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局勢 三隻小鷹,一隻給了胤禛,一……(1 / 2)

三隻小鷹, 一隻給了胤禛,一隻給了胤祺,還有一隻是胤祚和胤佑共同擁有的, 它們還都被起了十分威風的名字。

胤禛的叫探仙,他覺得他的小鷹能夠飛到天宮去,從小就比較喜歡佛道傳說的小家夥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神仙。

胤祺的叫衡宇,用他的說法是一展雙翅霸天下。

胤祚和胤佑商量幾天, 給他們那隻頭頂有一撮玄色毛毛,繼承海東青特點最明顯的小鷹取名叫長月。

長月還是三隻小鷹中的老大,長大後也是體型最大的,懶叭叭,每天飛得最遠的地方就是京城西麵的玉泉山。

胤祺的衡宇是老三,體型最小, 和一隻錦雞差不多,但它飛得不低耐力也很好, 經常一出門就是三五天才回, 回來後到胤祺那兒吃飽飽以後再跑到養心殿、毓慶宮玩耍。

至於胤禛的探仙, 作為中和了兩個種族優點的小鷹,它最特殊的愛好就是去禦花園裡的菜地裡捉蟲子。

不過說飛起來的高度, 人家探仙的確能飛到最高。

胤禛非常心疼他的探仙,進到屋裡之後, 先跟宮女兒要來巾子,蹲下來給探仙背上掃雪。

探仙吃得好,一身羽毛流光溢彩,稍微用力的一吹就能把滯留其上的雪花吹下來,不過探仙還是很乖的,小主人給他掃雪他就老老實實地站著。

雪花都滑下來之後, 胤禛拍了拍探仙,這隻並不小的大家夥瞬間就撲騰著翅膀跑到蘇辰跟前,蘇辰抓了一把肉乾遞給它。

胤禛脫下外衣就來到炕上坐下來,把提了一路的東西放到炕桌上:“大哥,烤紅薯。”

烤紅薯是他剛才去禦膳房拿的,用兩張油紙包著,在雪地裡跑了這一會子還冒著騰騰的熱氣。

兄弟倆對坐著吃紅薯,吃完紅薯又開了一瓶山楂罐頭,然後才一個開始讀書一個繼續剛才的計算。

寒冬飄雪的日子,天光消失的很快。

屋裡的光線略微暗下來的時候,複康過來添燈,蘇辰這才注意到外麵天都黑了,問道:“什麼時辰了?”

複康:“申時三刻。”

這還早著呢,怎麼看外麵的天色跟酉時差不多?

蘇辰起身下床,炕邊的鞋榻上放著他跟宮裡針線人要求的棉拖,也不知道是怎麼做的,軟和柔韌,親膚透氣。

站到玻璃窗旁邊才發現外麵正飄著鵝毛大的雪片。

現在的環境受人力影響比較小,北方地區每年的雪都會有幾場特彆大的,鑒於現在大部分百姓居住的都是木質結構的茅草屋,每次大雪過後朝廷也要有一場傷亡統計。

蘇辰看見這樣的大雪,已經不像幾年前那樣會擔心貧窮人如何生活了,擔心也沒有用,且這些年朝廷的救災措施更完善,粉餅廠也會有相應的救濟活動。

他站在窗邊看了會兒雪,側頭看向走過來的胤禛,問道:“作業寫完了?”

胤禛點頭。

探仙被主人驚醒,撲棱著翅膀從他軟乎乎的籠子窩裡跳下來,蹦過來蹲在旁邊。

俗話說物似主人形,這寵物更是如此了。

萌萌的探仙跟那兒一蹲,小表情嚴嚴肅肅的,和一旁的胤禛差不離。

蘇辰笑道:“你先去給德妃娘娘請安。”

春子過來,不對,現在應該叫這個小太監蘇培盛了,前些日子大家圍在一起說話,年長幾歲更加穩妥的春子一會兒拿用的一會兒拿吃的,把胤禛照顧得非常周全。

看起來比複康還全能,擱後世那妥妥的是最高級的家政人才,也是這麼大的人了一直春子春子的叫著不像個正式的名字。

蘇辰就覺得不如取個正式的名字,反正看春子這樣能乾的,以後肯定是胤禛身邊總管的大太監,這要把蘇培盛蝴蝶掉了也沒辦法。

然後蘇辰問了一句:“春子,你在家的時候有沒有名字?”

春子回說:“奴才進宮前姓蘇,家中排行第二,也沒個正式的名字,都是蘇二蘇二的叫。春子這個名,也是進宮那天正好是立春日,管領給隨便取的。”

蘇辰聽到他姓蘇,嘴巴都合不上了。

春子也是個極有眼色的,說道:“爺如果能給奴才賜個名,那真是奴才天大的福氣了。”

蘇辰脫口而出:“蘇培盛。你以後就叫蘇培盛吧。”

雖然不知道他是不是就是曆史上那個跟著胤禛一輩子的蘇培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憑他目前的為人的確可以跟著胤禛一輩子。

後來蘇辰也問複康連山他們原來的姓氏,複康進宮早,都忘了自家門往哪開的,更彆說姓。

而且他說,他喜歡複康這個名字,再叫其他的反而不習慣。

連山倒是有姓,梁,他和梁九功同鄉同族,不過他也說他就要叫連山。

歸寧往下也有恢複本家姓的,但都沒有蘇培盛人家的名字叫開得迅速。

眼下,蘇培盛拿著輕巧的蓑衣,伺候著胤禛在門裡穿好,叫一個小太監在前麵打著燈,便抱起胤禛走進茫茫大雪中。

兩刻鐘之後,蘇辰和胤禛一起來到西暖閣。

隔壁的小房間裡,康熙還在議事,因為和沙俄談判的事,這些天乾清宮一直進進出出的。

蘇辰沒有表示好奇,來到後就開始點菜。

下雪了,弄個小暖鍋涮羊肉吃。

另外,再炒兩個菜一鍋溫補的湯羹就好了。

蘇辰吩咐下去後,這邊的太監宮女們都忙碌起來,不一會兒外麵靠窗的小桌子上擺好了鍋子和炒菜,這時康熙也和兩個人說著話進來了。

胤礽在後麵跟著。

康熙笑道:“剛才就聞著飯香味,朕就說一定是辰兒過來了,這孩子平日裡最擔心朕吃飯不準時。”

阿喇尼:這還是剛才光火的皇上嗎?

蘇爾達:辰親王在,今天應該不會挨訓了。

雖然他們挨訓的有點冤。

一回到起居的地方,康熙就不想那些煩心事了,還非常好心情的留兩位臣子一個桌子上吃飯。

阿喇尼和蘇達爾都沒有吃過這麼高規格的禦膳,一時間既惶恐又受寵若驚。

多兩個人,蘇辰就讓小太監再添一個銅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