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明末農民起義1(2 / 2)

“哢嚓……”

這是朱元璋心碎的聲音。

李善長等人正喜滋滋的趕來想和陛下一起看天幕,結果剛到門口就聽到了這句,簡直想轉頭就回去。

但也隻能想想,於是他們幾個隻好硬著頭皮過去。

剛要行禮,朱元璋就擺擺手:“不必虛禮,都坐吧,讓咱聽聽到底怎麼回事。”

[明末,要我來說就四個字:一筆爛賬。

如果再換一句話,那就是六個字:沒救了,等死吧。

屬於朱元璋重生,來當皇帝也不行的那種。]

被點名的朱元璋剛要喝水,聽了這話差點掀了茶杯,室內一片肅靜,大家都低頭裝死,誰也不敢說話。

鹹陽宮的秦始皇卻來了勁頭:有多差?有多爛?比當初的秦末還差麼?快讓朕聽聽!

反正大秦現在不可能二世而亡了。

[明末的潰爛,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全麵的、製度性的爛,不是一個天降偉人就可以解決的。

up主看過幾篇明末的曆史爭霸,小白純爽文不提,正經的那些,就算是穿成崇禎本人或者朱家太子

,套路也差不多都是先斂財,然後養兵練兵,不管外麵洪水滔天,先要找一個根據地發展,撇開現有的官僚係統,發展一套自己的執政班子,然後再出去打那些起義軍、軍閥和韃子。

你說,這跟起義重新打天下有什麼區彆?

可想而知明末的社會和朝廷是一副什麼鬼樣子。

就算是李世民來了,他可能也分身乏術吧,有沒有太太寫李世民穿明末的啊,我還真挺好奇的哈哈哈。]

李世民嘴角彎起了弧度,看來他確實是後世帝王的標杆,天幕總拿他來舉例子。

[扯遠了,回歸正題哈。

就像是唐末的隱患80%能追溯到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一樣,我覺得明末的隱患50%能追溯到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

應天紫禁城,永樂元年。

雖然自小生活在這,但朱棣住在這乾清宮裡還不大習慣。

剛出現異常時他也嚇了一跳,雖然藩王造反不好聽,但他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重來一次他肯定還是要選擇起兵的。

但剛當上皇帝就有什麼不好的天象……那對他來說可以大麻煩,這些文官嘴裡可不饒人!

不過看了兩息他就明白了過來,趕緊讓欽天監去編好話,自己則叫了心腹來,一邊聽一邊商討之後的對策。

明英宗?應該是他的子孫吧?

[明英宗啊,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吧,永樂大帝的曾孫,瓦剌留學生。]

哦,原來是他的曾孫,不過既然是和安史之亂相提並論,那肯定是個昏君。

他讓人把自己的太子叫來,一起聽聽。

[他年少繼位,接受的是四代明君經營後留下的大明,國庫充盈,海清河晏,一派治世景象。

然而就是這種天胡開局,他竟然硬生生給玩脫了。]

朱棣看著大胖兒子走到自己旁邊,搶先開口道:“聽聽,你的好孫子。”

朱高熾很委屈,他兒子才剛五歲呢,哪裡管得著孫子什麼樣?再說,那不管怎麼說也是他父皇的血脈,怎麼能讓他一個人背鍋。

但胖胖一句話都不敢說。

[他不聽輔政大臣的教誨,他媽孫太後也一味的溺愛,任由他寵幸一個太監王振,竟然叫他先生,讓朝臣尊稱王振為翁父,諸葛亮聽了都得罵一句晦氣。

王振說什麼他信什麼,一忽悠就有。這不就出事兒了嘛。

王振想給自己刷政績,刷軍功,正好瓦剌寇邊,他就忽悠明英宗去親征。

一個養在深宮婦人之手的少年天子,連殺雞都沒見過,如何能上戰場?親征也不要緊,那時候永樂朝的諸多將領都還健在,隻要放手讓他們去安排,自己乖乖當個花瓶擺設去見識見識,學習學習,也不錯。

但他偏不,他就聽王振的話,王振簡直快出口成憲了。]

[先是調令匆忙,準備不足,大家都餓著肚子呢,武器裝備也不合適,就這麼出發了。糧食不夠不不是很要緊,因為離得很近,到了地方再就食也行,但王振哪裡管普通士兵的死活呢?根本沒有後續安排。

然後打仗不聽將領指揮,戰略戰術全都沒有,就自己在那裡作死,回去的路上還要擺譜不進城,在野外露營。

是真把這兒當打獵春遊了哈?

最後的結果就是,被也先圍攻,二十萬大軍一下子覆滅,靖難之役的許多將領如英國公張輔等戰死。明英宗本人被瓦剌的也先首領俘虜,簡直大明開國以來的最大恥辱,和靖康恥差不多能放在一起的水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