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牙疼不止,王泉林還感覺頭疼。
他完全能想象聶齊那個老東西在想什麼,無非就是罵他把向薇從南京拐到天津。
但講點道理!一開始明明就是他發現人才,是聶齊趁著他沒注意時候搶奪過去,他都沒先罵人呢。
王泉林實在是氣不過,直接一個電話打到聶齊辦公室,結果電話剛接通,那邊卻是先說了話,“王老頭,我可不是你想得那麼小氣,我去天津是有其他事呢。”
王泉林氣笑了,“那你倒說說我怎麼個小氣法?”
要不是知道他心裡想著什麼,電話裡老東西會這麼說?
聶齊笑了兩聲,隨後變得認真起來:“行了,不逗你了,我這次過去確實有重要事。”
王泉林麵上跟著凝重起來。
他當然知道聶齊不會真單單為了向薇而來,他們就是再老糊塗、再欣賞一個年輕人,也不會乾這種衝動事。
他和聶齊手頭上掌握東西是重中之重,不能憑個人喜好離開他們鎮守營地,除非有非常重要事情,反過來說,一旦他們要遠離長久待著營地,那勢必是有更重要事要發生。
王泉林道:“我怎麼沒收到上麵通知?”
“臨時決定,我這不是來通知你了麼。”聶齊說著。
王泉林沉聲:“是關於K2?”
兩人電話都是經過加密,但每次通話都不會直接說出具體名稱,而是用稱號代表。
“是啊。”聶齊歎聲,“老王,咱們時間不多了,上麵意思是讓我們暫且放下手中項目,合力完成一項科研。”
主動安排科研項目,顯然是國家急需東西,不然也不會讓他們兩個合力完成。
王泉林沉默了一會兒,略帶沙啞道:“我知道了,我等你來。”
沒再繼續寒暄,就掛掉電話。
時間啊。
科研人員最缺少就是時間,他將一生都放在科研上,細算算已經有四五十個年頭,可還不夠啊。
他還想繼續再擁有四五十年,祖國還不夠強大,他還想繼續壯大祖國。
不過好在,他時間越來越少,但是年輕一代人中多了不少人中龍鳳。
科研所昌琛,正趕來向薇,還有她成員馬明……
或許現在他們還不夠成熟,但經過時間沉澱,他們必將更加強大。
……
火車在路上走了兩天,最先到反而是慢上車向進兩口子。
想之前他們去時候多累啊,大包小包還扛著兩床棉絮,但身體累心裡卻是高興,畢竟那個時候他們馬上就能見到女兒了。
而回來路上呢?
女兒找人給他們開了睡鋪,隨身帶著東西也不多,一路輕輕鬆鬆,可他們兩口子完全高興不起來。
在火車上時候,李秋是拿著他們拍得照片反複看著,這次離彆下一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見麵。
之前還想著要是太想女兒,大不了坐火車去看看她。
現在呢?這裡離天津遠一些,但坐火車還是能到,隻是就算到了也沒用,女兒在科研所做研究,那是不能隨便出來見人,就是再想得慌也得等她有時間。
嘴裡說著隻要女兒喜歡就好。
隻要她付出是在為祖國做貢獻。
可現在,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後悔。
瞧著快下車,向進看著媳婦還在看著照片,他走過去半摟著她,“沒事,孩子不在不還有我嗎?她本事大,咱們總不能將她困在這個小城市,像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吧?她本就該飛翔,我們也該以她為傲。”
“我知道,我就是有點想。”李秋哪裡不知道,道理她清楚得很,但就是心裡不適應。
“彆想了,咱們該下車了。”向進將人扶起來。
兩人手拉著手,背著包一起下了火車。
火車站離著向家大隊要近一點,兩人商量著乾脆回一趟大隊。
就找了順路拖拉機,給了點辛苦費就能被拖到大隊裡。
上次回來,還是帶著薇薇回來祭祖。
這一次,冬天雪地,田地裡全是白茫茫一片。
隊裡人看到向進兩口子,知曉他們和老家關係不好,就先帶到自己家坐著,再將大隊長一家叫來。
這麼大冷天,各家各戶都沒什麼活,基本上就是待在家裡拉著家人和同村朋友們閒聊著。
向進兩口子難得回來一趟,他們當然好奇。
尤其是知道他們去了南京一趟,更是好奇起來了。
“南京啊?我一輩子都沒出過省,南京和咱們這裡有什麼不同嗎?”
“是去了薇薇大學?她現在怎麼樣了?”
“你們兩口子算是有福氣啊,女兒以後就是大學生,還能跑去南京,我們這群老東西,以後都不知道能不能看看外麵城市。”
李秋對著他們道:“有機會,其實想出去真不難。”
向進跟著點頭:“沒錯,我們出門之前還想著會很艱難,隻要找廠裡開好證明,買了火車票就能走,到了外地用證明開個招待所就能住下了。”
“就是,咱們國家都是一個語言,就算每個地方帶著些方言,但是也不至於聽不懂,而且那邊人特彆和善,我們找不到路,當地人還親自帶我們過去呢。”
其實有些事不親自嘗試一下,都會覺得特彆艱難,甚至會覺得完全做不到。
可一旦下定決心嘗試後,他們就覺得這些事做起來沒想象中困難。
他們這次可以去南京,下次就可以去天津看看。
祖國這麼大,他們想著以後有機會或許能都去看看。
反而這種事,有人聽著心動,可有些人卻是怎麼都不會下定這個決心。
畢竟除了勇敢之外,還得有錢支撐。
現在比以前好多了,最少隻要肯乾還是能吃飽肚子,可大部分人也僅僅隻是能溫飽而已,他們還得養家養孩子,日子哪有向進兩口子輕鬆。
等大隊長兩父子前來。
李秋將薇薇上報紙事說了出來,還現場每人發了一份。
這一下,立馬引起了轟動。
就算向薇不是他們家閨女,好歹也是姓向啊。
他們向家女兒不但是大學生,還是上過報紙大學生,瞧瞧上麵說,還研製東西,那以後豈不是一個科學家了?
向薇是向家血脈,他們孩子也是向家血脈,那是不是代表著,如果他們願意培養孩子好好學習,就算達不到向薇程度,也能成為一名成功人?
其實這個想法,向家大隊長早就有了。
隻是一直沒實行而已。
因為這件事實行起來很難,先不說是不是每家人都願意讓已經能幫忙做勞力活孩子把時間花在學習上,而且一旦決定上學,花費除了時間之外還有金錢。
現在好不容易才能有個溫飽,沒多少人願意把錢拿出來花費在上學上,尤其是他們沒人敢確定,是不是真學上幾年孩子就有出息,就能成為高中生、大學生,是不是能去城裡鎮上找到一份工作。
可現在,他覺得這個想法確實可以實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