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2 / 2)

“啟稟陛下,一是因為宛城情況確實不好,百姓也想要過好日子,這修渠引水是唯一解決宛城困境的辦法;這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臣給了百姓足夠的工錢。”陸若華笑道。錢這個東西真的很重要。修渠是大事,百姓累得要死,卻是白做工,換誰誰都不願意做。有了足夠的工錢,百姓日子有盼頭,生活有了保障,自然願意儘心修渠引水。

“錢是哪來得?”天正帝趕緊又問道。還是那句話,這些年陸若華並未伸手向朝廷要過錢。

“臣之前跟陛下上奏過,臣開通了邊市。”所謂邊市,便是邊疆之市,在此,大燕的商人可以和彆國的商人交易。譬如以茶葉和鹽交易馬匹。

“邊市?”天正帝聽到這句話後不由有些疑惑,道:“這邊市的作用如此之大嗎?”突然,天正帝想到什麼皺眉道:“你是讓官府的人去做起了商賈的生意?”要知道大燕不是沒有邊市,相反,北疆南疆都有,特彆是北疆,那的馬市,是大燕優種戰馬的主要來源。可就是如此,也沒有聽說哪個邊市可以讓地方也跟著富庶起來的。畢竟這樣的市集,得利最多的還是商賈。但是大燕律有明確規定,官府不得從事商賈之事。

“臣豈敢違反大燕律例。”陸若華趕緊澄清道:“臣隻是劃歸出一片地方,引進各地的巨商,在這一片地方,各家商鋪每年上交商鋪租金,商鋪隻租不賣,臣是靠這租金得來的銀錢去修渠的。”

“有這麼多的商人願意去宛城做生意?”天正帝有些不信道。宛城地處邊塞,又是荒涼之地,怎麼會有這麼多巨商願意過去做生意。

“有的。宛城雖荒涼,但是卻是邊關要塞,北靠北遼,西麵是西涼,南麵是咱們大燕,東麵是金國。北遼多戰馬,西涼盛產各色珠寶玉石和香露等,東麵的金國卻是擅冶鐵,鐵器鋒利。而咱們大燕最為富庶,絲綢,茶葉,鹽,瓷器,糧食等都是它們追捧的東西。”

“大燕各地的巨商願意來此處,有兩點原因。一是因為臣免去了他們的的三年賦稅,這個臣上奏後朝廷是批準的;二是因為他們可以從中謀利。”陸若華看不隻是天正帝,在場的人都有些不明白,解釋道:“陛下試想,若臣是販賣絲綢的商賈,在此地臣不僅可以不交稅就賣掉綢緞,還可以將北遼,西涼,金國的特產販賣到大燕各地。要知道在宛城,進到這些貨物的價格一定十分便宜,但是這些東西若是販賣到京城和江南富庶之地,甚至可翻上兩到三倍的價格,高者如香露可達十倍,他們怎能不願意來宛城?”

“所以,這兩年宛城來的商賈越來越多,臣每年靠著這租金足以供養宛城的百姓。而且因著各地商賈彙聚,宛城的百姓就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東西,比如這稻米,就比京城的便宜一半。如此,宛城的百姓自然可以果腹,甚至是吃飽穿暖,衣食無憂。”陸若華解釋道。

“正是因為有了錢,臣才有底氣去修渠。”陸若華想到這些年在自己的努力下,宛城的百姓過得越來越好,臉上露出了笑容。

“宛城如此富庶,北遼等國……”天正帝說到這有些想不通,原本的宛城如此荒涼,北遼等國都要隔三岔五進攻宛城搶糧食,如今宛城幾乎成為了邊疆的糧倉,為何這些卻沒有了戰事呢?說實話,不隻是他沒弄明白,就是沈思和清平侯等人也詫異著。

他們對宛城的了解隻存在於奏折的隻言片語之中,但是如今京中的商賈中越來越多的人都說自己的貨是從宛城而來,這些貨物質量具是上等,受到不少世家,甚至是皇家和官府采辦的注意,再加上宛城這兩年繳納的賦稅都和江南等地持平了,他們這才注意到宛城正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所以,他今日才會如此迫不及待地將陸若華宣進來,就是想要聽她講講宛城是如何改變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