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捉蟲)(2 / 2)

柱哥的話說的不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讀書,有些學生家裡花了錢也不見得能讀上去,先集中一起學學,要是真願意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再送學校就行。

最主要的是,這樣一來的話相當於全大隊一起請老師,這樣分攤到每家每戶就沒多少,願意嘗試的人也自然多了。

一旦嘗試,向進相信會有不少人看明白,讀書真的能改變孩子的一生,哪怕沒有成為高中生或者大學生,隻要能認個字,不至於一出門隻能當個文盲。

李秋聽著,她忍不住感歎一句:“向家大隊有你這個大隊長,是孩子們的福氣。”

向柱被說的臉一紅,好在人黑看不出,他連連擺手:“哪裡哪裡,我可不值得這麼誇。”

李秋是真覺得。

最少她所知道的大隊,並沒有幾個會為了隊裡的孩子們著想,這件事擺明了要費不少精力,甚至得不到半點好,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努力一把。

向進問道:“那隊裡的人同意了嗎?”

“大部分是同意了,打算先試試。”向柱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搓著褲子,為難的道:“這兩天我帶著人也把教室收拾了出來,現在就缺、就缺上課的老師了,我想著你們在鎮上認識的人多,能不能幫忙介紹介紹?”

“介紹老師?可我們還真不認識老師。”向進皺著眉頭,左想右想也想不出自己認識的人中有老師的。

而且就算真認識,人家也不會放棄鎮上的單位去鄉下教書。

李秋說著:“大隊長,你們想找的老師,是必須教過學生,還是說隻要讀過書的就行?”

“讀過書的就行。”向柱立馬道。

他們心裡有譜,知道鄉下的小地方不一定有老師願意去,“我們也商量過了,如果有老師願意去,我們可以給他們算工分,稍微高一點,大概就和鎮上的臨時工差不多。”

可即使這樣,他們都知道願意去的人不會太多。

讀過書的人,真要在鎮上找份工作不是太難,誰願意回到鄉下去當一個教書的人。

向進還在想,“要不我去廠裡問問,多問幾個人看能不能安排?”

“那太好了,就麻煩你了。”向柱等得就是這句話。

“沒事,都是為了大隊嘛。”向進起身就想往外走,卻被身邊的李秋攔住,他不解的看著媳婦。

李秋將他按下,“其實我有個法子,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因為薇薇和衛舒的關係好,李秋和衛舒媽媽有過一些來往,前段時間她們兩人聊天時,正好說到了一件事。

“衛舒媽媽跟我說,衛舒跟她談過一次話,說是家裡供著讓她覺得心裡壓力很大,想著分擔下。”李秋說著:“我想著,這樣想的學生應該不止她一個吧?既然這樣,為什麼咱們不找找在上學的學生呢?”

“學生不是要去上學嗎?哪來的時間給咱們孩子上課?”向柱有些不懂。

“學生馬上就要放假,在假期來賺點錢教孩子大把人願意,等開了學,咱們可以分批找幾個孩子,輪流著來教。”李秋說著,因為家裡有薇薇這個學生在,所以她是知道,很多學生並不是每天都會去按時上學,他們不像薇薇那麼走運,生活不是全被學習包圍著,他們還得去發愁其他的事。

如果一個人輪流一個月或者一周的時間合夥去賺取一份工資,應該有不少人願意接受。

更彆說,薇薇那一屆有不少學生沒有考上大學,好些人正等著分配工作,他們應該也會有人願意在空閒的時間去教書。

李秋突然站了起來,“要不,我去聯係吧。”

她突然覺得這樣的事很有意義,比她在機械廠當一個小小的臨時工有意義,不止是向家大隊,還有其他的偏僻地方,她想著這些地方或許都需要一個教人讀書的小老師。

說乾就乾。

李秋完全等不急,收拾完東西就去找人。

她首先去的就是薇薇學校,找到那裡的老師,她將情況說出來的時候,其實有幾分忐忑,害怕老師會嘲笑她的異想天開。

卻不想老師拉著她的手就是道:“李秋同誌,你來的真的太及時了。”

原來,不是每個學生家裡都能承擔的了一個學生的開銷。

好多學生因為費用的關係,不得不選擇離開學院,其中不乏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

老師看在眼裡有些心疼,可她根本沒法幫忙,她從抽屜裡拿出一個檔案,“你看看他們,他們本該繼續待在教室,都因為一些不可抗力離開了。”

這個不可抗力,其實就是因為錢的事。

倒不是全都是家裡不讓讀,而是真的拿不出錢來,總不能餓死家裡的人去讀書吧?

如果學生能自己賺到學費,那完全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不過就是空了一周或者一個月的課程,總好比徹底離開學校的好,隻可惜你們要的學生不多。”

“會多的。”李秋輕聲,看著檔案裡的資料,那一個個學生的信息出現在她眼前,她心中突然有了個決定。

李秋決定,她想嘗試著讓這些孩子能多一個小小的選擇。

所以在當天,李秋同向進說道:“我想辭職。”

辭掉現在的臨時工,讓她能擁有更多的時間,好讓孩子們多條前進的路。

向進聽到,沒問她為什麼要辭職,而是微微頓了頓,才開口:“當然可以,反正家裡還有我在,薇薇現在也是拿工資的人,完全能撐得起一個家的開銷。”

李秋隻覺得鼻尖發酸。

向進走過來抱著她的肩膀,“你要想做什麼就去做吧,有我們在呢。”

有了家人的支撐,李秋隻覺得全身充滿了動力。

就在她準備付出行動時,又聽到了一個十分糟心的事,“裴家被人下藥了?”

“對啊,就他們家以前那個養女,也就是他們現在的兒媳婦裴什麼蘭的,聽說是他們一家三口打了大肚子的兒媳,然後兒媳買了農藥下到了他們的飯菜裡,一家三口都被藥倒了。”

“人死了?”

“沒死呢,不過也都半死不活,兩個動不了還不能說話,一個有意識但也是全身不能動,他們一家真是徹底毀了。”

“那他家的兒媳被抓了沒?”

“沒呢,她是真狠,下藥毒了一家人,然後偷了裴家的錢跑了,公安到現在都沒抓到人,也不知道一個大著肚子的女人能跑去哪裡。”

一個才十九歲的女人,懷著大肚子在婆家吃的飯菜裡下農藥,毒了人後偷了東西就跑。

這種人心得有多狠啊?

要知道,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可是養大她的爸媽,從小到大就沒虧待過。

要不是自己自甘墮落,硬是和自己的養弟搞大肚子,哪裡會發生現在這種事?

不過裴家的一家三口也是罪有應得。

對著一個孕婦都下得了手,隻能說這四個人的心都太狠毒了。

李秋聽著這些人的話,並沒有插進去。

裴家人可恨,也不值得她同情,唯獨希望的就是逃跑的裴雪蘭趕緊被抓起來,除此之外也就沒其他感想。

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所以這些人不管是死是癱,又或者跑到哪裡去,都和她沒有關係。

她需要做更有意義的事。

從這天開始,李秋便開始了忙碌的奔波。

她一個人跑了周邊無數的村子,費勁口舌去說服村裡的人,有的會欣然接受,有的卻是嗤鼻不屑,可李秋仍舊沒有放棄,她沒法放棄村莊裡那些懵懂無知的孩子,也放棄不了因為學費不得不放棄學習的孩子。

隨著她的堅持和努力,周邊的村落和大隊還真擁有了幾間小教室,去的小老師都是在生活上有困難的優秀學生,他們輪著班,一個人去上一周。

雖然酬勞會很少,但就是這麼一點錢,足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同時間,向薇也在努力。

一日接著一日,完全沒有停歇下來過。

“為什麼要這麼設計?炮台在後怎麼操作?”

“我們完全可以用各向異性材料看作靜態受載體的假設!”

“難道你沒考慮到成本嗎?要知道……”

科研室的聲音越來越大,與其說是在討論,不如說是在爭吵。

在向薇的桌前,是一張草稿。

自行高炮的外觀圖。

彆小看這張草稿,就這麼一張,是他們從冬天到春天又到夏天才出來的最終結果。

而且也不是最後的成稿。

就在今天上午,向薇提出了不同意見,她將炮管從前麵挪到車身後麵,而且設定了兩種武器係統。

牽引機動和自行機動。

這樣一來,自行高炮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一輛自行高炮的價值怕是要翻上好多。

成本就先不說了,兩種武器係統同存,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馬明淡然的道:“我覺得可行,兩種機動用在不同的場合,雖然複雜了一些,但這種係統裝置做起來應該不難。”

馬明的話一說,其他人頓時沒話說了。

他們覺得艱難,甚至有可能做不出來,但要是馬明說能試試,那就真的有可能。

畢竟都是一個科研室的人,都相處了這麼長的時間,怎麼可能摸不清其他成員的性子。

組長向薇不愧是兩個教授聯名推薦的人才,她每次提出來的思路都極為的大膽,甚至讓人不敢去嘗試,可一旦真正嘗試才發現還真能往下走下去,而且幾乎各個領域都涉及,如果連她都難到的事,其他人更彆想解答出來。

接下來就是馬明,可以說是組長第二,他涉及的知識點都很刁鑽,而且手上操作極強,一些複雜的電路交給他絕對沒問題。

再有鄭浩,現在整個科研所都知道,他們科研室有個過目不忘的能人,讓他記下的東西幾乎沒錯過。

至於其他人,沒那麼耀眼,在普通人中或許會顯得聰明一些,可在這裡就有些平凡。

隻不過,有個彆人很有衝勁,一直超前努力著。

唯獨讓眾人意外的就是昌琛了。

組長向薇在期間分配過幾次任務。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因人而異有些改變,唯獨昌琛都是整體調度,一開始眾人還沒察覺出來,可慢慢的他們發現,雖然他們是一個小組,但昌琛與他們之間像是有一條跨不過去的溝。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科研室分成了兩隊,一個八人組,一個一人組。

沒人請求幫忙,昌琛就一個人研究自己的,完全沒想過參與進來。

有人不是沒好奇問過,但是昌琛每一次都是微笑的說一聲‘我可以’。

時間長了,難免讓人有一種向薇帶頭排擠昌琛的感覺,就像是現在,眾人在類似於爭吵的氛圍中將接下來的任務定下來。

而全程昌琛沒有參與進去,而是繼續待在一旁弄他自己的事。

或許是有人看不下去了,在會議結束準備一塊去食堂時,一個瞧著和昌琛有些相似的男人衝了過來,“向薇同誌,我懷疑你故意忽視昌琛。”

昌琛見到來人,趕緊走出去攔著他,低聲道:“昌蘊你在乾什麼?”

“哥,她明顯就是針對你,不然這都小半年過去了,為什麼你和組內成員生疏成這樣?”昌蘊十分憤怒,家裡長輩一直都說堂哥是所有小輩中最聰明的一個,他從小到大最崇拜的就是堂哥,可進了科研所後發現,他最崇拜的人在被彆人虧待,他哪裡忍得了。

麵對著質疑,向薇並沒有不滿,而是想著昌琛的人際關係是真不好,她早就準備了一番話,就等人來質疑她。

可等了這麼長時間,隻等來一個莽撞的小夥子。

向薇清了清喉嚨,她特認真地道:“你知道嗎?正是因為我看重他,我堅信未來的他是一個很出色的項目負責人,可我同樣知道,但凡他邁不出這一步,他永遠也成為不了一個項目負責人,甚至不算一個優秀的項目成員。”

清冽的語調,讓昌琛猛地怔住。

昌蘊沒聽明白話裡的意思,隻會漲紅著臉道:“你胡說!”

向薇沒有理會他,而是走到昌琛身前,她問道:“你不是自認就算自己一個人負責整個項目都不會比一個小組差嗎?那現在要不要比比?比一比我們之間的進度?”

小組對個人,聽起來就不公平。

可從一開始,昌琛就自傲的將自己處於不公平的天平上。

不是彆人,而是他自己將自己推了上去。

是昌琛認為,單憑他一個人的能耐能出色的完成科研。

既然這樣,那就比比吧。

向薇的話後,整個空間顯得十分安靜,總覺得這個氣氛有些古怪,不敢參與到兩個當事人之中。

不過,馬明從來就沒什麼不敢,“我覺得行,先前不是還說要比比個人的項目成果?要不現在也拿出來比比,決定名字的排位?”

項目進行了三個季度,他們所掌握的東西還真不少。

馬明絲毫不懼能不能比過,反正第一名非組長莫屬,那第二、第三又有什麼區彆?

不對。

區彆還是有的,他第一次有想打人臉的衝動。

“哥!你和他們比,我不信你比不過他們!”昌蘊嚷嚷著,要和教授們比或許比不過,不過都是一群才進科研所沒多久的年輕人,在年輕人這一輩中,他不相信有人能比堂哥強。

然而。

昌琛很安靜,除了按著昌蘊的肩膀之外,什麼都沒說。

昌蘊不解:“哥?”

昌琛臉色漸漸變得難看,他張了張嘴,到了嘴邊的話卻怎麼都說不出來,“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