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開學了 蘇辰決定去跟皇貴妃搶小四……(1 / 2)

蘇辰決定去跟皇貴妃搶小四。

他把連山放在一旁的宣傳單又揣懷裡, 去後宮先找到三妹妹檀盈,將一把宣傳單交給她。

檀盈很開心的招待第一次到她這兒的大哥,又是讓上茶又是叫點心, 然後才拿起一張紙看了看,卻沒怎麼看明白:“大哥, 這是什麼?”

雖然剛吃過東西, 蘇辰還是拿一塊紅豆糕吃著, 聞言道:“我把文華殿收拾出來好些教室, 前麵有後麵也有,後麵那一排有三間,我跟阿瑪說了, 阿瑪同意讓你們同去文華殿讀書。這些給你,你給咱們那些皇叔皇伯家的姐妹們送些過去, 越多人願意入學越好。”

“教授哥哥們的那些人皆是朝中大臣,他們會同意教我們嗎?”

“你們是皇女, 他們有什麼不同意的?”蘇辰說道, “食君之祿憂君之事, 你們讀書是阿瑪的事,他們會同意的。”

檀盈還是覺得這事會遭到反對, 道:“可是, 漢人們的書裡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誰家的書都不一定是全對的, 你之所以顧忌這句話, 肯定是讀的書還不夠多, 唐朝時,女子還能上朝為官呢。女子無才便是德,都是一些無能書生說出來哄騙女子乖乖待在後院給他們服務的鬼話。”

蘇辰說了會兒有點渴, 端起茶杯喝了兩口,道:“你跟其他人說,不用太過擔心這些。”

讓貴女們和他們同在文華殿讀書,不僅不會有人反對,恐怕支持的還要占大多數呢,就是一些迂腐的漢臣,此時也很可能跳出來給他們的女兒爭取讀書名額。

天底下的事,不論男尊女卑還是彆的什麼,隻要利益足夠,什麼都能變。

從檀盈處離開蘇辰就去了翊坤宮。

翊坤宮內安安靜靜的,一股不太明顯的檀香味浮動在空氣中,蘇辰走到裡麵的時候,甚至聽見了木魚敲擊聲。

“奴婢參見辰親王。”

“辰親王吉祥。”

一路走過去都是請安的聲音,蘇辰說免禮都說不及,隻好當作沒聽見。

佟佳氏從殿內出來,站在廊下神情冷冷道:“王爺有何事?”

蘇辰道:“我看看胤禛。”

他注意到佟佳氏手腕上還帶著一串繞了兩串的佛珠,難不成這是縷受打擊決定給自己找一個心裡寄托?

太皇太後就信佛。

宮裡信佛信道的人也不知凡幾。

可佟佳皇貴妃的信佛總是讓人忍不住重視一點點,長大後的小四可是有個佛珠的標配。

不會是從小給佟佳氏影響的吧?

佟佳氏皺眉,辰親王也太無禮了。

“本宮是胤禛額娘,胤禛在自己額娘身邊,怎麼聽辰親王的意思是不放心?”佟佳氏說道。

蘇辰笑笑,態度很不錯:“胤禛跟我一起住了那麼長時間了,我想來看看他。”

“大哥。”胤禛的聲音響起,他從後麵跑過來,小臉上還帶著不太明顯的一般人看不出來的笑意。

佟佳氏說道:“走路要穩當,蹦蹦跳跳的不像樣子。”

胤禛立刻放緩步速,蘇辰笑道:“皇貴妃,小孩子愛玩鬨是天性,您管教的這麼細致,會扼殺小孩子天分。”

“王爺您還是個孩子,在教本宮如何管教孩子嗎?”佟佳氏語氣諷刺,態度尖銳。

“不是,”蘇辰態度還是一如剛才,“我看您氣色還不太好,胤禛又有些皮,他就繼續跟著我吧。而且胤禛現在的年紀,也該搬去南三所住著了。先跟我一段時間,好叫他適應適應外麵的生活。”

確實,胤禛已經入了書房,緊隨著也該搬去南三所。

但這不該一個晚輩來跟她說。

蘇辰道:“不然,我讓阿瑪來跟您說?”

佟佳氏猛的抬眼,這個小兔崽子,竟然才是最像那赫舍裡氏的,一雙眼睛好像能看見人心裡所有的不滿和打算。

她麵色白了白,看向胤禛道:“既然你大哥來接你,你去把大字臨完了,就跟他走吧。”

胤禛道:“額娘,我明天來看您和妹妹。”

佟佳氏微微點頭。

“娘娘,還是讓胤禛去養心殿寫字吧,”蘇辰笑道,“我現在年紀大了,在翊坤宮待太久不合適。”

你還知道這些啊。

佟佳氏僵硬的笑笑,點頭同意他們離開。

出來翊坤宮,走著走著就能分辨出胤禛的腳步聲輕鬆很多,蘇辰側頭垂眼,看見的便是小家夥神色輕快的小臉。

蘇辰道:“彆以為大哥那麼跟皇貴妃說,就意味著你能放鬆玩了。”

大哥的聲音是故作嚴厲,胤禛並不害怕,點頭道:“我回去了一定會先臨大字。”

“嗯,這還差不多。”蘇辰點點頭。

“大哥,我寫完了字,可以玩摔炮嗎?”胤禛又問。

“可以。”

說著話,一高一矮兩道身影消失在兩邊皆是高牆的深深宮道上。

正月二十一,官衙開印,所有必須到崗的官員都在這一天回到崗位,冷清的文華殿熱鬨起來。

晨起天色還不亮時在外麵等著的收到入學宣傳單的,八旗、大臣家中的子弟都來了,被王爺派遣到東華門接人的複康看到這一群風華少年,為以後自家主子將會有很多夥伴相陪高興。

“公子爺們,請隨奴才走這邊。”複康在前麵喊著說道。

有些人知道這是辰親王的近侍,有些人不知道,但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有序的排隊進入宮城。

大部分官員子弟到現在還是頭一次進宮,一路上走著忍不住小心的打量左右風景,文華殿本就靠近東華門,沒走一刻鐘時間便到了地方。

複康讓大家先隨便選一間教室進去,然後他走到位於最左邊的甲班,跟已經拿著書本過來的王爺回話。

蘇辰向外看了眼,隻見一開始沒人動作,隨著一個人出來,後麵的人也動起來。

他和弟弟們先來,就待在甲班,陸陸續續也有人進來,但大部分是一些親王、郡王家的孩子,在宮宴上都見過幾麵。

“王爺,好些天不見了。”有個少年走上前打招呼,“咱們這讀書,要怎麼讀啊。”

懵懵不知的人在大多數,聞言好幾道目光看過來。

蘇辰讓保成給他們解釋,這種比較會露麵兒的事,他都準備讓保成來。

保成支著下巴,道:“我們讓先生出了兩份考卷,大家先做卷子,之後會根據各人的學習水平分成三個班級。”

分班製其實在清朝已經不是多稀罕的事,江南的那些書院招的學生多,就會把不同學生分到不同學室內讀書。

隻不過在小私塾或是貴族私塾中,盛行的還是小班教育,一個班裡隻那麼幾個人,一兩波人的學習進度不同先生也能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