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時光 從二十八年開始朝廷將與日國……(1 / 2)

從二十八年開始朝廷將與日國的貿易交與寧波、蘇州兩地管理, 雙方的貿易往來就有很大的增加,每年去日國經常的中國商人更是在這幾年內增加一倍有餘。

康熙很重視與日國的貿易, 他們從日國進口過來的商品大宗是“洋銅”,這給自家鑄銅保證了很大一部分的原料,還有日本的白銀,也是清朝很需要的。

今年的進貢也有日國的隊伍,鑒於此,理藩院給他們安排了最好的院子下榻。

這讓旁邊高國的使者非常不滿意。

高國:都一樣的小國家,憑什麼他們比我們待遇好啊。

日國:憑什麼?就憑我們從來都對“上國聖人”尊重有加, 不敢在文書中不避皇太子諱。

聽複康說這兩國見麵就掐,蘇辰每天都讓懂得他們兩國語言的吏員聽他們的吵架內容然後記下給他送來, 這樣看了七八天跟看笑話集似的。

“誒, 今天的不對啊。”

“高國怎麼說要欣賞我們大中國的戲曲?”因在太皇太後國喪期間,京城進來很多進貢隊伍那也是很低調的,彆說聽戲連上街都會先問問接待官員的意見。

現在還不能聽戲呢, 再不要命的人都得忍過頭一年, 畢竟這次是太皇太後的國喪, 皇上本就傷心, 傳出來誰國喪期間娛樂的消息,全族都能被皇上討厭記小本本一輩子。

朝廷的大臣們還這麼鵪鶉呢,就二十八年進貢時因為沒有避皇太子名諱而被眼裡斥責的高國勇?

蘇辰懷疑是有人坑他們, 扔下今天的笑話集就帶著複康和兩個侍衛出了園子。

胤褆和胤礽鮮見的一起進園子大門。

胤褆雖然在前線下來之後就找了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妾, 他回京之後還去他額娘那兒要了個好的。

但是最終沒在子嗣這方麵趕超。

他的兩個都沒有身孕,胤礽就一個, 還有的那麼巧。

胤褆一度懷疑自己真的是太早失去童子身導致的身體不健康,看見胤礽就沒個好臉色,因而也避免和他照麵。

今天還真是巧了。

園子東門外兩人同時下車, 胤礽修長的眉毛勾了勾,問道:“大哥可是園子的稀客,今天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胤褆看他那一張臉就煩,甩了甩袖子,向裡麵走去:“我想阿瑪了,不成?”

他額娘叮囑他這些天要做些討喜的事讓阿瑪開心開心,正好他前幾天從揚州尋來一個素食廚子,而且他的貝勒府早就竣工,裡麵的景色阿瑪都沒看過呢。

他今天來就是邀請阿瑪去他家做客的。

正說著蘇辰匆匆忙忙從小路上走出來,看見他們兩個問道:“你們倆都沒有急事吧?”

他們都搖搖頭。

蘇辰道:“走,跟我一起去看看高國的使者。”

胤礽:“哥,什麼事這麼著急?”

蘇辰把一匹馬的韁繩扔給他:“目前還不知道,就擔心會出現什麼國際爭端。”

雖然高國在清朝這個龐然大物麵前就是個小弟弟,也不好因為他們一點不懂禮數的事再次訓斥他們。

他們的子孫後代可牛逼著呢,百年以後誰知道會怎麼被他們顛倒黑白。

蘇辰在路上把事情跟保成保清說了,這兩個人騎著馬一個在哥哥的左邊一個在右邊,隔空對望了一樣,不約而同地想:大哥/我哥果然是個絕世大好人,連一個小小附屬國的麵子都要照顧到。

趕到高國使團住著的使館一問,人家的主使副使今天一大早就出門了。

問去哪兒。

接待吏員搖搖頭,他們不讓跟我們作為主人就不能堅持跟著,被懷疑監視他們可不好呢。

蘇辰就讓負責高國的十幾個官吏連帶打雜的,一起去京城找,出發前悄悄拉過一個九品主事吩咐:“找到他們時彆管在做什麼,不許聲張,悄悄帶回來。”

看辰親王這麼嚴肅的樣子,主事也嚴肅地點點頭:“微臣謹記。”

這群高國人不會是狎妓去了吧。

蘇辰轉身上馬,怡然自得地端坐在馬背上的保成說道:“哥,這麼擔心他們做什麼,惹惱了阿瑪也是他們應該擔心的事。”

蘇辰分析:“如果他們真的行為過分,阿瑪那麼講道理肯定不會多嚴懲他們什麼的,最後還不是自己憋氣?”

胤褆看了胤礽一眼,大哥竟然不是擔心高國,無聲道:“大哥是不是對咱們阿瑪有什麼誤解?”

胤礽輕嗬馬兒跟上了前麵的哥哥。

誤解嗎?

他哥說得其實很有道理,在國家大事麵前,有時候一個人的喜怒根本不值得什麼,他自小被阿瑪帶在身邊撫養,不是沒有看見過阿瑪上一刻還怒火中燒,下一刻卻又不得不忍著怒氣跟那些完美避過規則的大臣說話。

如果高國人真的在太奶奶的國喪期間去取樂,阿瑪也不可能親自處置他們。

這真會憋氣的。

胤褆:得就我不孝順行了吧。

前麵的一個路口,出現了三四個紮著辮子的倭國武士。

蘇辰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憎惡的情緒,但是這些人並沒有後世經常從電視上看到的那種高傲神態,他們的馬兒經過時,這些人都低下頭往路邊退了退。

胤礽見大哥走遠了還看,好奇道:“那些日國人有什麼好看的?”

蘇辰笑道:“我就是覺得這些人,既有野心還有耐心,我們如果不能一直保持強盛的話,恐怕會虎落平陽被犬欺。”

胤礽想了想,道:“明朝末年他們的確很張狂,不過我們現在的樓船福船都不向他們出售,哥你就放心吧。”

胤褆用軍功才換了一個貝勒的爵位,正想著下一波軍功呢,趕上前道:“大哥,你說他們可能跟我們開仗?”

蘇辰轉頭看了他一眼,道:“你聽錯啦。”

胤褆哼了聲,不管,等過幾年他給阿瑪和額娘生幾個小孫子之後,他也去東南海上練水軍。

最後兄弟三人在外城的一家茶樓找到了那幾個外出觀摩中國戲曲的高國人。

跟蘇辰想象中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那麼無腦,非要在這時候要求茶樓給他們提供小曲兒或者戲曲服務。

他們中間的兩個身著儒衫的文人正在找茶樓裡麵喝茶的人,跟他們鬥文。

所謂鬥文就是作詩。

這些人作詩的水平就是“天上圓月一輪,圓登登亮盈盈”的水平,因為他們要求鬥文,茶樓從內到外都塞得滿當當。

看熱鬨!

高國文人的詩句一出,人群中的文人就笑著分析他們詩的意境,誇一句“純樸可愛”。

而跟他們鬥文的,是坐在二樓始終沒有拉開竹窗簾的一個雅間中的客人。

聽著是幾歲孩童的聲音。

蘇辰聽了會兒,跟站在他右邊的倆弟弟道:“這聲音是不是有些耳熟?”

胤礽:“嗯。”

胤褆肯定道:“是老八。”

胤禟放下窗簾邊邊,捂著嘴笑著跟坐在茶幾邊的胤禩彙報:“八哥,你沒看見那兩個人臉都青了。”

他們出來玩,坐下來還沒多久這裡就來了幾個高國人,看了一圈找了個老秀才跟他們鬥文,結果不出意料,專心在功名上的老秀才被他們碾壓。

偏這幾個人贏了還在說大話:“朱子他老人家看見大清現在這樣的文人,必然也要恥於做他們的先人。”

不過他們是用本國話說的,茶樓裡麵的人根本沒有聽懂,還看著他們笑。

胤禟、胤禩、胤誐三個在宮裡學過不少語言,尤其是胤禩,為了成為那個突出的優秀兒子,三年前他就一直在卯這些番邦蜀國的文字,大好的機會從天而降,他自然不會放過,放下窗口竹簾叫住那個口出狂言的高國文人:“我能跟你比。”

然後這一比就把兩個高國文人比到懷疑人生。

連一個小童都比不過,他們還有何顏麵?

突然高國正使笑了笑,道:“李君,劉君,二位不要著急,我們比不過皇皇大國的一個小兒,並不需要自卑。”

說著他看向周圍的人,“我們學習本國文化的同時,還要學習上國文化,自然比不過他們從小專研四書五經。”

穿著一身土褐色錦繡直裰,反把他個人襯得更加白皙乾淨的胤禩,這時才向外看了一眼,朗聲道:“不巧,小子對高國文化也有所了解。”

胤禟特彆懂,趕緊拉起遮光的竹簾向下道:“我八哥,也會做你們高國的詩!”

好像這也是他的高光時刻,說完就得意地微揚腦袋。

然後不對---他的餘光頓住,下麵將茶樓大堂圍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中,好像有三個熟悉的人影。

胤禟和小鵪鶉一樣不敢再往那個方向看,隻要沒看見就是不存在。

“八哥,碾壓他們。”

胤禩無奈地笑了笑,小小少年愣是散發出一股渾然天成的溫潤如玉的氣質。

蘇辰小聲跟保成嗶嗶:“一會兒沒看見,弟弟們都長成優秀的大孩子了。”

胤礽雙臂懶散地環抱著,下頷微微點了點,道:“跟大哥和老三比起來,他們仨都挺優秀的。”

胤褆冷哼,什麼叫跟我比?小八也是跟我親的弟弟好不。

這時,胤禩溫潤的聲音在大堂內擴散,雜亂的人聲慢慢地消失了,寂靜之中,這道聲音更給人一種金石擊玉的錯覺。

胤禩緩緩念出了自己臨時作出來的詩句,底下的寂靜更加寂靜。

蘇辰就隻聽懂小八說出來的是正宗的高國語。

高國使者臉色來回變幻,那兩個文人打扮的李君劉君互看一眼,李君出列一步,向二樓胤禩的方向拱拳道:“這位小公子文采斐然,我們深感佩服。”

蘇辰抬手鼓掌,眾人這才從震驚中回神,紛紛拍掌,叫好。

“好啊好啊,少年英才,不知道定親了沒有?”

“這小公子肯定已經有功名在身了,否則做不出來這麼好的詩。”

“你聽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