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仙師(修過了) 還有一肚子話……(1 / 2)

還有一肚子話要說的大臣, 隻好住嘴。

一刻鐘之後,裕親王福全和幾名武將在宮門口相遇,幾人看見, 交換了一個眼神。

難道是漠北的局勢又有了變化?

福全還擔心,是不是兩個侄子遇到了危險。

到乾清宮見駕之後,他們就接到梁九功送下來的前線信件。

福全認識侄子的字跡, 一瞧,已經長大的侄子這表達能力還是跟小時候一個樣, 沒有什麼進步。

通篇大白話,說了噶爾丹和喀爾喀左右翼的事,最後還不忘囑咐保成和皇兄保重身體。

福全看完了又交給被召進來議事的武將。

大家看了都說, 噶爾丹願意接受調解, 這不是挺好的嗎?

怎麼王爺還在信中交代,讓朝廷準備好大軍和糧草?

難道是皇上有錢了,想要開疆擴土?

“鄂羅斯的使者還在京城,既然他們在漠北跟土謝圖起了衝突, 不如現把他們的使者看管起來。”

說話的是安親王嶽樂,朝中老派將領,說的話一向很有份量。

康熙說道:“噶爾丹和鄂羅斯早有勾結,如今鄂羅斯在土謝圖部發動攻擊,很大可能不會是單線行動。而那些鄂羅斯人明知道有使者在京城還發兵土謝圖,令他們作為人質的意義不大。依朕看, 不如提早做好雙線作戰的準備。”

剛才看了兒子的信, 他已經決定給盛京、吉林發軍報, 現在就調集糧食,運往烏珠穆沁以及烏蘭布通一帶。

噶爾丹如果敢動,他親征也要把這頭凶猛的野狼趕出去。

“雙線作戰, 會不會太吃力了?”勒爾錦皺眉說道,“皇上,臣以為鄂羅斯一方根在遠方,他們的需求不會太大,隻要我們雙方都能接受,何不先與他們達成和談協議再全力應對漠北局勢?”

勒爾錦將軍說得有道理。

那些剛才請貞節牌坊的幾個大臣還沒有走,對勒爾錦的話非常讚同。

皇上嘛,竟然有了親征的念頭,這可不行。

康熙問福全:“皇兄的意見呢?”

福全一直都是個聽話的皇兄,擰著眉頭思考一陣,說道:“臣的意見,是應該打。不說噶爾丹,隻說鄂羅斯方麵,和談本是在一十四年下半年就提出來的,卻一直拖延到現在都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章程。”

“也就是我們看起來太好說話了,才讓那些鄂羅斯人能分出閒人跑到西麵打蒙古人。”恭親王剛才偷偷溜進來的,察覺到皇兄一直在看自己,他不得不發表一下自己的高論。

胤礽有些同情這位皇叔,您不吭聲有您什麼事兒啊。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一次北征,阿瑪是不打算用常寧皇叔的。

現在好了,您去東北吧。

胤礽的想法還在腦海中盤旋,已經聽見他阿瑪道:“常寧,朕封你為安北大將軍,隻需要你鎮防東北,比鄂羅斯人跑到西麵來與噶爾丹打配合就好。”

常寧一臉苦相,心裡卻非常高興,終於可以跑出去撿一些軍功了。

東北,東北好啊。

那裡原本就非常擅長應對鄂羅斯人的郎談、彭春,而且鄂羅斯隻有幾個人,把那些在漠北大漠上遊蕩的無業之人都給他們集結起來也沒有兩萬吧。

常寧一麵不願一麵非常高興的跪下來領命了。

而福全就比較苦,皇上竟然讓他帶領大軍去西北駐紮,以防止噶爾丹的突然起兵。

我侄子在信上不是說,噶爾丹很聽話,朝廷的使團一過去調解,他就後退了?

康熙看著福全遲疑的神情,問道:“怎麼,皇兄有什麼難言之隱?”

福全說道:“臣感覺年紀有些大了,再領大軍可能會吃力。”

“皇兄正值壯年,如何就自稱老邁?咱們大清的鐵帽子王還沒有誕生呢,皇兄就不想爭取一下?”

皇上都這樣說了,福全除了領命還能說什麼。

那幾個沒有離開的文臣這時有人上前,想要說一番妄動征戰於國不利的大道理,胤礽就站在龍椅旁,將下麵之人的一舉一動都能收入眼中。

“劉大人,”胤礽突然開口,把所有人都嚇一跳,專心想著措辭的劉大人嚇得最狠,他顫巍巍抬頭,道:“微臣在。”

胤礽有些不好意思,他可沒有嚇人的意思。

“剛才孤進來的時候,聽見你正與皇上說江南貞潔婦人請封貞節牌坊的事?”

劉大人點頭,“是,那位、”

可是太子殿下打斷了劉大人的話,“但是在孤看來,那樣一個婦人對我們大清的貢獻,完全不如對他夫家的貢獻大。要獎賞,也應該其夫家對他進行獎賞。朝廷的獎賞,隻針對對朝廷對大清有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