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後續(2 / 2)

“快看,天幕又變了,有沒有識字的給念一念啊?”

[休伯利安清潔工:就憑黃巢屠了門閥,他就是個大善人(狗頭)另外我也同意樓上說的李隆基該早死二十年,那絕對是明君。]

李隆基簡直氣到心梗,他不明白自己做了什麼讓後世人這麼唾棄,朕可是再造大唐的人!且他兵權都牢牢握在自己手裡,邊軍怎麼可能造反呢?他平衡各部勢力,調整國家財政,有多殫精竭慮,那些人懂什麼!

他忿忿不平的滑向下一條評論,結果很快又被打臉。

[小鳳凰獨美:就李隆基那飲鴆止渴的財政政策,不是安祿山也有彆人造反。]

李隆基:???

誰?安祿山?那個跳舞的胖子?會造反?

他仔細回想了一下天幕中提到唐玄宗的隻言片語,又認真思索了一下自己的賦稅政策,心裡漸漸有了一個驚人的猜測。

難道,是因為自己把部分賦稅留解在了地方,所以他們花錢養兵最後造反了?

他有點慌,但不想承認。

幸好安祿山現在還在京城裡沒走。

鹹陽宮。

秦始皇看了看評論,沒看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便著手開始和群臣議論起了他們的大秦接下來的改革方向。

還沒有議論出個結果,突然有內侍托著卷竹簡上殿,偷偷的瞧了一眼他的臉色,才輕聲回稟:“陛下,戴罪在家的廷尉李斯,上了一道奏疏。”

始皇神色不辨喜怒,點了點頭讓呈上來。

這是李斯的請罪書。

可說是請罪,越讀秦始皇越覺得李斯讓他愛恨交加。

開頭李斯先是剖析了自己卑鄙的心理,對於扶蘇當政後的種種設想讓他一時蒙蔽了雙眼,做出了遺臭千古之事,言語間種種皆含淚泣血,仿佛他現在真的做了這種事,絲毫沒有為自己辯解。

接著又說到這兩日聽天幕上的仙人點化,才知自己往日隻知道死守著法家律條是多麼愚不可及,幸而後事都還未發生,否則因自己一時私心,葬送大秦天下,那真是自己悔之晚矣,萬死難辭其咎。

最後又說到自己思索的心得,諸如減賦輕役、廣置學宮、推舉人才等,希望陛下能再開大秦萬世基業,他罪人之身無顏再見陛下了。

秦始皇挑挑眉,心裡不是滋味。

雖然說這篇奏疏一股子……以退為進的味兒,但不得不說有些把他拿捏到了。

尤其是李斯後半段提到的種種建議,皆是他切中他內心所想的,儒法結合之舉。

不愧是他治政之道上的知己,就算是如此情形之下也能很快領會他的意圖。

唉。

他定了定心神,將奏疏傳閱給殿中其他人。

“李斯,削其爵位,罰三年俸祿,以戴罪之身,仍領廷尉之職,明日上殿議事。”

和州城。

朱元璋因第一次沒有搶上三連,所以這次也沒有打賞的權限,仍在觀看精選評論。

[硬糖不如軟糖香:說到底還是黃巢不夠能打,周圍藩鎮一認真他就不行了,不過要是有個根據地好好經營,至少能打個持久戰,說不定能變成藩鎮一員,朱溫不就是這麼起家的麼?]

朱元璋想想天下形式,對院中的兄弟說:“這後輩說的不錯,那黃巢起兵的路線圖,剛剛大夥也都看了,跟流民似的亂竄,沒個根基,肯定長遠不了。”

李善長把記錄好的紙張吹乾,疊好收起來,道:“東翁年初就有取集慶之意,隻是這幾個月變故叢生,所以耽擱了,咱們還是趕緊渡江去才安心。”

徐達皺著眉頭:“若是年初的形式倒好辦了,現下隻怕更麻煩。”年初郭子興還沒死呢,現在那郭天敘橫的跟什麼似的。

“怕什麼!”胡大海豪氣的一揮手,“這整支部隊都是元帥的,那郭家小兒撐死了不過上千嫡係心腹,咱還怕他們翻了天?要俺說直接圍了便是。”

湯和卻道:“砍人是小事,就怕與元帥名聲不利,小明王那裡不好交代。”

朱元璋嘿嘿一笑:“俺已經有主意了。

咱先過江,把集慶附近的小城都拿在手裡,形成包夾之勢。然後郭天敘看戰事順利必要搶進集慶的頭功,咱就讓他們帶著那些元廷的降兵去打,俺帶著兵支援。”

“然後呢?”胡大海不解,這跟他說的帶兵直接圍了有啥區彆,還怪麻煩的。

“元帥是說……?”李善長明白了過來,那些元廷降兵可不老實。

朱元璋輕聲道:“前幾天有人跟俺悄悄來報說,那些降兵裡有人聽說咱們有意打集慶,想偷跑去集慶報信呢,俺沒管。”

哦,原來是故意將計就計,送降兵和郭天敘去打。

李善長補充道:“但隻降兵未免太顯眼,不如讓胡將軍帶人跟著,到時隻假裝戰敗就是了。如此,元帥可像天下交代。”

“甚好,甚好。”

各時空中的人一邊等待天幕再次降臨,一邊籌謀自己的大業。

等到朱元璋真的除掉了郭天敘,占領了集慶,並改名為應天府,終於能鬆了一口氣時,才看到雲朵又慢慢聚集在一起。

“快快,把兄弟們叫來!”

[小寶貝們久等了!宇宙無敵可愛的畫戟又來啦~遨遊曆史長河,暢談古今因果,今天我們講元末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