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明末下(完)(2 / 2)

比如大名鼎鼎的嘉定三屠。】

徐光啟猛地一震,嘉定……那不就在他們鬆江府?!

【順治二年閏六月

十二日,清廷任命的嘉定縣令張維熙在轄區開始執行剃發令,消息一出,嘉定百姓群情激憤。他們一致推舉在嘉定賦閒的前明都察院觀政、進士黃淳耀,前明左通政侯峒曾等人為首領,帶領嘉定百姓抵抗清軍。

黃淳耀、侯峒曾將嘉定百姓組織成為民軍,並帶領民軍驅逐了張維熙,占據嘉定縣城。帶清的豫親王多鐸聽到消息後,迅速下令李成棟率所部5000人前往嘉定進剿。

李成棟以前跟著李自成的手下高傑當盜匪,後來又跟著高傑歸順了明朝。結果多鐸來打江南,李成棟覺得南明小朝廷沒啥前途,又投降帶清去了。

而且,他是先和部下把頭都剃乾淨了才投降的!真的,孫之獬都沒這麼積極。

所以他特彆急於表現自己。接令後,李成棟一路殺奔嘉定而來,沿途所過,具遭屠戮。

七月初一,黃淳耀、侯峒曾集中各路民軍10萬餘人與李成棟決戰,雖然民軍人數眾多,但都是些沒有訓練過的烏合之眾,豈是李成棟所部正規軍的對手,最終民軍大敗,四散而逃,李成棟攻入嘉定,黃淳耀、侯峒曾自殺殉國,李成棟在城內縱兵□□婦女,並屠殺了城內的3萬民眾,是為一屠嘉定。】

天幕上出現了一段影片。

狂風大作,大雨傾注,嘉定縣矮小破敗的城牆上因暴雨無法點燈,清軍趁機冒著瓢潑大雨玩命攻城。

嘉定守軍雖已連續守城三晝夜,饑疲交加,亦咬著牙頂著大雨玩命守城。雙方你爭我奪賽著玩命,戰場上血肉橫飛,屍橫遍野,清軍一時急切難下。

誰知這隻是清軍的障眼法,他們趁著夜暗,潛挖地道,在城下成功暗埋炸藥,守軍一無所知。

黎明時分,清軍以大炮猛轟城池,炮聲震天動地,炮硝鉛屑紛紛落到城中屋上,簌簌如雨,最終引燃了埋藏的炸藥,遂至連環大爆炸,城牆傾塌,清軍趁機從缺口魚貫而入,守軍雖堅決抵抗,卻無濟於事,嘉定城失守。

殘存的起義軍慌慌張張的逃出城,到了河邊。領隊的侯峒曾眼神灰敗的回頭瞧了一眼縣城,轉頭說道:“我說過,要與嘉定共存亡!”

說罷,他縱身投入河中,葬身魚腹。

其他跟隨的殘兵敗將跪下朝著他跳下的地方磕頭,然後大聲吼道:“我們嘉定人不是孬種!”也紛紛投河而亡,河水都為之堵塞。

另一邊,黃淳耀、黃淵耀兩兄弟在城破時,來到了平時讀書的南庵,雙雙自縊。

死前黃淳耀於牆壁上題筆:“大明進士黃淳耀,讀書寡益,學道無成,進不得宜力王朝,退不得潔身遠引,耿耿不沒,此心而已……異日夷氛複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事者再見其心!大明遺臣黃淳耀自裁於城西僧舍。”

朱棣沉默了半晌,暗自歎了一聲:“雖然是個文弱書生,卻也是條真漢子。”

要是江南多一些這種人,他執政也不會這麼費勁了。

崇禎卻咬牙切齒的大聲問道:“這個李成棟現在任職何處?”

在他看來,這

李成棟比孫之獬還要可惡許多!

【李成棟飽掠一番後,收兵回大本營太倉。

城外民軍殘部以及幸存的百姓繼續擁立義士朱瑛為首領,朱瑛重新集結了有戰鬥力的2000民軍,驅逐了清軍委派的官員,並處死了留守嘉定城的50名清軍,再次光複嘉定。周邊的百姓聽聞朱瑛的壯舉,紛紛前來投奔,嘉定城內又彙集了有三四萬人,朱瑛從中揀選精銳,組織防禦。

不久後,李成棟再次率軍前來征剿,李成棟以夜襲之策,突入城內,斬殺朱瑛,導致城內民軍指揮失靈,繼而內外夾擊,民軍大敗,嘉定再次陷落,和上次一樣,李成棟在城內實施殘酷的大屠殺,遇難者達3萬餘人,是為二屠嘉定。】

【之後,因為各地民變四起,李成棟奉令率所部主力到他處彈壓,導致嘉定城內的清軍兵力空虛。原南明將領吳之番趁機攻打嘉定,城內幸存的百姓紛紛響應,守城清軍四散潰逃,嘉定城再次光複。

多鐸聞訊後,隻得再次派遣李成棟前去征剿。嘉定軍民頑強抵抗,李成棟直接調來紅衣大炮對著城牆一頓猛轟,最終嘉定城還是毫無懸念的陷落了,李成棟入城後對城內所有的人進行無差彆屠殺,一時間2萬多顆人頭落地,是為三屠嘉定。】

吏部還在找李成棟的履曆,對於本職工作做成這樣,崇禎已經無語了。

他聽著天幕的描述,仿佛在眼前有了畫麵一般。

最後輕歎道:“嘉定百姓,好樣的。”

【嘉定縣,就是現在我們上海的嘉定區。

李成棟以嘉定人民的鮮血,博取了異族主子的器重和讚賞。

在那個烽火連天戈矛並舉的歲月,為了保住漢家衣冠,為了不被禽獸統治,大江南北,黃河內外,多少仁人誌士慷慨赴死,多少熱血青年攜筆從戎。到處是不屈的百姓,到處是留發不留頭的勇士!

但總有不配當人的奸佞,總有甘願跪著的奴才,總有危急關頭還在想著爭權奪利的戚戚小人。

所以,這些鬥爭最後都失敗了。】

中華士庶再見天日!

崇禎終究是忍不住,盯著殿中的問:“諸位,現在還覺得,換了一朝天子,你們還能繼續輕鬆當老爺麼?!”

大臣心裡自然是不願意的,建奴暴虐成性,李自成那邊更是四處烤餉,都還不如大明這座破廟呢。

可皇帝把話說的這麼赤果果,讓他們怎麼回答?

陛下,還是年輕。

【下麵,我們再來講講具體的剃發易服。

我們都知道,帶清初期的頭發並不是影視劇裡那種大粗辮子的陰陽頭,那是晚清才形成的。清初滿洲的辮子非常非常細,隻有腦殼頂上一小撮。編成的辮子像老鼠尾巴一樣能穿過銅錢中間的圓孔,所以叫“金錢鼠尾”。

但是,入關後帶清頒布的剃發令並不要求一定留辮,保留的發量跟政策執行強度也無關聯。

這是因為剃發重點是破壞漢人對孝悌禮製的堅持,就像破窗效應,沒有

剃多剃少,隻有剃和不剃之分,漢人但凡剃了頭發就等於放棄儒學中華夷之辨的認識。

這是一種服從性測試。

所以帶清雖然認為剃發才是大清順民,不過除前額鬢角外頭發剃掉多少,沒剃的頭發是否要結辮,剃掉頭發的地方是否要時常剃保持光禿,帶清其實是不怎麼管的,所以帶清前期經常出現剃掉額發鬢角,腦後頭發照舊挽髻的情況,頗類似明朝時一些因為脫發而發際線後移的男子形象。

比如這副康熙年間的畫家,禹之鼎畫的《王原祁藝菊圖》,裡麵的主角王原祁和旁邊的兩個小童,雖然剃發痕跡明顯,但卻是在腦後挽發髻的。】

天幕上出現了這副《王原祁藝菊圖》。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真醜。”

跟蒙古人的頭發一樣醜,腦門一片青禿禿的,後麵是挽發髻還是編辮子又有什麼大區彆?

【清初漢人剃發後的效果,大體來說是讓百姓變成了保留一撮頭發結成發髻,同時周圍不需非常勤快的剃光,而是長成毛寸也無妨的樣式,因此在觀感上,反而比清晚期剃成界限分明的“陰陽頭”要好得多,更類似於近現代漢人的發式。

再說了,想要保持光頭那得兩三天就拿刀刮一刮才行,普通百姓飯都吃不起了,哪兒還有這閒心思關心頭發多長了?!

《侯岐曾日記》記載:“清發五等定罪:一寸免罪,二寸打罪,三寸戍罪,留鬢不留耳,留發不留頭。又頂大者與留發者同罪。”

當然啦,帶清也不是那麼好心的,有很多地方就是嚴格執行剃發留辮子這個標準。《清世祖實錄》裡記載了一位江南投誠總兵官高進忠被處死,其中一個罪名就是“潛帶假辮”。

再比如《思文大紀》載福建的情況是:“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膻。”】

文華殿的大臣隻覺得毛骨悚然。

他們大多是文臣,並沒有真的見過建奴真人,偶爾有萬曆年間的老臣見過朝貢者,也是帶著帽子,沒露出禿瓢來。

現在想想,自己也要把頭發剃成這樣,真的是太可怕了!

【剃發易服這事兒一直折騰到順治末年,全國基本被迫完成了剃發,但易服卻不怎麼成功。

百姓依然在穿漢裝,且用巾帽遮住提過的頭發後,外表看起來與明朝時彆無二致,冠服不如製的問題,終順治一朝都未能解決。

而隨著康熙朝與南明的戰爭走向結束,為了避免再生事端的清朝,也開始用“懷柔”政策,在完成剃發的基礎上,開始跟漢人打易服的持久戰。

具體來說就是對代表官方的官服、吉服、戎服等製服嚴格規定,對體製內的官吏將兵首先執行易服,對百姓日常所穿著的便服則略為寬鬆那麼一點點。

後來,隨著清朝統治日久,百姓逐漸遺忘明朝故事,為了方便省事,也對效仿統治階級的旗人少了芥蒂,就不再維持發髻服飾的舊製,而與旗人官紳趨同。從而實現了清朝的根本目的——消除漢人身為中華的

自尊和對滿洲“夷虜”的排斥,實現社會意識上的滿洲為主漢為臣。】

【不得不說,挺成功的。

因為到了清末民國的時候,許多人非說辮子是老祖宗留下的,死活不肯剪。

嘖,也不知道是哪個老祖宗。

挺悲哀的。】

【好了,姐妹們,更離譜的事情來了。】

朱元璋“嗯”了一聲,據他的感覺,一般說到姐妹們,那天幕就不會說什麼好話,多半是罵人的。

【剛才說的那些剃發易服,針對的基本都是男子。因為那個時代基本隻有男子才拋頭露麵,出來做官經商。而且滿洲的女子也留長發,不存在什麼剃發。

所以,一些無能的男人讓事情的走向變得奇怪起來。】

【《清稗類鈔》記載:“國初,人民相傳,有生降死不降,老降少不降,男降女不降,妓降優不降之說。...蓋自順治以至宣統,皆然也。”

那麼這個“男降女不降”指的是什麼呢?

纏足。】

朱棣:…………

【纏足這個之前番外講秦良玉的時候有提到過一點,當時評論區在關於明朝是否裹腳這裡有點爭議,那麼up給大家看一個文物。】

天幕上出現一雙女子的尖頭繡鞋,看的出來保存良好,但因為年代久遠,所以麵料和花紋已經破敗了。

【這是一雙永樂年間的釘金繡牡丹花紋的緞麵鞋。它明朝纏足女子所穿的鞋,底長22厘米、最寬處4厘米。可以看出明朝至少前期,很多婦女纏足隻是把前掌和足趾纏窄,也就是所謂的“揚州瘦馬”纏法。

到了中晚期,up也找到兩本。一個是《萬曆野獲編》記載:“向聞今禁掖中,凡被選之女一登籍入內,即解去足紈,彆作宮樣。”

足紈,就是裹腳布。也就是說,凡是被選中進宮的,不管是宮女還是後妃,都不能再裹腳。

一個是《燼宮遺錄》記載了一些崇禎後宮的八卦。

“田貴妃雙足三寸,袁貴妃幾倍之。上嘗於後前嗤袁而美田,後不悅。”就是說田貴妃三寸金蓮,袁貴妃腳特彆大,崇禎還在周皇後麵前嘲笑過袁貴妃的大腳,搞得周皇後很不高興,覺得崇禎不尊重。

但是up有點疑惑的地方在於,如果田貴妃真的是清末那種標準的三寸金蓮,肯定走路都不方便,怎麼還能擅長騎馬和踢球呢?。

《燼宮遺錄》自己也記載過:“上嘗試馬於射場,知田貴妃之善也,命之騎。妃姿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騎無以過之……宮眷喜蹴鞠之戲,田貴妃安雅,眾莫能及。”

所以up覺得,田貴妃應該確實腳很小,但是沒有三寸金蓮那麼誇張。】

崇禎臉色漲的通紅,見大臣一個個都低著頭假裝什麼也沒聽見,心情也並沒有放鬆下來。

這天幕真是……真是……他不敢說天幕的不好,可自己後宮的事兒就這麼大白於天下,他怎麼可能不在意啊喂!

【好了,那我們再來看

看清朝中晚期真正的三寸金蓮是什麼樣子呢?】

天幕上又出現一雙繡鞋,隻是這模樣很奇怪,仿佛是把腳從腳後跟那裡給窩起來了,中間墊了很高的厚底。

【這就是清朝的黃緞地彩繡動物花果紋小腳鞋。

小腳鞋又名“弓鞋”,形狀有點像翹首的鳥頭,鞋底為木質,彎曲如弓,專為“三寸金蓮”而製。這雙鞋隻有10厘米長,也就是真正隻有三寸。】

朱棣瞠目結舌的看了兩眼,呆滯的問大胖兒子:“這……這鞋能穿?!”

朱高熾搖搖頭,表示不能理解三百年後的審美。

【帶清的這種裹腳不是簡單地纏住不讓其生長,是將腳趾頭窩進腳心,然後纏住。五六歲的小女孩這樣把腳纏起來,等於直接是把前掌的骨頭折斷了,人為的製造殘疾。】

【那為什麼會漸漸演變出這種變態的方式呢?就是因為那句“男降女不降”。

帶清入關前,皇太極就曾下令,不準學習關內婦女纏足之習。入關後,除了剃發易服,順治二年即下令,以嚴禁女子纏足並試圖改變漢族婦女纏足之風。順治到康熙時期,清廷曾多次發布禁令,不許婦女纏足。

比如康熙三年所定禁止纏足的法令,規定康熙元年以前所生女子纏足不再追究,元年以後生女,嚴禁纏足。違者嚴處,其父有官職者交吏兵二部處置,係平民則交刑部責打四十大板,並處“流徙十年”;家長有失察者,枷號一月,責四十板,官員失察,也要交吏部等部門處理。

但是等到康熙七年的時候,都察院左都禦史王熙上奏說,此種規定太過嚴厲,造成民間誣妄舉報,牽連無辜,建議放馳禁令,“裹足自此弛”。】

【但是up要畫高亮說一句。

帶清禁止纏足是為了消滅漢人的身份認同感,不是為了婦女解放運動!】

【而那些屈從於帶清異族統治的士紳,因為自己已經被迫剃發易服,所以就拿女人的腳給自己頭上的辮子遮掩,說什麼“男降女不降”,來維持自己的尊嚴。】

朱元璋證實了自己的猜測,確實是罵人的。

不過他在上一個視頻的時候,已經決意下旨禁止裹腳了。因此現在就像個在老師批評差生時站在一旁的優秀學員一般。

【如同二戰時,法國一個多月就投降德國了,那些法國婦女或因生計所迫,或被強占,委身於德國軍官。可二戰勝利後,那些躲起來在德三軍隊下瑟瑟發抖的男人,為了發泄心中的恥辱與不滿,竟然把這些女人裸身拉到街上,任由人們羞辱和唾罵。

對此,魯迅先生銳評:“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需要依靠於壓迫婦女而獲取畸形優越感,我隻能說這些男人的尊嚴真脆弱啊……

不管是這些法國男人,還是清初的維護裹腳的漢人士紳,他們都是些孬種。

up建議大家一人吐一口。

嗬,忒。】

文華殿中有些大臣臉色發白,

仿佛天幕那一口真的吐到了他們臉上一般。

這天幕,管的真寬!

【其實我懷疑他們完全沒有把女人當人看,因為這腳越裹越小,越裹越變態!

up這裡找到一份雲南六一村的吳楊氏老太太,回憶她的纏腳的經曆。

她母親用織布機上的“射通”,橫墊在她的腳腰下,讓腳腰凸起。然後,裹紮起來,逼她走路。慢慢的,腳腰被“射通”凸斷了。她因此一個多月不能下床走路。

可雖然腳腰折斷了,但她的腳仍然臃腫難看。

她母親又念叨:“你這雙男人腳,怎麼還不爛?”

她奶奶也說:“難爛了,該使用法子了。”

於是,她母親在她奶奶的指導下,找來半個瓷碗,砸成碎片,放在她的腳底、腳腰、腳麵上,再用纏足布包裹起來,套上小鞋,讓她下地行動。

她的腳被劃破了,血跡從纏足布中滲透出來,變黑,發腥,發臭。

她經常疼得臉色蒼白,精神恍惚,體重大減。

因為纏足通過外力改變腳的形狀,嚴重影響了腳的正常發育,引起軟組織攣縮,這個痛苦的過程是用言語不足以描述的。

up就是建議那些推崇裹腳的男人自己也來走一邊流程吧。

看看經曆過之後還能不能對三寸金蓮愛的起來,甚至拿著繡鞋喝“香酒”。】

這一下彆說大臣了,就連崇禎的臉色都變得慘白。

這……這是什麼酷刑!

朱元璋倒是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他問李善長道:“李卿,上次你我君臣討論過禁止裹腳的處罰,輕了重了都不合適,不如就讓他們自己感受一下如何?”

李善長有些傻眼,陛下什麼時候這麼關心天下女子了?

腦子一轉也就明白了,天幕是助陛下定鼎的神器,陛下自然奉若神明,願意去聽去做。

他斟酌一番道:“陛下英明。現今女子裹腳並不會致殘,讓其父兄感受一下也沒什麼。”

【當然了,帶清的統治階級就是什麼好東西麼?自從康熙七年廢弛裹腳禁令後,他們也迅速被這種變態的審美給同化了。

比如乾隆是很喜歡裹腳的漢女,他還曾暗藏四嬌於圓明園。

乾小四這個變態認為女子娉婷之態就全恃乎三寸金蓮,他讓太醫院研製纏足藥,迫令宮女纏足,隻是因為有違祖製,又怕被皇太後發現,就讓小腳宮女一律著靴,藉隱纖足。

而且up有實錘。

1928年,清東陵被孫殿英給盜了,他把乾隆皇帝、慈禧太後的墓洗劫一空,事後著名文物學家徐森玉來到現場,他走進墓穴,發現乾隆皇帝的屍骨尚未完全毀壞,身旁躺著一位殉葬的女性,殉葬者是個金蓮三寸的漢族女子。

看看人家乾隆,真香。畢竟漢人女子的小腳不長在旗人身上。】

【而且,這些臭男人就算是不欣賞這種審美,也漸漸發現這種殘疾式裹腳的好處。

那就是三寸金蓮

這種陋習,有助於強化封建理學禮教宣揚的女性美德,以及將女性隔離在男權社會之外的理想。

這種殘疾式裹腳了,極大的限製了女性的活動範圍,因為這些所謂的“嬌弱美人”都成了拐子,瘸子,隻能一直跛著腳走路,在沒人幫助,沒人攙扶的情況下很難走出家門,更彆說步入社會了。

一個女性被圈禁在家中,就沒有學習的必要,也就無法了解外界社會的發展,對外界社會也就沒有認知,這樣她就能保持無知,無智,無能,無才,自然也就無法在社會上生存,隻能像菟絲草一樣寄生在男人身上,纏足的漢女不僅不能幫助自己的男人,還會拖累自己的男人。

隻能說,垃圾。】

崇禎被天幕罵到現在,才反應過來,他需不需要也下旨禁止裹腳?

可他這詔令有用麼?有多少人能聽?

還是先避免當個亡國之君吧!

【身為一個女生,講到裹腳,難免情緒輸出有點大,請大家多多包涵。

明末差不多就講到這裡啦,從明朝幾個關鍵的政策演變,到明末全方位是怎麼潰爛的,up講了許多點,視頻也特彆長,能看到這裡up隻能說感恩!】

嗯?講完了?

崇禎心裡有些惆悵,未來路太凶險,他不知道能不能最好。

【好啦,農民起義這個單元就講到這裡了,up開個預告,下個單元的主題是——《太後臨朝監國指南:兒子是菜雞,老娘親自來收拾殘局!》

敬請期待麼麼噠!】

<hrsize=1/>作者有話要說

好啦,農民起義就寫到這裡啦,感覺沒有什麼遺漏的點,所以就不寫評論區了。

下一章直接開太後聽政單元,計劃人物是呂後、阿武和劉娥感謝在2023-06-2900:00:12~2023-07-0523:41:2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胡不歸2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胡不歸88瓶;小魚57瓶;1976645130瓶;太淵20瓶;鹹魚天天做夢、安兮萱、Idealist10瓶;安了9瓶;曇琴7瓶;雪落霜如玉、天道好輪回5瓶;那是陽光明媚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