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定親 晉江首發(2 / 2)

好家夥,直接就往政治方麵考慮了。

張鶴齡都不知道該誇讚自己這個兒子政治嗅覺靈敏,還是該教導兒子不要事事都看利益了。

沉默片刻之後他終於點了點頭:“夏家姑娘敦厚溫婉,的確堪為良配。”

張宗說愣了一瞬,然後很快意識到張鶴齡這話背後的意味,因此立刻做出一副羞澀的表情,扭捏道:“姑母和父親看重的人,自然是好的。”

張鶴齡的眼神一時間極為複雜,他心裡明白,有這個小子在,日後指定張家敗不了,但是同時又很怕他這樣下去,真的變成一個無情的政治機器隻考慮利弊不考慮對錯。

可是想著兒子這幾年雖然脾氣性格不算特彆溫馴,但是卻也沒有出格的地方,便也不再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隻點了點頭,輕聲道:“過幾日讓你母親也帶你入宮一回,雖然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好歹也不能真的盲婚啞嫁。”

張宗說輕聲應了聲是,心裡卻有些疑惑,為何爹爹看他的眼神如此複雜。

**

之後張夏兩家的訂婚流程走的很快,翻過年去,正德元年三月,終於正式定下婚約。

張家對這樁婚事十分看重,畢竟這可是昌國公府未來的國公夫人啊,誰能輕視了去,因此在王氏的主導之下,給的禮十分重。

夏家那邊也很有眼色,張家這般看重,他們也辦的十分大張旗鼓,一下子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張夏兩家要訂婚了。

外戚合流這件事,雖然有些讓人看不順眼,但是說到底夏家也沒有什麼政治能量,因此文臣們也就心裡嘀咕兩句,倒也沒有因此發表什麼意見。

而張鶴齡則是趁著這個機會,領著兒子入宮給太後謝恩,畢竟這可是太後保的媒。

張太後再一次看到侄子,高興的將人叫到跟前,先是細心垂問一遍,問問他最近吃的怎麼樣睡得怎麼樣,簡直就像是把張宗說當成一個孩子。

而張宗說也樂於在太後麵前裝可愛,真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細細的給太後說自己這幾日的近況。

太後聽完之後,又讓人帶張宗說下去看她給他留的一些好東西,說這些東西都是給他成婚用的。

張宗說便也乖巧的跟著人下去了。

太後則是在侄子離開之後,這才看向了自家弟弟:“之前你還操心著操心那的,如今看著可不是好好的嗎?”

張鶴齡一時苦笑:“是我多心了。”

張太後見弟弟認錯,倒也不乘勝追擊繼續揶揄他,而是道:“照兒是你的親外甥,即便再為他的臣子,你也是他的親舅舅,一家人若是太過客氣,反倒是疏遠了。”

張鶴齡急忙端正態度在太後麵前認錯,不過他心裡卻也明白,和皇帝談感情可以,但是最好還是堅守著最後那一點為人臣子的底線,否則隻怕也是不得好死的下場。

等到和太後說完話,張鶴齡又帶著兒子去給皇帝請安。

皇帝對自己這個小表弟還是很喜歡的,今日張宗說過來,他還給表弟賜了一對玉如意,以表示對他訂婚的祝賀,張宗說自然也是扣頭謝恩。

之後他便又和張鶴齡聊起了軍務,張宗說竟也安靜的在一旁聽著。

支持草原內部鬥爭的政策取得了極大的勝利,如今達延汗已經身陷與右翼的戰爭之中脫不開手,根本無力再去騷擾明朝,而明朝也趁機將勢力範圍往西邊延伸,皇帝甚至最近還在考量,要不要再修一個邊鎮。

張鶴齡對此當然是支持的,他希望朝廷可以控製住整個河西走廊,如此明朝不管是往西的貿易還是往東南海上的貿易都可以打通了。

宋朝雖然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他對於商業的鼓勵,以及他的經濟政策,卻不知道比明朝高到哪裡去了,雖然也和明朝一樣不抑製土地兼並,但是他們卻也並不完全靠農業稅來維持國家運作,而是選擇對商業稅重拳出擊,這玩意才是占大頭的。

這樣的思想,張鶴齡也和孝宗皇帝說過,但是他是標準的儒生皇帝,即便是對小舅子十分看重,卻也無法接受這樣的言論。

可是大外甥就不同了,他從小就是張鶴齡教導長大的,即便張鶴齡名義上隻是他的武術指導,可是倆人成天湊在一起,張鶴齡當然不會僅僅限於騎射的影響,而是將一些自己的理念,不動聲色的灌輸給皇帝。

正德帝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人,而張鶴齡的這番言論,也很能支持他去大刀闊斧的改變這個國家,所以如今剛剛改元,他就已經開始想著與西域通商的事情了。

張鶴齡則是勸他先不著急,可以先從東南通商的角度開始。

他可是記得,在嘉靖年間倭寇已經成為了大明朝的心腹大患,而這些倭寇說是倭寇,其實更多的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私底下出海,最後發展成為海商和海盜,與朝廷對抗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假倭,一部分所謂的真倭,也不過是這些海盜加海商們雇傭的打手。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很簡單,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大棒就是戚繼光俞大猷這些抗倭名將,胡蘿卜就是隆慶年間明穆宗開海禁,有限度的準許海商出海。

至此之後,倭患這才慢慢消散在曆史的塵埃之中。

但是張鶴齡如今卻並不想再讓東南沿海的人民們再經受這樣的苦難了,他想要建議正德帝,開海禁。,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