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財源滾滾(1 / 2)

生鐵在大漢是稀缺資源,不是鐵礦稀少,而是民間流通稀少。

官府給商人們圈定好了販賣生鐵的多少,也就是說儘管商人們知道鐵器賺錢,他們也沒資格拿到更多的鐵器資源。

隻要朝廷不放權,他們販賣鐵器的利潤就有儘頭。

雖說現在鹽被開了一道口子,讓許多商人獲利,付出的代價僅僅隻是給朝廷多繳納稅收,豐盈國庫。

可就是朝廷稍稍漏出來的這一道口子,已經讓許多商人吃的滿嘴流油。

但這不夠,東南許多大商賈,他們依舊沒資格販賣鹽,關係不夠硬,他們夠不到朝廷的人,沒辦法獲取鹽巴的販賣權。

直到征和元年的元這一天,一名南越的商人找到了東南的林氏商賈談了一門合作。

生鐵販賣!

聽到這裡,林氏族人嚇的心肝俱顫,這不是小生意,生鐵在大漢國內私下販賣屬於違法之事。

不過對方一句話卻將林氏堵的啞口無言,走私難道不是違法之事了?

是的,東南的這群商人已經不滿足國內利益,雖然現在大漢和朝鮮、倭島關係敵對,但越是如此,他們越是能走私貨物,賺取更多的利潤。

就是這行為違法就是了。

可又怕什麼呢?這麼大的利潤,就算違法,他們也會硬著頭皮去做啊!

當然,南越人並沒有強逼著林氏,他們不做這門生意無所謂,東南的商人太多,想合作的人也不僅僅是他。

南越人又分彆找了四五家商賈,他們可就沒這麼多顧慮了,生鐵能帶來多少利潤,他們是知道的。

甚至於對方說如果想要熟鐵也可以,就是價格貴點而已。

這種商業合作能賺取足量利潤,要錢不要命的也要做!

況且東南這麼大的攤子,可不是朝廷隨便派幾名禦史就能查清楚的,這裡麵勢力盤根錯節,次朝廷也派人來查走私,最後不還是無功而返了嗎?

東南林氏現在才感到危機,原來他們還是太保守,二話不說,立刻找南越人開始合作生鐵生意。

……

南越,東南城,桑弘羊將和大漢東南的生鐵生意做了分析。

現在隻是開端,但已經談妥,按照大漢市場價,生鐵一斤一百文,熟鐵三百文輸送進去。

他們可擁有一座鐵礦,源源不斷的開發,不知能得多少錢。

此前大家一直焦慮南越東北城缺錢的問題,似乎現在也不算焦慮了,源源不斷的錢財進來,想要繼續研製武器和盔甲不是問題。

公孫賀他們還在想辦法促成南越港口的建設,這個港口或許當下無用,但未來會有大用。

衛寧則和路充國在研發新的武器,現有的大漢武器都是衛寧研究出來的,用大漢擁有的武器去打大漢,似乎並沒有優勢。

坦克之類的實在太扯,按照現在的科學技術,就沒有能支持研發出坦克的技術。

但紅衣大炮卻並非不可能。

當衛寧將自己設想告知路充國後,路充國都震驚了!

他實在難以想象也跟不衛寧的思維,大炮……遠距離發射,這個概念他理解,就如同拋石車一樣。

可不需要人工發射,點火就能發射,鐵球衝到指定位置發生爆炸……這一係列聯合起來,路充國就覺得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