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回程趣事 九月初十,聖駕回鑾。 ……(1 / 2)

九月初十, 聖駕回鑾。

從黑龍江上吹來的風已經染上徹骨涼意,寬闊的大路上,黃色旌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明黃色禦駕停在道路中央。

寧古塔將軍巴海攜兩名副都統薩布素、瓦禮祜恭候在禦駕旁送行, 兩邊還有許多聽說聖駕南回的百姓們自發來相送, 個個看著中央的禦駕麵露不舍。

因為天兒冷不被允許騎馬的蘇辰坐在馬車右邊的位置上, 他保持王爺的威儀端坐著,耳邊聽的是阿瑪對巴海的口諭, 眼睛裡看的卻是外麵的景色。

在那些不舍的百姓中甚至找到一個眼中含淚的,蘇辰就特彆好奇, 巴海給了這些百姓們多少錢啊。

說本地百姓很感恩天子, 不舍天子離去到自覺相送, 他一百個不信, 更彆說還能有不舍到含淚的。

趁著彆人都垂頭聽口諭的功夫,蘇辰輕輕咳一聲,複康立刻得到暗示到跟前, 順著自家爺的眼神一瞧, 轉身就鑽到人群裡去了。

臨離開吉林,康熙對巴海告誡的幾點中心思想隻有一個:將於民無益的徭差能免則免能革儘革。

什麼放鷹、寒冬尋覓山雞的徭役,都被叫停。

康熙看了眼低著頭的巴海,目光落在兩邊看向這邊的樣貌各異的百姓身上, 繼續說道:“吉林烏喇田地米糧甚為緊要,農事有誤, 關係非細【1】,爾等務必多加上心,將耕種之事放在最緊要的之位。民為耕種之本,切記輕徭薄役關心貧人。”

聽完聖諭, 巴海等三人拍打馬蹄袖十分鄭重的跪下,鏗鏘有力的說道:“臣等恭領聖訓。”

康熙往後擺擺手,車上的簾子放了下來。

巴海再次帶領烏喇地區大小武官下跪,整齊的聲音一浪又一浪響起:“奴才恭送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邊的百姓也跪了下來,呼喊萬歲的聲音如山呼海嘯。

車駕緩緩走動,速度逐漸加快,很快遠離了跪在一旁的巴海等人視線,等皇上乘坐的車子離開,巴海才站起來。

終於送走了。

巴海鬆口氣,伸手跟後麵隨行的侍衛、同僚們揮了揮:再見再見。

索額圖自恃武將身體好,和其他年輕侍衛們一樣是騎在馬上的,他笑眯眯的跟巴海點頭,眼神交彙間一切都在不言中。

咕嚕咕嚕,車輪子碾在平穩的地麵上,蘇辰聽到他阿瑪笑著問:“說吧,剛才叫人查什麼去了?”

被阿瑪發現了。

“您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嗎?”蘇辰說道。

康熙但笑不語。

保成道:“哥,我其實也很好奇。剛才你給複康下了什麼命令?”

蘇辰知好如實交代:“我就是好奇,巴海怎麼找來那麼多一臉仰沐聖恩的百姓。阿瑪,保成,你們不好奇嗎?”

康熙麵色微沉:“難道朕就不可能真的被百姓們如此仰沐?”

“那倒也不是,您對百姓們的關懷被他們知道的話,他們肯定不舍得您走。隻不過咱們來這一趟,百姓們因此獲得的關係他們切身的利益根本就沒有啊。”

路,修好的平整大路不讓人走,他們一趟走過去還給走壞了,以後大概率不會再有人修。

山,皇上一來徹底不讓人進了,老百姓們吃飽飯都難。

誰會真的關心皇上走不走啊。

聽了兒子的話,康熙一時間沒有言語。

梁九功很後悔跟在裡麵伺候,他就應該在車外跟侍衛一起趕車的,誰知道辰親王說話越來越不靠譜!

保成說道:“阿瑪,我哥的話其實有一定的道理。百姓最是講究眼前實際利益,關心的就是自家一畝三分地。”

康熙抬抬手,道:“阿瑪不至於連一句實話都聽不得。”挑開窗簾看向外麵,目光裡的深思濃重到化不開。

千古明君的路,不好走啊。

首先老百姓的這一關便不是輕易能過去的。

所以自古以來的明君,多隻是大臣們口中稱讚出來的,百姓真正心心念念的明君又有幾個?

這時候複康騎著馬在後麵跟上,康熙看見了,對梁九功吩咐:“叫他上前來回話。”

被喊來回話的複康有些懵,他看看自家王爺,見王爺點頭了才說道:“奴才詢問了好幾人,他們都說今天過來恭送聖駕,是巴海將軍征來的,一開始強征沒有多少人願意,後來巴海將軍的師爺說能來且表現好的,回去了一人給一升麵。”

康熙一愣,而後卻忍不住笑了:“給朕送行還能值一升麵。”

不過巴海這事兒辦的,康熙不那麼反感,他感興趣的道:“你再回去看看,如果巴海不履行承諾,將朕的口諭傳給他,就說這一升麵必須給,否則朕的麵子豈不是掉在地上徹底撿不起來?”

複康又跑了一趟,後半下午才回來,聽說巴海果然想賴賬,一升麵都不舍得給,蘇辰隻覺真的長了見識。

隻知道文學史中有很多吝嗇鬼形象,沒想到這麼大一個官兒也有吝嗇屬性。

保成聽到他哥的疑惑,跟他哥解釋:“也不一定是吝嗇,他可能是覺得給了麵就等於被百姓要挾了吧。”

“既然如此,他直接強征人也不會有人敢違抗,為什麼還要這樣出爾反爾的?”蘇辰是真不明白。

複康回了話還在一旁杵著,聽到這兒忍不住說道:“是這樣吧王爺,若是強逼人來給皇上送行,那些人哭喪著臉可不是讓皇上看了心裡不痛快嗎?”

蘇辰搖搖頭,緊跟著又非常感興趣道:“你傳了阿瑪的口諭回去,巴海是什麼表情。”

複康想了想將巴海將軍那副表情學出來,那一臉突然吃了一大口苦瓜的樣子真讓人忍俊不禁。

“哈哈哈哈哈。”

之後的兩天,蘇辰隻要一想到堂堂大將軍想賴送行百姓的一升麵之時,突然冒出來個帶著聖諭來的複康那場景,就忍不住要笑一場。

回去比來的時候好走,畢竟是走過一遍的熟路了。

因著兒子吐槽說他一出行耽誤多少百姓的正常活動,這回去的一路康熙便沒再讓侍衛提前探路、清路。

就這麼到一處休息時便即時搭灶做飯的,也沒有比提前派人探路紮營不方便多少。

東北的大雪比北京城的還要大,在他們停在伊通河畔休息的當晚半夜毫無預兆悄無聲息地降下一場紛紛揚揚的雪片。

睡覺前還看了場瑰麗的落日,早晨掀開帳篷簾子出來迎接雙目的就是天地間瓊白的晶瑩。

北風呼嘯而過,卷著天空中的雪花打著旋兒,風一緊便是一片雪沙,腳踩在地上就咯吱陷下去一個深深地印子。

複康端著一盆熱水從旁邊的帳篷走來,看見王爺都沒穿一件大毛外衣站在外麵,趕忙提醒道:“王爺,您快回去,穿好衣服再出來,彆凍著了。”

蘇辰:“好好,馬上。”他看向對麵阿瑪的營帳,時不時就有官員走進去然後一會兒又有人走出來,看起來每個人臉上的神情都是急匆匆的。

“保成什麼時候起的?”轉身回營帳,蘇辰問道。

在路上他和保成都睡的一個營帳。

複康放下熱水去裡麵拿大毛衣服,聞言說道:“太子爺天亮的時候就起了,去跟萬歲爺請了安,便隨同曹大人、納蘭大人去前麵查看路況。”

蘇辰撩了撩水盆裡溫熱正好的洗臉水,問道:“不等兩天雪停了再走嗎?”

複康將大毛衣服掛在一邊,拿著香姨子遞給王爺,“東北的雪一下起來就是十天半個月停不下來,皇上和各位大人的意思都是冒雪趕路。”

至少也要到了盛京再停下。

蘇辰洗了洗臉。抹上香味幾乎沒有的潤膚膏,再把複康拿出來的大毛披風往身上一披就往外走,走一半又被複康叫住喝了一碗濃濃的薑茶。

渾身都暖洋洋的蘇辰來到雪地裡,看著漫漫而落的雪花心裡油然生出一股豪情,忍不住道:“這就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