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瑜卻從來不缺這些,天氣冷了之後,她就懶得繼續住在京城了,直接就搬到了溫泉莊子上,柳芾自然也跟了過去。理國公府也有溫泉莊子,但是,他幾乎就沒去過,那裡以前是老理國公養老的地方,戰場上下來的人,身上總有一些傷痛,溫泉是個療養的好地方,所以,TAIZONG皇帝當年將整座湯山收入囊中,然後選取了其中一部分溫泉莊子,賜給了那些功高的權貴,其他的差不多都被皇子宗親給分掉了。不過這些年來,壞了事的宗室也不少,所以,風瑜出嫁的時候,就撈到了一個溫泉莊子。
乾元帝很少來溫泉行宮,因為這邊著實比較冷清,山下是一大片的農莊,相當一部分其實是皇莊,主要是為了引溫泉水來種植反季節蔬果,如此宮裡即便是冬天也能輕易吃到新鮮的蔬果,乾元帝喜歡熱鬨,對於田園風光可沒太多興趣,因此,在來過一次溫泉行宮之後,對這裡就興趣寥寥,橫豎宮裡都有地炕,凍著誰也凍不著他。乾元帝不來,自然那些權貴也來得少,也就是一些年長的會過來休養一下身體,其他的溫泉莊子,如今多半都淪為了農莊,也算是物儘其用了。
風瑜帶著一大堆人烏泱泱地跑到溫泉莊子,也是為了躲麻煩。之前甄妃有孕升了位份,前一陣子生下了一個皇子,乾元帝龍顏大悅,給這個兒子取名為徒景鈺,然後剛剛晉封也沒幾個月的甄妃又被加了封號,如今已經是珍妃了,雖說聽起來沒什麼區彆,但是,有封號跟沒封號完全是兩回事。
除此之外,甄家那邊也得到了豐厚的賞賜,原本甄家管著的是金陵織造,如今更是直接兼管江南鹽政,這可是個肥差。自從漢武帝鹽鐵專營以來,鹽稅就是曆朝曆代稅收來源的大頭,隻要拿到鹽引,那麼就相當於躺著賺錢了。畢竟,不管是什麼人,這鹽是少不了的。
大齊的鹽稅主要來源一個是江南,還有一個就是西北,像是關中這邊,大多數時候吃的還是西北那邊的青鹽,那裡實在是太得天獨厚,隨便一鏟子,就能挖到一大坨鹽,都不用如何加工,就算得上是精鹽了。至於說西南那邊的井鹽,其實都是當地自個消化了,畢竟交通不方便,將那邊的井鹽運出來,這個成本可就太高了。何況,那邊生活的還有許多是土人,所以,那邊雖說也有鹽稅,但是其實對於朝廷來說,隻能說是聊勝於無。
甄應嘉掌握了江南的鹽政,可以說,朝廷財政的相當一部分就落到了甄應嘉手裡。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眼紅起來。當初元後那般受乾元帝看重,元後的娘家也沒得到這些好處啊!尤其,自從老太傅去世之後,謝家差不多就退出了朝堂,固然謝家身上有個因為元後而封的爵位,但是在朝堂上卻沒了影響力。可是甄家呢,出了個寵妃,居然落下了這麼大的好處,頓時,一些投機分子隻覺眼睛一亮。乾元帝如今還在盛年,他自個也是先帝時候排行靠後的皇子,所以,這麼一算,珍妃所出的皇子也很有機會啊!
當然,徒景鈺如今年齡還小,誰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長成,但是,珍妃如今年紀也不大,以她的盛寵,能生一個,就能生第二個乃至第三個,所以,一時間,珍妃乃至背後的甄家都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風瑜之所以想要避開,就是因為甄家居然也跟理國公府搭上了關係,柳侯爺態度曖昧,柳芳這個世子暫時也沒有上船的意思,但是柳英卻是跟甄家人走得很近,已經謀了個江南那邊的官職,來年就要去上任。理國公府那邊為了這事大張旗鼓地請客,為了避開這事,風瑜跟柳芾商議了一番,乾脆一點,趁著這個機會表達公主府跟理國公府分道揚鑣的態度。
效果很顯著,據說聽說公主駙馬在接到帖子之後就開始命人收拾行李,第二天就去了溫泉莊子的消息後,柳侯爺直接砸了最喜歡的一隻汝窯的茶盞。
而在宮裡,乾元帝聽說了這個消息,神情卻是有些意味不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