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夏選手!恭喜你拿下短節目第一的好成績,您的傷怎麼樣?看起來好像有點嚴重。”
“還行,一點小挫傷。”司空夏雲淡清風回道。
“您對明天的自由滑有信心嗎?”
“會努力發揮現有的水平。”
打著太極,終於等到工作人員前來救人,一邊道歉一邊說耽誤時間太久了,幾乎是搶著把人從混合區搶回來。
“你還好嗎?”等會就是小獎牌的頒獎儀式了,工作人員還關切的問道。
“沒事,我休息一會就可以。”
估計是藥效快過了,又或者是剛一頓壓迫傷處,疼痛就反的比較厲害。
湯醫生拿來了止痛藥,領隊給尋了一張椅子,讓司空夏暫且休息一會兒。
於是,她就坐在過道邊上,等著藥效起效。她連忍著疼痛去休息室的力氣都沒有,就在這裡休息一會吧,等會直接去小獎牌頒獎儀式就行。
莊慧月、汪茜感覺她會無聊,便也關心的陪在旁邊蹲著,一邊閒聊一邊看過道的人來人往。
她們兩人短節目分彆排在第五、第十一,整體來看還算不錯,達到了隊內要求排在前兩組的成績要求。
“等下你拿了小獎牌記得拍張照發道群裡,我好想看什麼樣子噢。”莊慧月說道:“獎牌上麵應該會有奧運五環的標誌吧?”
“對誒——好像是真的。”汪茜顯然沒往這邊想過,頓時也興致勃勃的說道:“要看要看,記得發群。”
司空夏也很好奇獎牌的款式,媒體好像沒有公布。
十幾分鐘後,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冠亞季三人被指引到場館二樓,頒獎的大台子下已經人頭湧動,氣氛很熱烈。
這次公開頒獎儀式做的很高級,連紅毯台子都比彆的大賽大幾分。
當然最關鍵的是那一枚小小金牌,正麵是很美的幾何圖形,右上方果然是奧運五環的標誌,還做了浮雕的效果,太太太有儀式感,太漂亮了!
司空夏一拿到手,就恨不得立刻注冊一個社交號,要把這枚獎牌以高清九宮格形式狠狠的炫耀一把。
除了獎牌和桂冠花束,還給了一個舉辦國標誌的吉祥物,是一個看起來像長頸鹿但實際是一個山羊的小玩偶,據說這是象征著尊敬、延續自然界的美好。
授予儀式結束,接下來是主持人采訪的時間。
“再一次三小巨頭同台競技,而且還是在冬青奧會這個神聖莊重的賽場,司空夏選手您有什麼感受呢?”
“提前感受了一把很美妙的冬奧會氣氛,大家都有積極進取的衝勁。”司空夏笑道:“可以說,這次冬青奧會,讓我的奧運夢更加魂牽夢縈了。”
開幕儀式點燃的聖火,緩緩升起的奧運五環,都給了青少年選手一個很大的激勵。
冬奧會的名額就隻有那麼多,在頭部的頂尖選手光環下,還有更多的選手窮儘一生都得不到去冬奧會的門票。
固然他們拚勁十幾年的職業生涯,無關成績,隻為了站在冬奧會的賽場上。
此刻,在冬青奧會體驗了一把後,更感覺能進入冬奧會,是一件何其幸運的事情。
主持人很高興司空夏的回答的那麼上道。
“是的呢,這也是奧委會設下冬青奧會的原因之一……”順下去說了一些冬奧會的精神,還講述“感悟大山”的人文教育活動,無一不是在向青少年選手傳遞更積極更正麵的引導。
小二十分鐘的頒獎儀式到此結束,緊接著便是賽後記者會。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屆的原因,賽後記者會的規模比任何一次都要大,諾大的大廳塞得滿滿當當,起碼有上百人,巨大的攝影頭一排排立著,無數的語言彙聚成喧鬨的氛圍。
司空夏等三人進入大廳時,都罕見的感覺到了一絲絲緊張。
冬青奧會都這等規模,真正的冬奧會之上會不會更多人?隨便想想都覺得有點恐怖。
而且記者會也不是三十分鐘,被延長到了四十五分鐘。
也不知道記者們哪來那麼多問題去提問,整一節課的時間從未來規劃到飲食愛好,甚至是與誰交好,連司空夏都被問到暮羽哲也這一次為什麼沒來。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司空夏尷尬一笑:“可能是為了備戰接下來的大賽吧,你知道的,能準備的時間也不多了。”
說是那樣說,但之前他們有聯絡過,是冰協那邊有限製吧,雖說符合參賽條件的都可以報名參加,但名額總歸有限製。
升組快兩年的選手去參加冬青奧會,豈不是剝奪了新人選手的機會,都有資格競爭頂尖賽事的能力,那就彆摻和了,畢竟含金量也不如四大洲、世錦賽高。
表哥也挺遺憾的,要是知道牌子上還印有奧運五環的標誌,估計就能更歎氣。
司空夏走神了一會,想著不知道他們千京那邊的名額分配好了沒有。
12月末1月初的千京錦標賽上,暮羽哲也發揮強勁實力,拿下了第三名,按理說應該會被分配到世錦賽參賽,可現在大名單還沒出來,所以也不得而知。
當司空夏回答問題到口乾喝了半支礦泉水後,賽後記者會終於結束了。
她們三人走出大廳,都忍不住相視一笑。
“真漫長,我差點都坐不住了。”連雪麗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我也是……”
這次女單賽事結束的早,不用像以前那樣做完興奮劑檢測都晚上九、十點,這次測完估計還能去自助餐區蹭個甜點。
去小黑屋的路上,司空夏因傷走路較慢,就跟在她們兩人後麵走,偶爾閒聊幾句。
而就在此時,她的視線不經意從雪麗的胳膊慢慢移到腰部位置,不由怔了一下,感覺忽然發現了一個微妙情況。
奇怪,雪麗的身材怎麼好像有了一絲弧度……?
不不不,這可不是“誇獎”或者“貶低”的話語,而是一個很驚悚很恐怖的情況!
是衣服的問題嗎?
弗勒爾的隊服是藍白色,中間會有一點點收腰的小設計,不像是華國的國家隊隊服,傾向於運動服的款式,鬆身一點直上直下那種。
但如果不是隊服的問題……司空夏也忘記她穿上考斯滕的樣子了。
主要是賽前過於緊張,很多東西都一閃而過,基本不會太關注。
“……不會吧。”
司空夏仔細回憶了一下雪麗的年紀,她過完今年五月份的生日後,就正式年滿十七周歲。
橫向對比弗勒爾的選手,十七周歲,是一個危險的年紀。
從數據上來說,歐洲的年輕選手,大部分都會在17-18歲之間,發育期便會悄然來臨,這也是歐洲選手最關鍵的一個關卡,邁過去的或會一飛衝天,邁不過去肯定悄無聲息的沉湖到底。
司空夏也想起一件事,溫妮莎俄與雪麗不僅是同俱樂部,還是同齡。
她的狀態直線下降可能是半月板損傷的關係,那第二個因素,會不會是到了發育期?
不然這次冬青奧會與青年選手的競爭,短節目居然隻能排到13位,完全沒有一點優勢。
再想一想黛布拉選手,她也是半月板損傷,但人家已經是過了發育期進入穩定期,她的傷勢隻是掉出前六,倒沒有一下嗖就跑到後兩組去。
所以……溫妮莎俄極有可能是到了發育期的中前期,才會有逐漸沉湖的趨勢。
但不管怎麼樣,司空夏腦子翻滾著這件事,也不會貿貿然出聲去詢問。
——論三句話如何得罪一名選手。
“你長高了?”、“你長胖了?”、“你發育期是不是到了?”。
就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問題,足以讓全世界選手把你盯上第一手刃的位置。
.
.
“……非常出色的發揮!這場賽事絕對奠定了司空夏選手,在青年一代選手處於統治的地位!”
在喧鬨而人聲嘈雜的決賽現場,中央大屏幕打出了最終排名。
司空夏以總分189.6拿下了第一屆冬青奧會的冠軍!其後緊緊跟隨的是雪麗、梶本沙織。
“實至名歸,讓我們再次恭喜她拿下冬青奧會的金牌!今天的賽況完全可以用精彩絕倫來形容!”
兩位因斯布魯克的主持人,隔著演播室的玻璃大聲誇獎,現場依舊持續性的掌聲雷動,今天的激烈比拚,就像是一場饕餮大餐,冰迷們隻剩下意猶未儘的興奮。
司空夏對著鏡頭欠身感謝為她歡呼的觀眾,看到塵埃落定的排名,心情輕快的走下選手等分區。
——雪麗本有一絲機會逆風翻盤,畢竟她和司空夏短節目的差距不大,但最後沒崩住,旋轉上麵出現一個小小的錯誤,被標了定級,分麵頓時就落後了。
而梶本沙織牢牢咬住了第三名的位置,令貝基棋差一著沒能反超成功,最終排名第四。
雖然貝基沒能站上領獎台,但也讓冰迷看到了她強大的實力,開始期待她升組後的戰績,或許到時候會變成四小巨頭——或者和莊慧月並稱為兩朵金花也說不定。
說起來,莊慧月本次排名第五,依舊保持著青年組種子選手的水準,
這一波,讓華國冰迷很是驚喜,在女單賽場上,第一次看到前六位有兩名華國選手同時出現,恐怕他們已經夢到未來的冬奧會現場了,那叫一個激動啊。
其後莊慧月的微博粉絲也有了噴井式的增長,但這也是後話了。
女單頒獎儀式結束後,司空夏的金牌被莊慧月她們圍觀了半天不說,另一邊,男單的決賽場還在酣戰之中。
昨天,何永安短節目無意外獲得第一,餘白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還是冬青奧會這種大賽,居然毫不膽怯,拿下了第七名的好成績。而另一位同期隊友則在十五名開外。
——當司空夏剛從小黑屋出來後,就正好聽到了何永安的喜訊。
他果然獲得第一屆冬青奧會的金牌,餘白則維持優勢拿到第八名,另一位排名十五。
成績出來後,彈幕也炸了。
【啊啊啊,這是我在夢裡才夢到的成績啊!】
【華國男女單都拿到冬青奧會金牌,死而無憾了嗚嗚嗚】
【各位,我先下去裸奔!】
【前麵那個等等我,一起啊!】
在單人項目上,華國居然可以做到大獲全勝,簡直就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沒有任何誇張,這就是華國冰迷做夢都想看到的場景,而這個夢剛開始做的時候,就被世青賽破滅過一次,如今又一年過去,才終於盼來了!
隻可惜雙人滑的儲備力量較弱,沒有比較優秀的苗子,這次出戰冬青奧會,派出的兩個隊都全軍覆沒,與冰舞一樣,沒有登上領獎台。
值得一提的是,花樣滑冰率先打響了冬青奧會的金牌榜競爭。
自司空夏拿下首枚金牌後,何永安緊隨其後,此時,華國正是位列金牌榜第一。
說起來,國家隊對金牌榜的爭奪也比較有野心,除了對花樣滑冰沒什麼指望之外,其他的某些項目可都是有奪金的成績要求。
不知道十天的賽程剛結束後,華國能排在什麼位置呢。
花樣滑冰的個人賽事全部結束後,金牌日的第三天,跨國混合團體賽事便開始了。
團體賽的賽規之前有說過,但在這裡,比賽的進程有些微妙的不同。
跨國混合團體賽的參賽資格是排名前十二名的選手,根據個人賽成績外加抽簽,便確定了四項總共十二支隊伍,進行團體賽獎牌的角逐。
按照常規來說,是以每一支隊伍的比賽作為進程,一般都是一支隊伍比完,就能知道積分的多少。
但這次不一樣,不知道是為了省事還是怎麼,雖然分為了十二支隊伍,但賽事還是得按照常規的四項按順序比的模式。
簡單的來說,就是從中午十二點開始,冰舞的兩組選手先比自由舞,然後其餘三項按照順序比自由滑。
不過還好,十二支隊伍依舊是分開隊伍而坐,不是無聊的按照正賽在等候區那等,不然那得減少了多少趣味性。
中午十二點,十二支隊伍按照規定時間出席,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坐在了一個簡單用裝飾背板隔開前後左右、類似等分區的圓台上麵。
工作人員還發了一些小道具,有五顏六色的假發,還有寫著加油的KT板、大拇指玩偶,或者是鼓掌的手拍器,看來是要把搞怪歡樂的氣氛搞起來啊。
坐下後,隊友之間都互相簡單的打了一聲招呼。
司空夏之前代表抽簽抽中了“勇氣隊”的名字,隊友有排名十二,也有前六,看起來是為了讓大家的優勢更平均一點。
“我們應該能拿到獎牌吧!”雙人滑的女伴性格活潑,一坐下便高興道:“我們可是有司空夏選手這個王牌噢!”
團體賽按照積分最高來角逐獎牌,每項第一名都能拿到十二個積分,以此類推。
光是司空夏這個冬青奧會金牌得主鎮在這裡,都讓人有種抱大腿的感覺。
坐在軟凳一角的男單選手幽幽道:“……彆忘了我個人賽排名十二。”
“噢——”他們頓時笑了起來:“彆擔心,你要相信自己。”
司空夏也哈哈一笑:“我會努力的,但女單是最後一項出場,我先為你們加油!”
在主持人語調活潑的念完開場白後,第一屆冬青奧會跨國團體賽正式開始!
十二支隊伍都給了一個展示的鏡頭。
司空夏戴上墨鏡對著鏡頭比了一個愛心,其餘隊友也很搞怪,不是戴著粉色爆炸頭擺著自認帥氣的姿勢,就是拿著玩偶做出突突突的姿勢。
現場觀眾情緒高漲,歡笑聲連連。
冰舞按照抽簽順序逐一下場比賽,沒得手機玩的司空夏東張西望,便注意到雪麗在隔壁“專注隊”裡。
他們兩個隊伍就跟著一條圍欄,乾脆站起來一邊看比賽一邊聊天打發時間。
“你在這個隊伍裡,顯得沒那麼可怕了。”司空夏不懷好意的說道。
專注隊也有個人賽在十名打後的選手,每個隊伍可能都覺得自家實力弱一些,但其實可以發現,主辦方分配已經儘力削弱優勢,差距已無限拉進。
“巧了,你站在那裡也沒什麼競爭力。”雪麗哼笑一聲回擊道。
適時鏡頭到處掃射,觀眾就看到她們兩跟二大爺似的,雙手抱在胸前,一邊聊天一邊看比賽,悠閒到不行。
【這難道就是強者的充裕嗎?】
【難道不是強者的寂寞如雪?世外高人什麼的,看著小輩在底下打架即視感】
【哈哈哈,道理我都懂,但是為什麼司空還在戴墨鏡,看的清楚嗎她?】
【笑死,可能她忘記要取下來了】
比賽途中,雙人滑隊個人賽金牌得主,果然為隊伍拿到了十二個積分。
這讓隊友高興極了,隻見冰舞的男伴頓時興奮,當著鏡頭麵來了一個驕傲的劈叉,然後妖嬈的拿出大拇指玩偶豎在身前,女伴樂不可支,笑的都出框了。
那雙人滑兩人趕緊對著鏡頭做了一個拜拜的手勢,簡直就是大型的社死現場,現場觀眾們頓時哄堂大笑,尖銳的口哨聲又起,瘋狂起哄。
很快,最後女單的壓台大戲迅速來臨,此時,積分榜上,位列前三的隊伍是“專注隊”、“渴望隊”、“發現隊”
前頭的男單項目過後,雪麗所在的“專注隊”便位列第一。
第二、第三的分彆是露西妮、溫妮莎俄的隊伍。
司空夏看著自家“勇氣隊”被壓在第五位,頓時覺得勝負欲唰的就衝上來了。
之前都說這是個遊戲,隻是玩玩嘛。
雖然獎牌會計入獎牌榜,隊伍全部人都可以拿到獎牌,但這不都是隨緣嗎?
但可能運動員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勝心,不管是什麼賽事,一進入到賽場裡麵,就想發揮到最好——恩,最好連獎牌都搶到手。
“噢對不起大家,我拖後腿了。”自家隊伍的男單選手小小聲說道。
“隻是個遊戲!”冰舞女伴立刻體貼出聲:“當然沒關係,現在我們隻要看司空發揮她的魔力就行!”
適時廣播提醒下一位選手出場,隊友們立刻和站在場邊的司空夏比出加油姿勢。
司空夏也回了一個大拇指,然後迅速蹬冰入場。
隨著頂尖選手陸續下場比賽,也讓團體賽的緊張氣氛達到了最高峰。
頂尖運動員們的腎上腺素一爆發,那場麵可就非常好看了。
特彆是三小巨頭的龍爭虎鬥,充滿了正賽的硝煙味道,互不相讓,就是想讓積分再多積一些。
各隊伍也非常關注,這是最後一項了,選手比完下來,就已經可以估摸知道最後積分有多少。
直到最後一名選手比完——
司空夏氣喘籲籲的回到隊伍的軟凳上,其他人給她扇扇子,還有拚命搖晃拍掌玩具,在鏡頭前加點氣勢什麼的。
當出分廣播響起,中央大屏幕的積分榜也瞬間變換了隊序。
司空夏眼睜睜看著溫妮莎俄所在的“發現隊”,在女單成績出來後,從本來排名第三的位置,被硬生生扯下,排到了第八名的位置。
這得分拉總分拉的好狠啊!瞬間就失去了獎牌。
而她所在的“勇氣隊”,加入了她排名第二的十一個積分,頓時一個超強的提升,下一秒就把隊伍拉到了第三名的位置。
這正是落後三項,在最後一項上反超,司空夏當下就忍不住撲哧一笑。
“耶耶耶!”隊友們高興的一躍而起,互相搭著肩膀開始興奮的轉圈圈。
“我就知道有司空在這裡,獎牌不用愁啦!”
司空夏也蹦蹦跳跳和他們一起樂,為隊伍齊心協力拿到獎牌而歡呼。
好吧,樂可能也不隻是為了獎牌。
她隻覺得撒著腳丫往大道拚命奔跑的她——真的太棒了!
不被傷病的恐慌所折磨,積攢著勇氣踏過了這一步,拿到了兩枚有意義的獎牌。
這麼說,也要感謝溫妮莎俄的“看笑話”。
正因為那深深的介懷,才能讓她勇敢的、拚命憋著一股勁去挑戰傷病,把傷病帶來的焦慮給牢牢壓製,讓她明白,原來傷病也沒那麼可怕,原來可以挑戰成功。
所以……她才會覺得之前的憋氣行為,有些啼笑皆非呢。
——要感謝敵人隻會令她更強大,跨過去後,才不會忘記她有多強,道路有多寬廣。
歡快的跨國混合團體賽落下帷幕,稍後工作人員設好了簡單的領獎台。
因為人數眾多,沒有台子可以站上去,隻是按照冠亞季的排名(專注隊、渴望隊、勇氣隊)分彆站好,然後由頒獎嘉賓為他們授予獎牌。
頒發嘉賓都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他們逐一與選手握手,還有賀詞:“希望你們以後的職業道路,都能和隊名一樣,永遠保持對競賽的初心。”
司空夏捧著桂冠花束,一笑點頭。
是的,我當然會。
.
如此,金牌日的第三天,最為盛大而隆重的冬青奧會——花樣滑冰賽事已經全部結束。
司空夏作為唯一一位,貢獻了一枚金牌、一枚銅牌的選手,受到了國內媒體的強勁追捧,那報道多道如流水一般,等她回國,估計會被媒體的瘋狂圍堵一波。
就這樣,因本次冬青奧會並沒有設回饋冰迷的賽後表演滑,金牌日第四天時,花樣滑冰的帶隊教練已經開始組織回國事宜。
司空夏收拾行李之際,都有點不想回國了。
一回國就要立刻麵對傷病治療問題,她待在這裡靠著止痛藥得過且過,心情還沒那麼焦灼。
但也沒辦法啊,傷病始終還是要認真治療才能絕了後患。
想起要開始緊鑼密鼓準備的二月中旬四大洲,她便蹲在地上拿出手機翻牆搜索了一下。
幾天過去了,不知道維娜那邊情況怎麼樣。
推特搜索的第一條,恰好就是維娜主教練的親自回應。
他說謝謝大家的關心,現在感覺還不錯,他和醫生討論過後,打算先維持保守治療這個方案,畢竟治療是一件漫長而且複雜的事情。
至於彆人非常關心的肺癌到了第幾期的問題,他沒有回應,隻是說本賽季的話,冰迷們還能在場外看到他,至於其他事情,等待賽季結束再說吧。
再往下翻幾條,有網友說,看來維娜真的和傳言一樣,隻能四大洲、世錦賽選一個保送卡。不然,她主教練能撐的了兩場麼?估計隻剩下一場才會這麼決定的。
其他網友留言都說有道理,同時也怒罵波卡恩的冰協是乾什麼吃的,維娜這種爭金組的選手竟然不直接送上保送卡,還要二選一。
如果大名單真的如流言所說,那他們一定會瘋狂詛咒冰協!
不過就算傳言越演越烈,波卡恩冰協那邊也沒出來說什麼。
就連當事人維娜也沒有再更新推特,按照她的性格,這種沉默比跳出來還要讓人覺得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