按那一套來的!他們隻是有自己的理解的理解而已。

再加上,這個時候臨時要燒玻璃也來不及了...所以許盈選擇了水晶。

天然的透明水晶並不罕見,罕見的是完全透明,且內部沒什麼瑕疵的(譬如某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許盈隻是做個燈罩而已, 要求可以放低一點兒,一些瑕疵都是可以忍受的,主要是透明度達標就好。

而且他還不用像做玻璃杯一樣,需要整個大塊的好水晶, 他完全可以用魚鰾膠粘拚,又或者用掐絲的手法,將一小塊一小塊磨的薄薄的玻璃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燈罩。這大大降低了許盈的困難,讓他能夠在半個月的時間裡找到合適的水晶,讓工匠按他的要求做出燈罩來。

燈罩解決了,煤油也是一個大問題。煤油,顧名思義就是從煤裡來的油,而華夏從很久以前就有使用煤炭的記錄了,隻是因為煤相比起木炭、柴薪來,在日常使用的方麵有不少缺點,這才一直隻是‘備選’。

其實現代社會用的煤油,一般都是從石油中得到,從石油中分餾得到成本比較低。不過如今在古代,石油比煤難得,許盈也就不討這個巧了——煤的應用曆史比石油早多了,古人對此也有更深的認識,許盈之說要石炭,很快就會有人送來,石油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以古代的技術來說,不少煤也是可以開采的了...但換成石油,能夠利用的隻有類似於瀝青湖那樣完全噴發到地表的石油資源了,但這樣的是極少的。

反正許盈使用煤油的地方也不會多,就算是用煤來製取煤油,也不過就是成本高了一些。不過以煤油的價值來說,這成本又不算高了...也就是他沒有賣汽燈的想法,不然賣一盞汽燈之後持續地賣煤油和石棉網,再貴也有人搶著買!

是的,在汽燈中,不僅煤油是消耗品,石棉網也是。因為在高溫中石棉網會碳化,而碳化後的石棉網是無比脆的,稍微一點兒磕碰震動,石棉網就會碎掉,然後就沒法用了,所以這東西基本上就是個一次性用品。每次重新點燈的時候都要換個新的。

不過好在這東西不貴,所以問題倒不算很大。

所謂石棉,其實在不少地方都能見到,也是礦產的一種。隻不過華夏人本身並沒有想到石頭裡那種短短的纖維可以用來紡織,所以華夏古代關於石棉的記載都和西域相關,那時候石棉紡織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火浣布。

火浣布火燒不著,還會燒過之後變得乾乾淨淨,於是由此得名。

漢代時就是西域貢品了,東漢末年以後因為西域商路斷斷續續,中原少見這東西,一度讓中原貴族們以為這和古時神話傳說中的法寶仙藥一樣,都是傳說中不著邊際的存在,純屬無稽之談。

許盈在建鄴附近就發現了一個不算大的石棉礦,利用起來難度也不大——隻要他想,他隨時可以開發火浣布這一產品,立刻成為此時貴族圈子裡的爆款,賺錢賺到手發軟。但他根本沒考慮過這個,還將這就是火浣布的秘密留在了心裡。

古人用火浣布做衣服、做床上用品,這完全是嫌命長啊!他又不缺賺錢的辦法,很多賺錢的辦法還等著他去選呢!明知道火浣布的危害還去弄這個,他的良心過意不去。

上三層每層都點了幾盞汽燈,要知道汽燈即使是在二十世紀後期的華夏農村裡,也常常被用來點亮農村戲台!這可不是人人家裡都能有的,是每個村鎮裡寶貝一樣的東西。那時一個就可以用來點亮戲台,此時許盈每層用數個,確實有金碧輝煌之感。

“華燈...華燈...”韋瑾一向喜歡新鮮東西,此時喃喃自語一會兒,猛然看向許盈,眼含期待:“此燈是若衝從何處得來的?”

潛台詞是:我也想整一個。

許盈隻能苦笑:“此物要說十分金貴,倒也不至於,至少無瑕家中是用得,隻是太麻煩了...看著好看,真去用時才知並不怎麼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