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小修)(1 / 2)

張翠玉正準備去廚房端稀飯,看到陶典,一臉詫異,隨即便熱情地笑道。

“陶大人屋裡請。”她又趕緊吩咐苗蘭,“蘭兒,再加兩個菜。”

陶典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我已吃過飯了,過來隻是跟你們說件事。”

“啥事啊?”張翠玉問。

陶典歉意地看一眼苗蘭:“城外為流民提供的民宅還沒修建完,年後繼續,正月十六開工,原本給工人是每天十二錢,管兩頓飯。前幾日,衙門接到不少工人反應,想把那兩頓飯折合成現錢發給他們。府衙決定,年後就不管飯了,將工錢增加到每天二十錢。”

苗蘭點頭笑笑,意思就是不需要她再去煮飯了。

“陶大人的意思民女明白了。”

陶典道:“這事是我們的疏忽。正巧府衙旁的豐禾坊空出了一間鋪子,兩層小樓,前屋可以做買賣,後麵有個小院,鋪子就坐立在正東門的街邊,距離東市也進,出城也方便。那房子是咱們劉大人的,他說先為你們免去兩年租子,你們一家人暫且搬去,憑著苗姑娘的手藝,年後可以在那開間食肆。城外修建民宅的工人,若願意去你那吃飯,你可以做些成本低的飯食,管飽就行。”

苗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真……真的嗎?”她激動得聲音都發顫。

陶典笑道:“自然是真的,劉大人親自吩咐下來的,讓我特地來告訴你們。”

張翠玉高興得咧嘴直笑,露出一口大牙花:“民婦一家感謝劉大人,感謝陶大人,你們可真是活青天啊!”

她一邊笑著道謝,一邊拱手作揖,朝著陶典叩拜。

陶典抬手:“張大娘不必多禮。”

在苗蘭給工人做飯期間,年輕的小火都稱張翠玉為張大娘,因而陶典便按照城外工人對她的稱呼,稱呼一聲“張大娘”,倒也不是他喊張翠玉為大娘。

論年紀,陶典五十三歲,比張翠玉大了將近二十歲,張翠玉都能喊陶典一聲叔。

“張大娘”不過就是一個尊稱罷了。

苗蘭很激動,高興得都不知道要說什麼好。

她正計劃年後在岷州開間食肆,卻不料直接就有了現成的,地段好,還能免去兩年租金,又有府衙做後台,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高興之餘,她又不免有些擔心。

因為她一直堅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陶大人,可是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陶典捋了捋胡須:“你這丫頭,人不大點,鬼精鬼精的,想的倒是多。”他笑嗬嗬道,“不用你們做什麼大事,隻要你把食肆好好經營起來,讓那些來岷州的流民能定心,把這裡當成真正的家,這就是對劉大人最好的回報。”

苗蘭眉頭微蹙,有些不解:“這……我開食肆,如何能讓流民定心?”

陶典道:“原本我和劉大人都沒想到這一層,這主意還是楊司戶提出來的。城外修建民宅,他是監工,整日在城外與那些工人們在一起,連早飯和午飯都是和工人一起吃的。你給工人做飯的那十來天,楊司戶也天天吃你做的飯。那些個工人吃了你做的飯,在做活時,有事沒事就說上幾嘴,楊司戶便聽進了心裡。”

工人們吃了苗蘭做的飯食,有滋有味兒的,對生活越發有了盼頭,乾活也都更有勁兒了。

那些工人,一部分是岷州本地的窮苦人家,大多數都是外來流民。

逃難來到岷州的流民,他們都是在家鄉實在活不下去了,逼不得已才來到這裡,對這裡並沒多少鄉土情懷,也沒任何歸屬感,加上天下大亂,他們幾乎都是本著活一天算一天的念頭。

沒鬥誌、對生活沒有半點熱情,每天如行屍走肉般混日子,混上一頓算一頓。

劉煜、陸無機和陶典等人,他們雖然都是好官,一心一意想要救民救世,他們拉建出來的班子也都是一幫真心為了百姓做事的人,想救民於水火,但若是底層的百姓麻木不仁,沒有任何鬥誌,他們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每個人都想活著,然而世道太亂,他們看不到任何希望,被迫變得麻木懦弱,隻能如螻蟻般苟且地活著。

劉煜和陶典他們,也想改變這些人,希望能激起他們的鬥誌,點燃他們的一腔熱血,可卻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楊照業是陶典的下屬,輔佐陶典處理民政之事。

對於陶典他們討論的事情,他是完全知情的。

在城外監工時,楊照業看到那些工人接連幾日吃了苗蘭做的飯菜後,精氣神都不一樣了,整個人容光煥發,有些性子外向的小夥,甚至還在做活時說起了玩笑。

說笑的那些人,有不少都是外來流民。他們不再沉悶,如雨過天晴般,臉上有了笑,對岷州這裡也越發有了好感。

楊照業將所看所聽之事,如數彙報給了陶典,然後陶典又上報給了劉煜。

停工後,劉煜召集陸無機和陶典,以及楊照業等屬官,對此事進行了一番商定。

恰在這時,城外一半的工人要求把兩頓飯折合成錢。

於是劉煜便決定,將自己在豐禾坊東門的一間鋪子給出來,讓苗蘭開食肆。

除此之外,劉煜還準備每逢初一十五,由府衙提供食材,讓苗蘭做些食物分發給那些流民。

人一旦有了盼頭,有了念想,才會更有鬥誌。對一個地方有了熱忱的愛,才會拚儘一切護住這裡。

苗蘭聽完陶典說的話後,心裡對岷州府衙這幫人越發感到欽佩。

她啪啪拍了兩巴掌,由衷的讚道:“厲害,各位大人真是厲害,民女甚是欽佩。”

陶典笑了聲:“不知苗姑娘意下如何,可願意幫我們一把?”

苗蘭心底越發佩服了,心想不愧是岷州的二把手,像陶典這樣的人,若生在太平盛世,做丞相都是夠格的。

謙遜、心思敏捷,做事也很有大局觀。

還不等她說話,張翠玉便欣然答應:“願意願意,陶大人我們很願意。哈哈哈,這天大的好事,誰能不願意?”

“你們應了便好,下午張大娘和苗姑娘若沒事,便到府衙一趟,楊司戶帶你們去豐禾坊看鋪子。開食肆都需要置辦些什麼,你們儘管提。”

張翠玉感動得熱淚盈眶,再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