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在紅樓當公主111(2 / 2)

徒景辰對此倒是挺有想法,在他看來,無論男女,隻要能給自己做事,那封誰不是封呢?相比較而言,給女子封爵其實成本還更低一些,但是,這種事情,在朝堂上卻是很難通過的,所以,得緩緩圖之才行。像是郡主、縣主、鄉君這樣的冊封,在朝堂上通過卻很簡單,說白了,這些冊封聽起來好聽,實際上沒有實權,也不需要支出太多,甚至,更多的支出是從宗人府走,所以,即便是再食古不化的人,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人家做出了這樣大的貢獻,你連這點名位都不給,那你才做了多少事情,又怎麼有臉麵忝居高位呢?

對於這群女子來說,她們倒是對如今所得到的待遇已經是心滿意足,畢竟,她們從來沒想過,女子也能因功封爵,如今能靠著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靠著自己的父兄得到如今的地位,她們已經能夠揚眉吐氣。

隻是叫人詬病的是,這些女子在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後,壓根就不樂意出嫁了。

像是黛玉,林家這邊倒是非常開明,當初允許黛玉跟著可卿搞農業,就做好了一輩子養著黛玉的準備。何況,就像是豐國公主許諾不嫁之後,頓時各項待遇愈發水漲船高,哪怕很多人知道,長寧公主乾得不比豐國公主差,但是在許多事情上,還是差了一點。黛玉作為林家女,跟外嫁成為彆家婦,一個是給娘家帶來榮耀,一個卻是給夫家帶來榮耀,區彆大了去了!

其他人家有見識的也是這樣的想法,與其花一大筆嫁妝將女兒送到其他人家裡做牛做馬,還不如留女兒在家裡呢,她自個有俸祿,有名聲,有能力,在家還能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嫁人之後,這些年的辛苦就隻能是夫家名聲上的一個點綴,如我家如何如何,人家於國有功的縣主鄉君都搶著嫁……這不是掉價嘛!

也就是一些半上不下的人家為此發愁,他們家裡養個女兒,很多時候其實就是為了有個好親事,結果如今女兒比兒子還出息,兒子出去了,都要被人笑話,然後還有些不懷好意或者根本就是滿肚子壞水的人明裡暗裡擠兌嘲諷,頓時就後悔起來,覺得女兒再出息有什麼用,到了這個年紀還嫁不出去,簡直就是恥辱雲雲。

對於這樣的人家,可卿的做法就是,直接找了徒景辰,給這些女子賜宅賜產,讓她們可以單獨立戶,誰想要來嘰嘰歪歪,你也要有資格上門才行,你能借著血脈親情一次兩次上門說教乃至辱罵,難道還能十次八次上門不成!

像是薛寶琴,她母親和兄長倒是對於她不嫁的事情沒什麼意見,畢竟當年出過梅家的事情,薛寶琴難免對婚姻失去信心,何況,薛寶琴如今也是鄉君了,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資質其實在一眾女官中算不上出眾,因此這些年來,隻專攻於一樣作物的改良,那就是玉米,這種作物也是海外的舶來品,這個時候,其實產量很一般,一根杆子上能有七八個穗,但是玉米穗並不大,上麵的玉米粒也是稀稀拉拉,因此民間其實並不樂意多種。薛寶琴運氣不錯,找到了幾種性狀比較突出的親本,通過數年之間反複雜交,終於培育出了一種大穗、早熟的硬粒玉米品種,一下子將玉米的產量提升了一倍多,通過測試,最後發現,玉米比起稻麥更耐存儲,風瑜又嘗試著用玉米芯製糖大獲成功,如此,玉米的經濟價值就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薛寶琴因此獲封鄉君。

這時候,梅家舔著臉上門重提婚事,被薛家拒絕後就在背後各種詆毀,薛氏族人也想要從中分一杯羹,見薛蝌不同意,也是各種小動作不斷,等到聖上賜下宅邸之後,薛寶琴就乾脆帶著母親搬了過去,薛蝌也在鄉君府旁邊買了個宅子,帶著妻兒住了過去,這才省了許多麻煩。

薛寶琴春風得意,薛寶釵那邊卻是一地雞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