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發現了(1 / 2)

康熙聽了這消息,沒什麼特彆的表示,叫人按照往常的份例送了賞賜過去,按說該去看看孕婦的,但這天也沒有過去。

誰都看得出來,因為今兒個上午的一句話,皇上惱了榮格格。

這種靈敏的感知,蘇辰沒有,他根本連自己如今成為備受眾人“嫉妒”的存在這個意識都沒有。

到紫禁城住了這麼多天,蘇辰並沒有見過什麼宮心計的場景。

而且他知道自己的阿瑪是曆史上子嗣最為豐富的一位帝王,下意識就覺得如今的後宮沒有多少勾心鬥角。

他隻需要關心的,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

喝了太醫院送來的防風寒的藥,又帶著保成在乾清宮大殿內玩了會兒,天色便暗了下來。

正要去西暖閣呢,梁九功身後領著兩個半低頭走路的臣子進來了。

阿瑪的勤政,蘇辰如今是打心底裡佩服,像是昨天帶著他們出了門,回來後還接見臣子說政事。

“梁公公,有什麼著急的事嗎?”蘇辰打招呼。

梁九功直接都說了,“黃河上的事務,萬歲爺總要及時問問的。天兒不早了,您和太子爺快去西暖閣吧。”

然後透露,“今天有你們都愛吃的蝦仁蛋羹。”

蘇辰也是真跟著康熙一起生活了才知道,皇帝吃飯和去後宮翻牌子似的,每到飯點兒之前都會有禦膳房的人送了菜單子過來,叫皇帝閱圈。

而後禦膳房各係大廚才照著菜單備菜。

蘇辰和小保成,都喜歡吃的一道菜就是浙菜係的一道蝦仁蛋羹。

“我們這就回去了,”說著,見那兩個大臣有悄悄抬頭的,蘇辰客氣地跟人笑了笑。

雙方很快錯身而過。

康熙此時在東次間,這過來的兩大臣也都是戶部的,黃淮今年的泛濫叫人心驚,康熙深刻意識到如果不能將黃淮治好,天下就不能徹底的穩定。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一沒有治河之能臣,二是在三藩之亂的階段銀錢極為缺乏。

河務上又催治河銀子了,康熙很是頭疼,叫戶部的人就是想問問,能不能怎麼先湊出些銀子來。

乾清宮大殿這邊比較空曠,回音也就比較大,蘇辰後麵綴著小保成還沒有走到西暖閣呢,那邊的大聲請罪就傳來幾分。

“皇上,戶部也難啊,實在是沒有銀子了。”

這聲音裡都帶著幾分哭腔。

蘇辰回頭看了眼,眉骨微微地皺起來。他沒聽出這大臣真心實意的為難,隻覺出來這家夥有點兒欺負他阿瑪。

保成說道:“又哭窮了,都不知道這些大臣乾什麼吃的。”

蘇辰好奇了,“他們總是這樣嗎?”

保成點頭,掰著手指頭數:“皇阿瑪想修京城外四麵的馳道,戶部的人哭,想給受災地的百姓賑災,戶部的人還哭。一個個的,老摳老摳了。”

蘇辰好笑地揉揉他的腦袋。

其實就一個國家來說,國庫有再多錢,用起來也是要慎重的,但總麵對一幫隻會哭窮而不知道開源的大臣,誰的心情都不會好。

但晚上康熙過來和他們一起來吃飯的時候,仍舊是笑意融融的,一點兒沒有煩惱的樣子。

蘇辰這才發現,自己的阿瑪在他們跟前,總是那個溫和、愛笑、好說話的人。

飯後,保成背了段四書,就回弘德殿休息。

蘇辰也該早早睡的,隻是到屋裡一時沒有睡意,穿著睡衣就摸到了阿瑪睡的房間。

剛靠近房門口,小太監就要通秉,蘇辰阻止了,動動鼻子,腳步輕輕地溜著門邊靠了過去。

燈火通明的寢房裡,康熙坐在椅榻上,一邊手裡還拿著書,另一邊的手臂上卻是灸著艾。

聽到動靜康熙抬眼,就看到睜著眼睛看著他手臂的兒子,笑道:“怎麼沒睡?進來。”

蘇辰問道:“阿瑪的風寒還沒好麼?”

“好了”,康熙叫他坐邊上的小凳子,“隻身子還不爽利,燒艾療一下。”

蘇辰看了看,“疼不?”

康熙一笑,脫口而出想說不疼,當爹的怎麼能叫孩子知道自己怕燒艾呢?可是看到孩子認真的眼神,他還是說了實話:“有點疼。”

邊上的太醫聞言手都忍不住發抖,他不知道萬歲爺灸艾是忍著疼的。

自己一直以來豈不是都掛著腦袋做事兒的?

蘇辰真心疼阿瑪了,“那您好好養身體,養好了再忙。”

康熙自從親政起,沒有一天錯過禦門聽政,許多大臣以聖躬為由,上折建議或三日或五日聽政一次,他從來都是看看就放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