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明末下1(2 / 2)

朱棣確實是有這個打算,而且趙宋的宗室不也是圈養的麼?他們連藩地都沒有呢,全關在京城裡,怎麼到他這裡就是吸血蟲了呢?

難道他的後代子孫特彆能生?

[勳貴,之前講過的土木堡,被朱祁鎮這個碳基生物給一戰送沒了,從此基本沒出過什麼正經人了。

至於外戚,那更是一個個小門小戶出身,在朝堂上沒一點根基。]

朱元璋現在已經氣炸了。

怎麼就小門小戶了,他可是把開國功臣基本聯姻聯了個遍!後世到底發展成什麼樣子了?

還有!成祖到底是誰!

到底是哪個王八羔子敢搶他標兒的皇位!站出來,現在立馬站出來!

他好傷心,虧他還以為標兒文治武功樣樣行,結果全誇錯了對象,怎麼會這樣。

朱元璋咬咬牙,標兒是個好孩子,自己一定要讓他繼承大統,他到要好好觀察一下,是哪個兒子有不臣之心!

[所以盤算下來,皇帝能用的隻有宦官這個家奴了。

雖然太監大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明朝

的太監是藤蔓(),隻能依附皇帝?()_[((),不可能變成晚唐那種大樹。

明武宗時期的劉瑾厲害吧,也是一手遮天,把朝堂攪和的翻天覆地,可正德顯他煩了沒用了,一張小紙條手詔就能讓他束手就擒,活活剮了三千多刀。

所以就算宦官有許許多多的缺點,但對皇帝來說,隻這一個優點就夠用來對抗外廷那些文官集團了。]

朱棣點點頭,是個好主意,鄭和不就是個太監麼?

[所以從成祖起,明朝的皇帝不停地折騰內廷,先後搞了東廠、西廠、內行廠等各種機構對抗文官。

魏忠賢就提督著東廠,所以拿捏百官把柄不在話下。

但崇禎處理了魏忠賢之後,沒有好好經營錦衣衛、東廠這種直屬於皇帝的機構,成了權利真空,迅速被彆人把持,他自己則成了個聾子瞎子。]

崇禎被太陽曬的有些難受,但他腦子卻越發清醒過來。

沒錯,他悟了。他為什麼要自廢雙臂?回去就好好整飭一番!

他身後的內閣官員互相看看,都從彼此的眼神出看出了擔憂。

陛下不會又要重啟東廠的職能吧?這要是認真起來,那他們這些京官還活不活了?

[崇禎二年,陝西大旱,而且是千裡赤地極為嚴重的那種。朝廷本來就在到處打仗,年年虧空,哪裡有錢去救助災民,開倉放糧呢?於是整個陝西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崩潰了。

原本隻是星星點點的流民起義,一下子變成了燎原大火,燒的西北地區更加動蕩。

這時候,關外的建奴也瞅準時機,繞過山海關,從察哈爾蒙古寇邊,肆虐薊州地區,奪了永平四城,就在京畿的眼皮子底下晃悠。

一般來說,如果是三方實力周旋的時候,都是拉攏弱的一邊,對付強的一方。三國演義裡,也是孫劉聯盟,對付曹魏這個龐然大物嘛。

對大明來說,遼東的建奴是當仁不讓的強敵,需要全部精力去對付的那種。為此,我覺得可以拉攏流民起義軍或者蒙古,至少可以避免兩線作戰。

尤其蒙古和建奴是世仇,大明和蒙古打生打死二百多年了,但當建奴崛起的時候,林丹汗還是毫不猶豫站在了大明這邊。

可明廷上下那種天.朝上國的思想很嚴重,放不下包袱,拉不下麵子,完全拒絕了蒙古的聯盟請求,鬨了好大的不愉快。

最後林丹汗打不過建奴,一路西逃,最終死在了青海,而建奴則是完全接受了東蒙古的勢力範圍,時刻威脅著燕雲一帶和遼西走廊。

對於流民起義軍也是這樣。

崇禎想的是“攘外必先安內”,關鍵是大明現在有安內的土壤麼?

沒有,到處都是流民,隻要給口吃的,立馬就能拉起上萬人的隊伍。而且剿滅流民軍剛剛有點成效,建奴必定找準時機來寇邊劫掠,逼得大軍回撤,讓流民軍能喘口氣,接著發育。

就這樣不停地兩線作戰,好好的人也要流血流乾淨了,何況大明。]

這……崇禎

() 想起來當初蒙古來請求聯盟的事情,朝臣言辭義正的表示應該拒絕,隻接受朝貢,絕不能接受平等位置的結盟。()

他也覺得,不應該失去了大明的氣度,畢竟他祖宗就是靠驅逐韃虜才君臨天下的,現在他要是和蒙古媾和,豈不是要讓天下非議?

?想看八扇屏風的《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曆史直播]》嗎?請記住[]的域名[(()

所以他從善如流的拒絕了。

誰知道又被批評了!

唉,做皇帝好難。

[其實,崇禎也是想過要結束兩麵、甚至三麵作戰這個狀況的。隻不過是在他被數次寇邊,君王威儀蕩然無存之後,他才發現:打不過,建奴真的打不過。

於是他悄悄派了陳新甲去跟已經改國號為“後金“的建奴議和。結果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頓時群情激奮。

老百姓被建奴劫掠,受了許多苦,不願意議和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朝廷官員、那些整天議論朝政的生員舉子也跟著義憤填膺。

他們這些清流反對加稅、反對議和。你要是問他們不加稅沒有錢打仗怎麼辦?不暫時議和打不過怎麼辦?

他們會引經據典一大堆,就是不正麵回答問題。反正你朝廷沒錢沒兵打不過跟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就是反對。]

聽天幕調侃那些清流文官和一些不知所謂的生員,崇禎的心裡竟然覺得一陣爽快,好似在這大太陽底下剛吃了兩塊冰一般。

真想去看看那些都察院、六科給事中,以及國子監那些生員的臉色。

都察院的部院裡,大家也在觀看天幕。因為天上的仙子評論了不少當今聖上胡亂搞出的那些事,他們還覺得這天幕是青天大老爺。

以往不知道要他們廢多少口舌。

結果沒想到自己這些人既然也會接二連三的被點名批評。

“這……這天幕的意思,豈不是說我等空談誤國?”右僉都禦史顫顫巍巍。

“總憲大人,這可如何是好?”

“哼,老夫已經決意辭官了,這大明的官,不做也罷!”

就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中,這位被尊稱為“總憲”的左都禦史摘掉頭上的官帽,非常瀟灑的掛冠而去。

右僉都禦史抖得更厲害了:“咱們……”

有些話他不能說出口,但眾人也明白,大明都要亡了,他們還要做官麼?

[這時候,就能看出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個人的一大毛病了,而且這個毛病對於上位者來說,是致命的。

那就是,怕擔責任,怕身後名受影響。

物議洶洶之下,崇禎竟然不敢站出來說一句:朕決定先和東虜和談,專心剿滅,休養生息,修於內政。

而是讓陳新甲給他背鍋,然後把人給殺了。]

朱棣歎了一口氣:“長於深宮婦人之手,太怯懦了。”

雖然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但崇禎簡單思考了一下,發現自己可能真的會那麼做。

竟然不對麼?

[崇禎這麼搞,誰還敢給他賣命?榮華富貴不說,隨時隨地命就沒了。何況陳新

() 甲又不是宦官家奴,他是實打實的進士出身,文官集團的一員。

還有一件事,也能看出來崇禎的為人。]

[崇禎十二年的時候,國庫真的一點錢都沒了,當時的首輔薛國觀就建議崇禎逼勳貴納捐。

這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都知道那些大宗室、大勳貴富的流油,可人家世代與國朝休戚與共,不到最後也不好撕破臉。

崇禎想了想,把目標瞄準了武清候李國瑞。

當時,李國瑞的庶出哥哥由於沒有繼承到財產,就上書說自己父親留下來四十萬兩銀子,他雖然是個庶出,但也理應得到二十萬兩。現在,他就把這二十萬兩捐給國家!

這其實和萬曆時期的楚王案相似--挖個坑哈哈哈。

這個庶出的哥哥是為了惡心李國瑞,但薛國觀覺得是個好機會,就跟崇禎說:乾脆就跟李國瑞借這四十萬兩銀子,還不還的再說。

崇禎照做了。但李國瑞也不是吃素的,他直接擺爛,耍了一招無賴,把財產藏匿後,拆毀了自己的房子,然後把珍寶古玩放在街上變賣,表示自己一無所有。]

武清候……朱元璋不記得自己封過這個爵位,應該是後世封的。

這些勳貴後代,真是不像話,該殺!

可是不世襲,又怎麼籌他們開國的功勞呢?

[崇禎當然很生氣啊,覺得這李國瑞這明擺著在惡心自己,就把李國瑞世襲的武清候爵位給取消了。

沒想到李國瑞是個菜雞,竟然又氣又害怕,就這麼一命嗚呼了。朝廷勳貴和外戚們一片嘩然,人人自危。

沒過多久,崇禎帝的皇五子病了,外戚們買通宦官和宮女,說萬曆他媽孝定太後死後成了菩薩,在天上指責崇禎對外戚家太苛刻,要殺死崇禎的所有皇子,先殺皇五子。

宦官宮女們把這個故事傳起來,說的煞有介事。

崇禎一開始半信半疑,結果外戚買通了乳母,教年幼的皇五子當著崇禎的麵說了幾句讖語。

又過了幾天皇五子果然病死,崇禎害怕了,趕快把李國瑞的兒子封為侯爵,把所有抄家來的財產都還給李家。

不管是崇禎真的很迷信,還是看懂了這是勳貴外戚的威脅害怕了。總之,他退縮了。

他不僅退縮,還把薛國觀推出去頂罪,來平息李太後……呃,平息勳貴的怒火。

薛國觀死後,崇禎抄家抄出九千兩。但再也沒有官員敢談論找勳貴借助的事情了。]

現在是崇禎三年,自然那個皇五子還沒有出生。

但崇禎清楚的知道,什麼李太後轉生成菩薩都是扯淡,即便是真成了菩薩,也該保佑大明,保佑他這個曾孫子才對,而不是娘家拿早就血緣淡了的侄孫子!

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

這群勳貴竟然膽敢把手伸到皇宮裡,伸到他身邊,甚至於謀害皇子!

那明天是不是就敢弑君?

朱元璋啪的一掌拍在桌子上,顯然十分震怒。

他剛剛還在想武勳世襲的問題,結果這些武勳和外戚的後代竟然這麼大膽?!

不想著為國出力也就罷了,竟然膽敢謀害皇子。

還有前麵那兩個死的不明不白的落水皇帝。

好哇,真是好。文官、武勳、外戚,竟然沒一個靠得住的好東西!

[後來到了崇禎十七年,大明真的是山窮水儘了,崇禎沒辦法,說隻要捐錢就加官進爵,基本就是賣官鬻爵了。

就這,崇禎還怕沒人響應,就去讓太監聯係自己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讓他出錢捐助,朝廷就把他的伯爵升級到侯爵。

周國丈說啥呢?“堅謝無有”,翻譯一下就是:謝謝,婉拒了哈。

這個太監還挺忠心的,就放聲大哭說:“連國丈你都這樣,國事去矣。”,賴在周奎家不走,非要他捐錢。周奎沒辦法,被逼急了,就捐助一萬兩。

此時周皇後捐助五千兩,內臣大璫王之心、曹化淳等也捐助萬兩,大學士魏藻德捐助五百兩,太康伯張國紀捐助兩萬兩。

官僚勳貴們捐錢者很少,百姓卻紛紛捐錢,慷慨解囊,有一個六十多的老人,到戶部捐了自己一輩子的積蓄。

多少呢?四百兩,崇禎知道後封他為錦衣衛千戶。

最後捐助籌集到二十萬兩銀子,全部發給京城守軍。

但此時的大明大勢已去,李自成的大順軍就在城下。城中的京營就算拿了錢也無心應戰,很輕鬆的就破了城。

重點來了,破城以後,大順軍全城拷晌。就是抄家吃大戶,而大順軍從大璫王之心家裡抄出了十五萬兩,國丈周奎家裡……抄出了五十三萬兩。]

周皇後手一抖,多…多少?

五十三萬兩!

崇禎十七年,距離她當皇後不過十七年,距離她當信王妃也不過十八年,他怎麼弄到那麼多錢的?

周皇後想起來,上次自己的父親來宮裡看自己,見到她為了響應陛下節儉的號召,所以親自在宮裡織布時,那意味不明的眼神。

周皇後心裡憤恨不已,她這個女兒在宮裡節衣縮食,父親卻在宮外花天酒地,四處斂財,一點都不體恤他們夫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