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更(1 / 2)

大房子裡氣氛很沉重,此時已經沒有人再開口,全都看著大屏幕上畫麵。

高射炮試驗畫麵播完之後,又出現是木倉械組裝紀錄片,連著放了三四個彼此沒有關聯短片後,其他人還在茫然著,而周二伯呼吸卻開始加重。

如果一開始沒明白,但連著播放幾個紀錄短片,再想想他們所在位置,大概就能猜出一點。

短片內容是不是代表著他們科研方向?

那最開始高射炮炸管事件是不是也在科研範圍內?

周二伯是木倉械發射事故受害者之一,這同樣也是他最遺憾事。

他不怕流血流淚,彆說現在左手沒了,就是雙手雙腳沒了他都不怕。

他怕是站在戰場上還沒擊殺敵人,就因為武器故障原因不得不下戰場,今後人生不得不遠離前線,這種感覺讓他覺得有些憋屈難受,他寧願死在敵人炮火下,而不是在還沒殺死一個敵人之前,就不得不被戰友們抬下去。

周二伯突然側頭,他問著身邊侄女,“你做科研是哪一個?”

周雪沒回他問題,而是道:“二伯你再等等,等等你就知道了。”

正在周二伯要說話時候,他另外一側坐下兩人,兩人剛坐下,其中一個就不耐煩道:“都說了不來,大老遠跑這裡來做什麼?”

“行了,兒子還在你小點聲。”

“他滿腦子都是書書書,哪裡聽得到我說話?”中年男人有些不樂意,不過聲音還是放小了些,等看到周邊那麼多穿著軍裝人,眼裡滿是傾羨,“那小子要是聽我把體能練好,不就能去當兵了?讀大學有什麼用,讀書人能幫著國家打跑敵人?”

說話是馬明父親。

馬父是在兒子出生後就打定主意讓他去當兵,當年他因為某些緣故沒能入伍,已經成了他終身遺憾,便將這份念想寄托在兒子身上。

可兒子從小就瘦瘦小小。

這也就算了,不愛武就愛文,從早到晚就知道拿著書本,要說兒子聰明也確實聰明,一路考上大學一直都被老師誇。

可除了讀書能行之外,其他都不能行。

遇到親戚連叫都不會叫,讓他少看書多出去玩玩,他能把自己弄丟,長這麼大了還得他們伺候著吃喝拉撒,再這麼下去,人不得廢了?

至於這次來讓他們看什麼研究。

這些孩子們才多大啊?

都是一群二十歲左右年輕人,這麼小小年紀人能研究出什麼有用東西來?

要不是看著這是兒子長這麼大頭一次對他們提出要求,他肯定不會來。

一些過家家事,值得大張旗鼓呼朋喚友嗎?

馬父看了看周圍,除了一部分看著像是學生之外,其他人都是陪同而來家人朋友。

他再一次不解,現在誰家不是為了生活忙忙碌碌,怎麼這些人就願意將時間花費在這個上麵?

“同誌。”

馬父轉頭,發現是身邊穿著軍裝男人,一眼瞧過去就發現這人左邊袖子空空如也。

他崇拜軍人,尤其是這種為了國家而奉獻過軍人,立馬收斂了臉上不甚在意神情,變得很恭敬道:“同誌你好,有事嗎?”

周二伯開口:“你知道在最開始時候,戰場上戰士們使用是什麼武器嗎?”

“知道。”馬父怎麼可能不知道?在小時候他曾親眼見過,一個村子人大部分都被害了,如果不是趕來戰士們,或許都沒現在他,那個時候國內條件不好,隻有少數人拿著武器,大部分都是拿著長矛、拿著鐵刀,甚至有些還是手握長棍。

馬父感慨著:“那個時候國家艱難啊,要是能像現在這樣,能給戰士們每人分配一把武器,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犧牲了。”

周二伯道:“你說得沒錯,可你知道戰士們手中武器是怎麼來嗎?”

“這……”馬父一愣。

這個,他還真沒想過。

周二伯告訴他:“就是你口中讀書人,為國家做出貢獻,不單單是上了戰場戰士們,還有所有在後麵支撐他們普通人,有讀書人、也有沒讀過書人,國家如今能強大起來,從來都不是單靠一批人,而是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

“步木倉、高射炮、火箭,還有飛機、坦克、潛艇。”周二伯一一舉例,“這些都不是憑空而出,是一代接著一代人經過不斷改進才創造出來,而這些人,絕大數都是你口中人讀書人。”

為國家做出貢獻人絕對不止一類人。

除了保衛國家戰士們之外,還有很多默默無聞人,在民眾不知道情況下,他們日複一日鑽研著,為得就是強大這個國家。

馬父被說得滿臉通紅,完全不知道怎麼反駁。

也沒法反駁。

因為他心裡實打實清楚,這位軍人說得很對。

而這時,旁邊一位瞧著就比他小一點女同誌挺著胸脯,帶著無比自豪道:“我家薇薇就厲害了,咱們老向家唯一一個大學生,回老家時候,族裡人還說著要把這件特光榮事記在家譜上,讓以後子子孫孫都知道,在1965年夏天,咱們家出了個讀書人呢。”

兩個家庭,兩個極端。

對馬家人來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把時間花費在學習上沒一點用。

可對於向家來說,成績好是件高興事,能考上大學是值得全族光榮事。

他們都不會覺得自己錯了。

反而覺得對方沒法理解。

李秋是真不理解這個男人,自己兒子有出息不好嗎?不管是在什麼領域上有出息有成績,那就是值得高興驕傲事。

憑什麼沒按照他意思走,就成了歪路?

李秋挺同情看了他旁邊學生一眼,本以為會看到一張難過臉,結果這位看著有些瘦小學生正垂頭看著書本。

不是裝模作樣看書,而是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沒注意到旁邊發生了什麼……

“……”李秋張了張嘴,最後還是決定安靜點吧。

到底是彆人家家事,她沒權利插手,又是薇薇小夥伴,萬一鬨得太過薇薇也不好做人。

正好這個時候大屏幕停了下來,有人走過來讓他們進場。

科研小組和其他不相關人分兩個地方進去,鄭浩站在進去大門前朝著外麵張望著,麵上有些著急,小聲嘀咕:“也不知道班長他們能不能趕到。”

馬明抬起頭,他淡淡地道:“來了也不見得好。”

“呃……”鄭浩本性老實巴交,剛剛那一幕他也看到了,心裡同情馬明但真不知道怎麼安慰。

一旁向薇道:“來了不見得好,但是不來又怎麼能親眼見證你做了什麼?”

馬明眼裡有些茫然,“就算見證了又能怎麼樣?”

向薇嘴角慢慢上翹,“用你成就去征服他們,這次不行就下次,一次一次積累,你會發現他們看不上你神情會有著翻天覆地變化。”

馬明更加茫然了。

就算真有變化又怎麼樣?會讓自己更高興嗎?他不知道會不會,因為這種事在今天之前從沒發生過。

向薇沒再繼續說,有時候說再多也抵不上親自去感受。

就在他們快要入場時候,鄭浩戰友們趕了來。

他們年紀看著都不大,甚至有些看著比鄭浩還有小一點,直接衝過來抱著他打著招呼,那歡喜勁好像鄭浩獲得了大獎一般。

向薇想著,這就是人生百態吧。

他們四個人,每個人家人朋友都沒有任何相似地方。

但希望在試驗結果出來之後,他們會有共同情緒,為他們歡呼和自豪情緒。

因為是半公開試驗場合,所以來人不少。

等他們走進入台,鄭浩還發現遠處有人拿著相機對著他們拍,下意識就提醒身邊夥伴,“快站好,有記者在拍照呢。”

周雪立馬站好,還露出了一個假到不能再假笑容。

向薇朝著那邊望了望,就他們和記者之間距離,就算拍照應該也隻能拍到一些模糊身影,更彆說人家明顯不是對著他們,而是對著主講台。

她道:“知道上一屆試驗成功學生們最後怎麼樣了嗎?”

鄭浩和周雪一臉茫然。

馬明推了推鏡框,“上了新華日報。”

“!!!”茫然兩人雙眼發亮,上報紙了?!

說實話,向薇也很期待。

他們科研並不屬於完全需要保密程度,每一屆科研成功或者有進步時候,都會登上當地大報。

為了分享,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國家年輕人正越來越好。

他們不會將具體成就寫上去,但是會張貼著照片,寫上《祝賀XXX/XXX同學,在學業/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

向薇已經能想象到,如果爸媽看到她照片出現在這份報紙上,會有多興奮、多自豪。

或許他們又會拿著有她照片報紙,去朋友同事麵前大肆炫耀著吧。

她不覺得被爸媽炫耀會害羞、不好意思,隻因她現在唯一能替爸媽做到,就是讓他們以她為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