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 漢景帝(下)(2 / 2)

國相對劉安說:大王啊,這打打殺殺的事情你也不擅長,具體調度操作你也不會,不如交給我吧,我替你打仗。

然後劉安欣然同意了。

兄弟,咱就是說,就這個智商就彆想著造反了,這東西你太高深了,你把握不住。】

劉邦在心裡盤算,這個劉安,是他現在還沒影的七兒子劉長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

這個智商,他很懷疑是不是他的親孫子。

什麼傻子!

【然後國相一拿到軍權,直接反向包圍了劉安,給自家大王軟禁起來了。

要我說,國相還是好心呐,知道自家大王智商有限,不然他去參與這種活動,也沒有鎖拿他送去長安,淮南國錯過這場造反活動,也算是變相保護了大王一家老小。】

【吳王劉濞的使者一看淮南王這麼廢物,也沒辦法了,直接去找了另外兩個大王。

結果沒想到衡山王、廬江王都是日子人。覺得現在守著一畝二分地過日子挺好的,反正之前那一波削藩也沒削到他們頭上,連大哥劉安都被軟禁了,他倆還跟著起什麼哄。

於是死活不答應。

所以整個淮南二王,都沒參與劉濞的團戰之中。】

劉啟欣慰啊!這個淮南國的國相,如此有勇有謀,該重重提拔才是!

【跟劉安同樣情況的還有齊國這邊。

濟北王也是想要積極參與,結果被郎中令騙走了軍隊,然後反手被軟禁了,也是沒參與成團戰。】

【而他的兄弟,新一任齊王就更搞笑了。他也

同樣想去參加團戰,畢竟之前的經曆你們也看出來了,那齊國一脈是真的和朝廷大宗有深仇大恨呐!

他身為新一任的齊王,齊國一脈的代表人物,怎麼能不趁此機會舉兵,好出一出他們齊藩這些年受的委屈呢?

可話又說回來,齊王又深知一個道理。所謂猶豫就會敗北,果斷就是白給。大漢成立好幾十年了,那麼多諸侯王前赴後繼的反抗,有一個成功的沒?

沒有啊!要是這波也注定要失敗,那他豈不是要把齊國的基業都給賠進去了?

所以齊王就這麼一路思索,一路糾結,翻來覆去,想得死去活來。

最後就在猶豫糾結中,錯失了出兵的機會。】

【還有一個是城陽王,他是原來那個劉章的兒子,可能是父親莫名其妙壯年病逝讓他大受震撼,所以他也變成了一個日子人,隻求平平安安的享受榮華,不敢有絲毫大誌。

於是除了濟北王和城陽王,齊藩其他四個王都出動了,去參加團戰,就連齊王都是一開始口頭答應了,然後回去才開始糾結的。】

劉啟的君臣又鬆了一口氣,隻要齊國不是鐵板一塊就行。

先帝拆分齊國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這裡要著重說一下劉濞去說服膠西王時的話。

還記得膠西王吧?就是那個隻剩一個郡,還被當做典型削了六個縣的倒黴蛋。

所以膠西王這邊,聽到吳王的使者說他們諸侯王是“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求,同欲相趨,同利相死”時,眼淚都快下來了,立馬就同意了。

然後,使者說了吳王劉濞的計劃。】

【我們看地圖可以知道,吳國、楚國、淮南國都在相對南方的位置,而趙國、齊藩七國都在相對北方一些,中間被梁國給隔斷了。

而梁國的西邊就是通往關中長安的樞紐——滎陽。

所以吳王的計劃是:他們吳國聯合楚國的軍隊一起從南方北上,膠西王帶著齊藩以及趙國軍隊聯合一起南下,雙方在滎陽彙合。

滎陽這裡不僅是要道樞紐,還有一個大型的武器庫和糧倉,也就是滎陽旁邊的敖倉。隻要他們南北彙合一處占領了這裡,就可以拿到補給,然後從容向關中進發。、

吳王許諾,到時候和濟北王平分天下!】

竇嬰作為天子的表兄,聽到這話鼻子都要氣歪了,大喝一聲:“癡心妄想!”

就他們那些雜牌軍,還想攻下滎陽?

【為了體現自己對濟北王的重視,之後劉濞還親自去了一趟,和濟北王立誓,才回去正式起兵造反,把吳國境內不支持他的官員都殺了。

隨後征召全吳國男丁入伍。

征召的標準是什麼呢?

劉濞說他自己今年六十一歲,他最小的兒子今年是十四歲。所以他就征發全國十四歲到六十一歲的男丁。

共得兵卒一十多萬。

說實話,這也能看出來吳國那地方,確實開發的不夠。劉濞經營了吳地二

十年,連賦稅都不收?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結果極限動員也就一十多男丁。按比例推算,勸吳國人口頂多也就五六十萬,國力太弱了。】

袁盎拱手對景帝道:“恭喜陛下,吳王喪心病狂,征全國之丁,必然怨聲載道。且一旦大軍出動,吳國必然守備空虛。”

袁盎的意思就是可以掏吳國老巢。

劉啟微笑點點頭,心裡卻在吐槽:你們一個個的早乾什麼去了,現在戰略倒是挺多,怎麼之前隻知道讓他殺晁錯?

【檄文也發了,祭旗也殺了,兵糧也足了。吳王劉濞終於把手底下的大臣們都召集起來,開始商討行軍策略。

吳國的大將軍站出來說:我們不能把全部兵馬都壓上去跟楚國彙合,孫子兵法有雲:以正合,以奇勝。所以我們應該派出一支偏師。

大家聽著覺得有道理,然後大將軍接著說:我希望大王給我一支五萬兵馬的軍隊,沿著長江去打不出兵的淮南二國以及原來的長沙國,聚集他們的兵馬後,經過南陽從武關進抵關中。】

【其實這個策略看起來還不錯。因為吳國舉國之力也就這一十多萬的兵,而且大多是沒經過訓練的農民,精銳很少。這時候能多一點兵馬總是好的。

然後關中形勝之地,主要是因為它有四大關:東函穀關——東漢之後被我們熟知的潼關所取代,西大散關,南武關,北蕭關。

西北兩處且不論,對中原地區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函穀關和武關。函穀關即連接著洛陽和滎陽,武關則是連接著南陽。當初劉邦爭霸天下,就是從武關進入關中,迫使秦朝投降。但是從武關進入後依然麵臨著高山大川,要再穿行好一段才能到關中的平原地區,還要經過藍田這座兵營。

而不是像函穀關一樣,衝進去了就能一馬平川直奔長安,所以一般來說起兵都選函穀關和潼關多一些。

但武關方向作為偏師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吳國太子不這麼想,他勸自己的父王劉濞說:有淮南王和濟北王兩個前車之鑒,咱們造反的軍隊不能假手他人,不然一旦他出門就搞背刺怎麼辦?

憑良心說,也挺有道理的。

但大家都有道理,這不就尬住了。】

劉邦嗤笑一聲:“猶猶豫豫,怪不得成不了氣候。”

【這時候又有一個姓桓的將軍說了自己的想法:咱們吳楚這一路聯軍都是以步兵為主,不像朝廷的兵有大量的騎兵和戰車隊,一旦兩軍在梁國那邊的大平原相遇,咱們勝算肯定不大。所以我們應該搞個出奇製勝,繞過那些堅城不理,直接突襲到滎陽去拿補給,到時候主動權就在我們手裡了!】

【大家聽這話耳不耳熟?

這個計劃根本就是劉濞忽悠膠西王的那個嘛!那為什麼史料上記載兩遍呢?

up認為,這個計劃應該是吳王劉濞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不方便直接說出來,所以找了個小將替他說出來,一旦被否決了也不會尷尬嘛。

果然,桓小將說完之後,那幾個老成持重的重臣都不同

意,理由也很簡單:咱們和楚國軍隊彙合之後去滎陽,這路上怎麼都繞不開梁國,你不把梁國拿下,一旦路上出了什麼意外呢?沒趕到滎陽就被切斷了後路呢?到時候豈不是真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啥都沒了?】

【於是吳王劉濞經過慎重思考之後,還是決定聽那些老將軍的話,帶著吳國這一十多萬大軍去和楚國彙合,然後吳楚聯軍直奔梁國都城睢陽,開始猛攻,準備啃下這個硬骨頭。

結果就被骨頭給磕到了牙。】

劉邦再次給侄子劉濞下來判定:“沒有魄力,沒有決斷。弄個戰略還要借彆人之口,跟個婦人一般。”

呂後橫了他一眼:怎麼,很瞧不起婦人哦?

劉邦嘿嘿一笑。

【讓我們再把視線轉到北方戰線。

北方的齊藩就更搞笑了。

本來除了城陽王這個侄子,其他六個人都答應參加團戰。結果臨起事的時候,濟北王被郎中令給軟禁了,齊王雖然一開始答應了,但是回去就開始糾結,聽說濟北王的事情後,更害怕了,十分擔心自己也被軟禁了。

所以,他後悔了。

他,決定不出兵了。】

【齊藩剩下的四個王知道後,那真是滿臉黑人問號,不是大哥,你啥意思?兄弟們房子都賣了,棺材本都拿出來了,你在這搞臨陣退縮?

那必須不能忍!

所以齊藩的這四兄弟也不管什麼計劃什麼戰略了,開始圍著齊國的都城臨淄打。

誓要剿滅齊王這個叛徒!】

額……

就連抱著必死決心去推動削藩的晁錯,也沒想到諸侯王都是這水平。

高看你們了,真的。

【吳楚和在梁國死磕,齊藩內部打成一團,隻剩下西邊的趙王一臉懵逼。

說好的找我彙合呢?說好的幾路大軍進駐滎陽,震懾天下呢?

你們玩!我!哪!

然後趙王就縮在都城裡瑟瑟發抖,動都不敢動。】

【這個時候,朝廷那邊已經腰斬了晁錯,製定了新的方案。

一個是讓袁盎去出使吳國,告訴劉濞晁錯已經被處斬了,清君側的對象已經沒有了,讓他們不要再鬨了。因為袁盎早年做過吳國的國相,總是有一份香火情,所以由他來做這個活合適。

另一個,就是軍事層麵的應對了。

景帝派太尉周亞夫領兵去打吳楚聯軍,解救被圍攻的梁王。

派當初坑了呂祿的曲周侯酈寄去攻打被放鴿子的趙王。

將軍欒布去打齊藩那一堆鬨內訌的兵。

最後,是景帝的表兄,大將軍竇嬰駐守在天下衝要滎陽,把控戰局,坐鎮後方。】

其他人還好,竇嬰倒是舒展眉頭,吐了一口氣,瞧了瞧左右的同僚。

關鍵時刻,陛下還是要信任我這個表哥!

【周亞夫,是誅呂首功周勃的兒子。當初周勃被放了之後,漢文帝雖然心裡有氣,但到底沒拿他

和他家人怎麼樣,該任用照樣任用。

後來在文帝晚年時期,有一次匈奴再次犯邊。文帝已經沒有雄心和經曆,如同年輕時一樣,親自帶兵去太原坐鎮阻擊了,所以隻是讓將領們守護好長安周圍,不要出亂子。他本人則是跑到長安周圍的二座大兵營去勞軍。

劉恒去前兩個軍營時都不用通報,他們見到皇帝的車馬來了,軍營都主動放行。而且這兩地的主將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慌慌張張的跑來迎接,送劉恒走時也是親率全軍送到營寨門口。

治軍不嚴,態度又過於恭敬諂媚,劉恒心裡其實不太高興。

但是到了第二座細柳營就不一樣了。

劉恒的天子儀駕很長很威武,結果前邊開道的被攔在了細柳營的營寨之外,親衛告知細柳營,是皇帝要來慰問後,軍門的守衛都尉卻說:“將軍有令,軍中隻聽將軍命令,不聽皇帝詔令。”

等劉恒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節進去通報,周亞夫才命令打開寨門迎接。守營的士兵還嚴肅地告訴劉恒的隨從:“將軍有令:軍營之中不許車馬急馳。”弄得劉恒的車夫隻好控製著韁繩,不讓馬走得太快。

到了軍中大帳前,周亞夫一身戎裝,出來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禮:“介胄之士不拜,請陛下允許臣下以軍中之禮拜見。”

按說如果後世,尤其是宋明時期的武將要是這副樣子,那指定給你扣一個跋扈的帽子,說不定就當場治罪。但劉恒聽了卻非常感動,他欠身扶著車前的橫木向將士們行軍禮,對周亞夫治軍嚴謹非常滿意。

勞軍完畢,出了營門,劉恒還繼續對君臣感慨道:“這才是真將軍啊!其他兩座營盤的軍隊,簡直是兒戲一般。如果敵人來偷襲,恐怕他們的將軍也要被俘虜了。可周亞夫怎麼可能有機會被敵人偷襲呢?”

這就是著名的“周亞夫軍細柳”。

所以之後在文帝和景帝朝,周亞夫被屢次拔擢。現在已經升任至太尉。】

【周亞夫領兵在洛陽修整後,直接來到了梁國都城附近,查看了一下形勢。但是看著吳楚聯軍打的那麼熱鬨,他十分高興。因為他認為梁王劉武是景帝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太後最最愛的小兒子,肯定不會背叛陛下的。而且梁國地處衝要,人力物力財力都很豐足,再加上城堅持深,一時半會兒不會被攻下,正好用來吸引吳楚聯軍的火力,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而他自己,則是帶兵到了北邊泗水和濟水交彙的昌邑觀望戰場,看看哪裡適合當突破口。

梁王隻能在心裡罵街:你清高,你了不起,不是你被困在城裡天天挨打。】

劉啟心裡很滿意,因為他看這個弟弟不爽很久了!

但是因為母親偏愛,所以他也得表現的兄友弟恭才行。

周亞夫做得好啊!消耗吳楚聯軍,又何嘗不是削弱梁國的實力?

【但周亞夫確實有大將之風。

他到了昌邑之後,利用自己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在吳楚聯軍的後方反複穿插,徹底

截斷了聯軍的糧道。

這吳楚聯軍前路摸不到滎陽的邊,得不到補給,後路又完全被掐斷,糧草不夠,立刻動蕩起來。

一個月後,吳楚聯軍糧草耗儘,大軍死傷慘重徹底崩潰。

吳王劉濞帶著僅剩的一千精銳趁著夜色逃回東南。】

【他沒有回自己的老家吳地,而是直接跑到了東越。這個東越也是和趙佗的南越差不多的一個蠻夷諸侯國。因為離吳國很近,所以這次劉濞許以重利,拉攏了不少東越人來參軍打仗。

劉濞本來想在這裡避避風頭。結果東越人一看到他就群情激奮。

畢竟當初說好的戰利品滿地撿,結果現在連性命都十不存一,而且還惹怒了大漢朝廷,這筆買賣簡直虧到姥姥家去了。

於是,他們把劉濞給活活打死了,然後把他的頭顱獻給朝廷,祈求寬恕。】

【up我看完,不禁感慨一句:一十年的謀劃,就這?就這?】

劉啟現在徹底放心了。就算天幕上的消息擴散到藩地,被劉濞那些人知道了他也不怕!

這水平你造什麼反?

就這?就這?

【劉濞一死,其他人也沒了威脅,楚王的軍隊一哄而散,他本人在逃命的時候自殺。

齊藩幾個大聰明在欒布來了之後隻能無奈投降,然後當場被誅殺。

趙國和梁國一樣,城堅池深,物資充足。趙王明白現在投降也是個死,隻能咬牙堅持,最終朝廷圍攻了七個月之後,引水淹了都城邯鄲,才破了城池,趙王自殺。】

【七國之亂就此宣告失敗。】

劉啟想了想,既然天上的仙子都說他私德有虧,那他肯定不能再殺晁錯,不然天下人還以為他不知畏懼呢。

於是,他仍然以天幕說的二路大軍來安排軍事。

然後掃視了群臣一眼,沉聲道:“晁內侍,這段時間就替朕好好讚畫一下改動諸侯封地事宜。”

其他人暗歎一聲,晁錯真是……怎麼又一次保住了性命!

【這次平叛成功,漢景帝可謂是誌得意滿。晁錯雖然殺了,但是他的削藩令還是得繼續執行。

正好趁著這股大勝之風,劉啟直接快刀斬下去,管你是誰,關係遠近,藩國通通給削了個遍。

過程就不贅敘,反正結果就是,所有的諸侯國封地都大幅度縮水。大的也不過一郡之地,小的隻有幾個縣大小,就連一直沒敢說話的代國、燕國,和親弟弟的梁國都沒幸免。

經過了劉邦、呂後、劉恒,直到劉啟,四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大漢朝廷才基本完成了中央集團,給武帝時期的“推恩令??[]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創造了前期條件。】

【可以說,是一戰而天下定了。

也不知道晁錯地下有知,會不會欣慰呢?】

晁錯趕緊領旨謝恩,他明白,陛下這是要他計劃怎麼在戰後劃定諸侯王的封地,就像天幕說的那樣,最多隻有一郡之地,讓他們再也翻不起風浪。

【好了,漢景帝的部分就講到這裡啦,下一個視頻,就是我們番外篇的終章——漢武大帝!】

天幕緩緩消散,劉邦聽得心滿意足。

並且,他更加期待下一期的內容了。畢竟仙子說的可是漢武大帝,仙子都沒叫過他什麼“漢高大帝”,或者老四什麼“漢文大帝”。

看來這個曾孫成就不小啊!

劉邦喜滋滋的想,乃公的那什麼……對,基因。

乃公的基因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