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明末下13(2 / 2)

感到受了侮辱的翰林們憤而上疏,概不奉召。為首出頭的是翰林編修章懋、黃仲昭等,慷慨激昂的給成化上奏章。】

啥玩意兒?

朱元璋和朱棣出現了同款疑惑。

宋濂劉伯溫這些大儒文官也在心裡暗暗納悶:陛下讓你作詩填詞是給你臉,一旦獲得讚許還能把詩詞刊印下來,說不定就流傳後世了。

怎麼還給臉不要臉呢?

【奏疏很長,我給大家歸納一下。

首先是老套路,欲抑先揚,先誇一下皇帝張燈放煙花之舉大概是為了討兩宮皇太後的歡心,雖然孝心還是可嘉的,但這種糜費巨大的玩樂之舉並不值得提倡。

而且眾所周知,兩宮太後恭儉慈仁的德行聞名天下,怎麼可能會以這種事為樂呢?

接著又指出現在天下不寧,各地戰亂、災害時有發生,朝廷財政吃緊,正是節衣縮食共度艱難的時候,兩宮皇太後也應當與天下同憂。

然後話鋒一轉,悲憤得說道:“陛下你不該這麼侮辱我們啊,我們職責是“論思代言”,是給教坊致辭的宋祁、蘇軾之流能比的嘛?寫這些玩意兒不僅是對陛下您不敬,也是自取其辱。”

我估計成化收到奏疏肯定一臉懵逼,不知道自己哪裡捅到這些清流的X點了。

實際上洪武、永樂、宣德年間,皇帝經常召集翰林們一起喝酒、吟詩作詞,有什麼節慶或者重大場合,寫幾首應製詩詞再正常不過了。

就連宋濂那個心裡有大元的家夥,都曾多次參與朱元璋的詩酒盛會,很多時候還喝得醉醺醺的,應製詩也作過,當時都以為君臣相處融洽的樂事,可沒人說這是侮辱不敬。沒想到到了成化年間,這些人還端起來,架子擺得夠高啊!】

宋濂:……求求了,放過我吧。

他已經感受到陛下不經意間瞟了他一眼,那眼神裡的寒意讓他不自覺打了一個哆嗦。

【奏疏的最後,他們還表明心跡,以示自己的忠誠正直之心,建議這等事就全部禁止廢除了吧!

成化看完後很生氣。

元宵張燈、翰林儒臣應製撰詩,是曆朝曆代都有的事。說他們:“不通典故,妄言譏議”,等於就是說他們狗屁不懂,胡說八道,根本不配在翰林院當官!

所以最後把他們幾個打了一頓,貶到犄角旮旯去了。

但是翰林這些清流的膨脹,也能管中窺豹了。】

朱元璋心裡暗歎:真是反了天了!

【當然,清流濁流這兩條路也不是完全的涇渭分明,也有一些翰林會主動申請外放,去地方做出一番成績,然後風風光光的回京擔任六

部高官,或者也有不是庶吉士甚至不是進士出身的能夠晉身內閣。

但是相對來說,這些都是少數。

有曆史學家統計過明朝162位閣臣入閣前的履曆,其中進士出身的157人,當過翰林官的有139人,考取了庶吉士的則有87人。】

【當然,這162個閣臣中,崇禎一朝就貢獻了50個——這也是崇禎亂搞的一個經典表現。

再刨除掉永樂、洪熙、宣德他們祖孫三個草創時期的18位,剩下那一百位的出身和履曆,基本可以對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庶吉士為儲相?()_[(()”這兩點中後期的選官潛規則。】

崇禎臉上變得有些煞白,他居然換了五十個閣臣?!

啊這……他也太能折騰了。

【可在up看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這162個人裡,擔任過地方官職的,隻有21位,其他都是走清流路線的,包括大名鼎鼎的張居正。

張居正在考取庶吉士後,一直在翰林院和東宮之間當了二十年清流,然後一舉升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不過月餘,就與太子潛邸故講官陳以勤一起入閣,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可天下又有幾個張居正呢?

這些清流出身的翰林官沒有經過基層的鍛煉,沒有地方工作經曆,對庶務不能說一竅不通吧,至少也是兩眼一抹黑,能力不足。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書生匠氣,長於道德文章,短於治政撫民。

隆慶朝的內閣首輔高拱,曾經就直白地批判過這種閣臣銓選方法:“聖祖罷丞相,分其權於六卿,而上自裁決。成祖始製內閣,以翰林官七人處之,備問代言,商榷政務,極其寵密,然未有平章之任也。”

“嗣後遂理機務庶政。比其久也,則遂隆以師保之官,稱輔臣焉,雖無宰相之名,有其實矣。”

“然皆出諸翰林,翰林之官皆出諸首甲與夫庶吉士之選留者,其選也以詩文,其教也以詩文,而他無事焉。”

“夫用之為侍從而以詩文猶之可也,今既用於平章而猶以詩文,則豈非所用非所養、所養非所用乎?”

“今也止教詩文,更無一言及於君德治道,而又每每送行賀壽,以為文栽花種柳,以為詩群天下英才,為此無謂之事,而乃以為養相材,遠矣。”】

朱元璋讚道:“這奏疏可稱得上是字字珠璣。”

隻會寫道德文章的詞臣,連怎麼種地都不了解,怎麼能管理好民生?!

【但是,製度和政策具有延續性的,創立時的重大缺陷可能並不會隨著發展而自然修補好。而是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執政者,能以個人意誌打破延續性,修補製度的缺陷。但是很遺憾,有明一代不管是君主還是首輔,這種給製度和重大政策補窟窿的人,寥寥無幾。

所以內閣的權柄越來越大,越來越正規化、製度化,可閣臣的銓選卻沒有進行適時的調整,導致許多閣臣都是些“筆下雖有前言,胸中實無一策”的

() 清談選手,政治上逐漸喪失活力,政府自然也就逐漸喪失社會管理能力。

大明的糜爛,有他們的一部分貢獻。】

朱棣負手而立,仰頭盯著天幕,心裡想道:這是點他啊,內閣是從他這裡開始正是草創的,後期發展成這樣,他得背一大半的鍋。

要是從一開始就定好規範,也不至於走樣的那麼離譜。

【這裡延伸一下,到了清朝的軍機處,也許是吸取了明朝內閣的教訓,所以軍機大臣的履曆比明朝稍微好那麼一點點。

清朝的軍機處裡不光有文臣,也有武將和親王。比如劉統勳、阿桂、福康、袁世凱等都是武將。而文官如尹繼善、鄂爾泰、左宗棠等都有主政地方的履曆。雖然我大清的政治政策……就那麼回事兒吧,但是軍機處的多樣性比內閣完善一點……】

朱棣:可以,抄了。

雖然說,這肯定是引起文官集團抱團的強烈反對,但結合前麵所說的那些事,他真的要好好謀劃一番,組織文官的一家獨大才是。

【由於明朝後期,翰林的清貴舉世皆知,所以大家在科舉這件事也更加的內卷,隨之而來的操縱科舉、科舉舞弊更是沒法避免。】

【甚至在萬曆年間,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科舉舞弊案。

有多離譜呢?

這麼說吧,半文盲一路買成了會試第一。】

【萬曆四十四年,會試放榜。吳江籍考生聚在榜前一看,吳江籍考生沈同和名列第一高中會元。

沈同和這個人平時不學無術遊手好閒,天天在外麵仗著當官的爹為非作歹,就這樣一個人,竟然通過了鄉試,現在還通過了會試,還拿了會元,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這些考生怒不可遏,有的人當場抓起一把泥巴把榜上沈同和的名字糊上了,然後眾人鬨鬨哄哄到了衙門,要朝廷主持公道。

這件事不久就傳到了萬曆皇帝的耳中,引起了他的重視。麵對來勢洶洶的社會輿論,萬曆沒有辦法,隻得讓禮部再次準備複試。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不就知道了麼?

禮部複試的題目叫“明君必恭儉禮下()”,出自《孟子》。但是沈同和這個半文盲會啥啊?一下子就露餡了。

要說這個沈同和也是貪心不足,通過舞弊買到了舉人功名還不算,竟然要接著考進士。

你啥水平心裡沒點數?

結果他也是處心積慮,他為了找會試的槍手⒂[(()”,竟然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同鄉舉人趙鳴洋之子。這樣他們就是兒女親家了,這個趙鳴洋左右也拗不過人情。

到了會試時,沈同和拿到試卷苦思冥想也下不了筆,把身上帶的小抄翻爛了也就完成了一篇,而會試一共要寫七篇!但他的親家趙鳴陽是真的有點東西,連構思帶落筆兩天時間寫了十三篇,完成了兩個人的答卷。

等到會試結果公布時,這個沈同和居然拿了第一名,奪得會元;而趙鳴洋也名列前茅,拿了個第七名。

咱就是說,老趙你有這水平至於違法犯罪?說不定庶吉士都能考上。】

【但這也側麵說明了,科舉舞弊的猖狂。】

【自北宋之後,文人儒士都喜歡將橫渠先生那四句話掛在嘴邊標榜自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絕大多數人,都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實則一肚子的蠅營狗苟,簡直玷汙了張載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