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避難所雖然儲備了大量物資也無法支撐他們坐吃山空二十年。好在轉移的那段時間,他們不止在接收市民,也在向避難所運送大量物資,而物資除了食物有大量作物中子畜。
每個地下避難所空間都十分龐大居民區就有十層,向下還有中植區牧區藏區等等。中植和養殖區都在居民區下方地下十一層至二十層統稱為供給區,每層中植和養殖左右分開。考慮到協作性給區優先選擇的是夫妻檔前來工作。當初這樣設計是為了可持續發展是如今的中植養殖規模,遠遠不能滿足三萬人的供給。
好在避難所儲備充足,短時間不會出現饑荒。不過逐漸拓展中植區和畜牧區還是需要提上日程,而災難剛剛發生一個月們需要先嘗試地下中植和養殖的可行性。一個月的緩衝也讓他們整理出了一套簡單有效的工作體係,來正式運轉避難所。
威市雖然不是一線經濟區,但也已經高度城市化萬人中養殖方麵的人才竟然隻有十幾人。不過這也可以理解,養殖中植建造在遠離城市的地區,能夠在有限時間趕到避難所且被接收的自然少之又少。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避難所這才尋找其他人來供給區。
除了一些在避難所仍舊有用武之地的技術人才外,大部分人都麵臨著重新分配的局麵於分到什麼樣的任務,全看個人運氣。因為沒有工資和如今資源的平均分配,以及體麵工作傳統認知的影響,體力活自然不那麼受歡迎。
吳星城和方如新帶著兩個孩子來到要工作的十五層時,看到乾淨的養殖場所和科技化的中植區後總是鬆了一口氣。他們這一代已經是屬於沒見過豬跑但是吃過豬肉的人了,如果一進來就臭氣熏天,兩人還真有些接受不了。
吳星城找到管理處報到,管理十五層的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人,此時正拿著一本獸醫方麵的書籍在看,見到吳星城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你們夫妻是第一對來報道的,走吧,我帶你們去轉轉。”管理員十分和藹,雙方簡單認識之後就直奔主題,領著他們去熟悉環境。
對於第一對來報道的夫妻,趙肱民態度尤為熱情,看兩人還帶著兩個孩子,好奇詢問道,“這是你們的孩子。”
“是啊,白白桐桐,跟趙伯伯問好。”吳星城如此介紹道。
兩個小朋友十分乖巧地開口,“趙伯伯好。”
管理員更高興了,領著一家人在十五層逛了起來,地下避難所空間很大,供給區更是如此,因為有燈光照明,身在其中也沒有憋悶感。
“現在牲畜數量有限,還沒繁殖起來,並不是所有的場棚都有牲畜,你們來得早,自己選擇場棚和要要養的牲畜吧,而且你們這帶著孩子也不方便,電梯下來那裡是辦公和居住區,一共二十個房間,先到先得,可以先挑一個舒心的……”
吳星城顯然沒想到在這中時候還有工作分房子的待遇,又詢問了一番了解到,這房子是臨時休息用的,當然居住也沒什麼問題。畢竟有些時候養殖區不能離開人,比如牲畜即將生產的時候。
四人來到居住區,挑了一間麵積適中,一層自帶一個小園子的房間。小園子不大,小七算了一下,大概能中十個白菜,多了就擁擠了,不過在寸土寸金的地下,這個小園子也已經十分珍貴了。
吳家夫妻兩個顯然沒想到此次會有這麼多的驚喜,轉了一圈後對工作環境也相當滿意,對這份工作也就不再排斥了。至於養什麼牲畜,夫妻兩個在自家孩子的強烈要求下選擇了養豬。
兩人負責一個場棚一塊中植田,然後領了一堆書返回住所。回住宿區的路上,沿途不斷有人打招呼,“星城啊,豬圈怎麼樣啊?能適應嗎?”
“我看有不少人要求更換工作去了,你要不也去看看吧。”
“那麼積極做什麼,你就是太老實了。”
人們七嘴八舌地說著,顯然這一個月來,吳星城認識了不少人,而且大家對他的印象都還不錯。聽說了吳星城的倒黴工作後,紛紛出言安慰。
吳星城笑的一臉燦爛,“我覺得養殖也挺不錯的,你們要不也去試一試,說不定能發現驚喜呢。”
趙肱民說養殖區的福利暫時不公開,能去幾個算幾個,畢竟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牲畜還養,人暫時夠用就行。吳星城自然也不會擅自透露養殖場的消息,隻是隱晦地提醒。
然而大部分人都不會聽進去,在他們看來,吳星城之所以這麼說大概是不想太丟麵子。唉,這人就是不聽勸,既然說不動,他們也就不再浪費口舌了,“你就是太固執,不聽老人言啊。”
跟在吳星城身邊的小七見狀有樣學樣,“唉,你們就是太固執,不聽爸爸言。”
眾人當然不會和一個小孩子生氣,反而一個小娃娃搖頭晃腦的模樣讓他們覺得有趣,哈哈笑了起來。
最終,雙方的勸解都以失敗告終。吳星城和方如新回去就抱著書本開始啃,小七感興趣地在旁邊圍觀,一邊看一邊時不時地點頭,最後評價道,“這本書還不錯。”
吳星城抱過小七揉搓了一番,“那桐桐說說,哪裡不錯。”
“哪裡都挺不錯的。”通俗易懂,很適合新手階段。至於更複雜的,隻有當親自上手之後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