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番外二(南巡2) 夜晚,月亮散發……(1 / 2)

夜晚, 月亮散發著柔和的光輝掛在天上,將天地之間照得一片澄明,胤礽席地躺在床尾, 突然頭頂出現一片陰影, 睜開眼睛看到他哥和小四。

不過現在的小四也不小了, 兒子都已經兩歲,相比較小時候的沉穩, 他現在看起來就挺悶。

仔細說起來,小四跟著他的時候倒還更多些。

蘇辰和胤禛在保成左右兩邊坐下, 胤禛把手裡提著的牛皮酒囊遞過去。

胤礽咕咚咕咚喝了兩口。

胤禛說道:“二哥,這段時間你總是鬱鬱的, 能跟弟弟和大哥說說嗎?”

胤礽搖搖頭, 看著天心明月, 道:“我也不知從何說起, 總之這些年越來越厭倦朝堂這些事。”

蘇辰沒想到弟弟的心結這麼重, 出來遊玩也不見好。

“說起朝廷的事,今年是不是要進行戶口的編審工作了?”

清朝的戶口編審從順治八年開始, 一開始三年編審一次,到現在是五年一次, 隻不過現在的編審和現代的全國人口普查還不太一樣。

如今的編審, 主要是核對每地納銀的丁口,並不是專門針對全國的人口進行普查。

從三藩之亂到現在朝廷也休養生息了好些年, 前兩年的漠北征戰對內地基本上沒造成什麼影響,蘇辰覺得很有必要統計一下全國的人口了。

胤礽和胤禛都聽得認真,不過兩個人都覺得統計全國婦男老幼的數量,不怎麼有必要。

蘇辰笑他倆:“還是在朝廷辦差這麼多年的呢,你們就沒發現天下承平社會經濟各方麵全麵發展起來, 最重要的資源就成了人口嗎?而且現在雖說有高產的玉米、土豆,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高產,人地矛盾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國家未來人口會膨脹到多少,我們都應該有提前的了解啊。”

“人口,是重中之重。”

胤礽的麵色凝重起來,胤禛也沉緩地點頭。

蘇辰道:“所以這次南巡後,你們倆盯著這件事?”

胤礽笑道:“哥,你不是一直告訴我不想當太子了可以溜號,怎麼你現在反而又開始給我找活兒了?”

蘇辰:“反正都當這麼多年了,不差這一兩年。”

胤禛表麵沒有什麼,其實挺關心二哥的狀態,見他恢複了一些,不禁也露出輕鬆的笑容。

康熙站在船上的二層閣樓,看著三個孩子漸次說笑起來,心中有些複雜。

梁九功已經很老了,端茶倒水的活兒他現在都不做,不過皇上的樹洞一職現在還是他,看著柔和月光籠罩著的船尾一幕,梁九功知道他又要聽到皇上的吐槽了。

果不其然,皇上歎息一聲道:“孩子們長大了都要遠離父母,現在有什麼事都不跟朕說了。梁九功啊,前幾天朕聽到有人說朕現在的疑心越發重了,朕對辰兒他們也是這樣嗎?”

梁九功皺眉,道:“怎麼可能?皇上,這到底是誰胡說?”

康熙看著遠方道:“不然辰兒為什麼偏向帶保成離開,而不是朕呢。老了,討人厭了吧。”

梁九功:皇上這都大半輩子了,您能不能說兩句奴才能接的話?

翌日清晨,船行到高郵。

高郵的鹹鴨蛋現在就很有名,康熙坐船幾天也有些不耐煩,便傳令下去要在高郵停留一兩日。

這些年蘇辰雖然在很多地方都建了南巡行宮,可不也是處處都有,高郵就沒有。

皇上傳令在此停留之後,內務府那邊的官員很快就找到蘇辰,請示道:“王爺,咱們這也沒有提前說停,高郵的官員都沒有準備,皇上該在何處下榻何處遊賞何處查訪民生啊?”

蘇辰不以為意:“這有什麼的,我皇阿瑪又不是鎖在深宮沒見過外麵的皇帝,隻要他們高郵官員沒有不法行為,就不用擔心。沒安排就隨便走走,總不能不經過提前安排的地方就沒辦法見人?”

內務府這些年清廉很多,但隻要是官場就總免不了這樣那樣的太陽照不到之處。

每次皇上南巡,內務府都有跟下麵通氣兒的。

碰個軟釘子,內務府的兩個官員委委屈屈地走了。

辰時禦船停靠。

這對高郵的人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本來就要在今天上午暫停半日的港口,在禦船停下的消息傳出之後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到來。

官府緊急派出所有的差役兵丁過來維持秩序。

康熙走下禦船,看著岸上的人山人海,心情總算好了點。

這一天對於高郵地方來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皇上從禦船下來騎馬而行,一個個龍章鳳姿的皇子也騎上高頭大馬,向城內走去。

因為趕過來看禦駕的百姓眾多,皇上讓人傳諭旨免了跪拜禮,以免發生踩踏事件。

好看的皇子們後麵還有好幾個小孩兒,就有知道的人在人群中講解,哪幾個可能是皇子哪幾個可能是皇孫。

康熙高興了,隨行的官員們卻是崩了一路的神經,唯恐突然從哪兒竄出來一個刺殺皇帝的白蓮教或者其他什麼教。

好在從港口到內城的一路上都很順利。

沒想到進城之後,皇上突發奇想,他老人家要去呂巷之間走走。

官員們:這怎麼走啊?

康熙說道:“走到哪兒算哪兒,怎麼,眾位愛卿不願跟隨?”

大臣們:沒有沒有。

高郵上上下下的官員更是把腦袋搖成了撥浪鼓。

蘇辰一直跟在他阿瑪左右,但即使如此還是被人逮住機會叫到一邊:“王爺,真的不需要提前安排安排嗎?這呂巷之間的人家,哪是皇上能踏進去的?”

蘇辰還是搖頭:“不用,我阿瑪也是人,百姓們能居住的地方我阿瑪為什麼不能去?”

官員沉默了,官員想掀桌。

您知不知道這樣是不講武德的。

再出來的時候康熙和兒子們都換了普通富商的衣服,但因為隨性人員數量巨大,每走一處都能吸引到百姓的目光。

而且城內百姓剛才基本上全到港口去看皇上了,回到自家正津津有味的討論著呢,又看見皇上馬上就給認了出來。

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又都出來看皇上。

康熙突然心生悲哀,百姓們看著他的目光裡隻有獵奇,沒有一點敬愛和認同。

難道是他還做的不夠嗎?

蘇辰看了阿瑪一眼,笑道:“您這是怎麼了,看到這麼多百姓夾道歡迎還不開心?”

康熙:“有一點吧。”

彆這麼勉強。

蘇辰知道這兩年阿瑪更關注民生,便提議:“阿瑪,不如我們隨機挑選一戶普通人家,去他們家蹭飯,也好看一看百姓們的一日三餐。”

弘景:“爹,您就不想想咱們這麼多人誰敢招待我們?這要把他們家吃光的。”

兩邊的百姓有聽見這個少年的話,很快一個傳一個在人群中傳開,便不時有善意的笑聲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