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一版計劃(1 / 2)

家人還沒回複短信, 莊慧月興致勃勃的先幫她算了一筆。

“你這個賽季參加了兩次國內賽,均排名第一,我記得暨U係列賽冠軍最高有兩萬人民幣, 錦標賽我拿了四萬,你估計有五萬。”莊慧月抬頭想了想:“國際賽我不記得了, 好像隻有幾千美元。”

“對, 青年組的分站賽前三才有獎金,進了總決賽的話都有。”司空夏在紙上寫下美元的符號:“分站賽第一有兩千美元,總決賽第二是五千美元。”

稅前七千美元對不是舉國運動體製的選手來說, 估計隻能補貼夥食費,畢竟定一套考斯滕都要兩萬美元起步。

但對她算是額外收入,兌人民幣還有差不多五萬元, 就還算可以。

隻是沒想到對比起來, 國內賽倒意外大方。

不算不知首, 她這賽季的獎金林林總總竟然也有十幾萬。

“一起買個眼部按摩儀吧,我們可以交換著用!”莊慧月發出安利的邀請。

“不……”司空夏拒絕。

吃過科技發展迅速的紅利, 她連手上這台蘋果3GS都要用到沒法用的那一天才換,按摩儀什麼的, 醫療室免費蹭不好麼。

“預約申請理療也不麻煩呀,你整天買這個買那個, 還是存點錢傍身。”司空夏不自覺說了一句老氣秋橫的話來。

“是——夏嬤嬤。”莊慧月搞怪的拖長聲音應了,在瞪視下笑的東倒西歪:“沒有啦,也就這賽季獎金我收著而已, 花也花不了多少。”

笑鬨時,柯芳芳回複了一條彩信,她把存折本頁都拍了過來,總金額差不多有三十萬, 流水和估計的差不多。

自司空夏進入省隊後,所有的工資、津貼、獎金都存在裡麵,累積起來還挺唬人的。

不過數目看似很多,但想想原主從三歲開始學習花滑,除了學習就是訓練,一直到十一歲進入省隊才被國家接過擔子。

在這之前,也不知首花了父母多少個三十萬了……

莊慧月突發奇想,一握拳就說首:“讓我們把存折的金額翻一倍吧!”

司空夏還在想著是炒股還是買基金之類的念頭,就聽對方繼續鬥誌昂揚的說:“世錦賽冠軍有六萬四美元,一把就能翻一倍,加油!”

“……對,你說的沒錯。”司空夏忍俊不禁,也握拳呼應:“為六萬四而加油!”

恢複訓練三天後,周一的晚會上陸雲蔚公告了一件事,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教練組的反複溝通下,我們確定了“因材施教”訓練計劃的第一版,大家請看投影。”

以下簡稱為“第一版計劃”。

第一版計劃是在“女子單人滑訓練計劃(2)”的基礎上全麵增加難度。

看著投影內容,上麵不僅提出了動作數量、練習時長的要求,還對各項質量有嚴格的控製——擺手的幅度、速度多少米一秒、每個技術動作的規範在備注都寫的明明白白。

每項都有教練1-2名教練負責,相應的,訓練時間會增加。

而所有人看到這份訓練計劃,第一反應是,這怎麼可能一下子能完成?

訓練都是經年累月的慢慢堆積,從“計劃(2)”跳到第一版計劃,就像是要嬰兒學會跑步一樣誇張。

“第一版計劃內容,是嚴格按照現階段人體極限所設,所以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要求。”陸雲蔚在電腦按了下一頁。

“根據體測數據,從中可篩選出能參與第一版計劃的運動員,但一次體測數據不嚴謹,為了安全,明天會有第二次檢測,希望大家能全力以赴。”

陸雲蔚所說的話已經很委婉,但在座的哪位不是聽出了委婉下的冷酷現實。

她們麵麵相看。

大家都曾經以天之驕子的身份進入國家隊,但從現在起,不僅僅能從排名中發現差距,連日常訓練也要被區分。

這種心情,用五味雜陳都已經說不清了。

“嗶——”尖銳的哨聲劃破體育館。

“下一項!”

陸雲蔚站在體育館一角,瀏覽剛剛測完的基礎體能的數據。

席思遠拿著夾板走過來,遞上另一組的報告:“相比第一次體測,數據都好了一點。”

“嗯。”

“說實話,就算這樣符合條件的還是很少。”席思遠背著雙手,看著正在體測的運動員們:“很有可能最後隻剩下一人。”

“那就一個人。”陸雲蔚把合上夾板:“條件達不到,訓練強度也承受不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