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石倒是很想成為神舟五號的宇航員。
神舟五號對於他的意義來說特彆大,因為他曾經也有參與過神舟五號的建設,隻是有的事並不是他想就能做到。
來之前他以為自己多努力一些,或許就能超過前輩們。
來之後他才發現,他在努力的同時前輩們也在努力,甚至不會比他少多少。
失落肯定會有,但是失落之後那股勁就上來了。
沒關係,上不了神舟五號,還有神舟六號七號,更彆說以後還會有其他係列的登月飛船,隻要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有登上飛船的時候。
“我給你算算,前輩們有十年的飛行駕齡,不過他們成為宇航員的時間並沒有那麼長,我在熬個四五年。”邵石算了算,一臉驚喜道:“那神舟十號就有我的位置。”
四五年過後他也不過才三十歲不到。
是值得期待的未來。
等說完之後,邵石又問身邊的發小:“我的未來規劃都已經做好,那你的呢?”
“我?”被問到的謝小樂臉上有一些不解,不是對未來感到不解,而是對這句話感到不解,“我當然會繼續跟著向老師。”
在他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是麵前的發小,如果沒有他的陪伴,他不知道能不能支撐到遇見向老師的時候。
另外一個自然就是向老師。
向老師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以至於身處在黑暗中的他才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的色彩。
也是因為她,他才鼓起勇氣反抗,才能徹底的從所謂的家庭中掙紮出來。
現在的他不懼怕挨打,對未來也有了目標,整個人都變得鮮活起來,覺得人生真的太美妙了。
謝小樂微微抬起頭,“向老師的目標很大,她曾說過需要一批成員為此一起做努力,我將是她的成員之一,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奮鬥!”
邵石突然站起來,一把勾住了發小的脖子,笑嗬嗬的道:“那正好,你造飛船我開飛船,咱們倆多搭?”
謝小樂側頭看了他一眼,“那你得多努力一些,才能登上我造的飛船。”
“喲嗬!看不起哥哥是吧?”邵石揉了一把他的頭發,“你就放心吧,哥哥遲早登上你造得飛船!”
帶著遠大的目標,兩兄弟為此奮鬥著。
就這樣,時間慢慢過去,總算迎來了神舟五號的發射日子。
神州五號起飛重量足有479噸,高58米,在電視機上看著,能感覺到它的龐大,可真要說到底有多大誰也沒法描述清楚。
可一旦在現場觀看時,才能感覺出有多震撼。
在觀看時,有人指著火箭頂端,奇怪的問道:“是不是和原先的火箭不同,怎麼上麵有個尖東西?”
對於關注火箭飛船的人是一眼就看出了變化,不過沒幾個人放在心上,隻當時設計方麵的不同。
隻是在記者采訪的時候,身為總設計師的蔡學文給出了答案,“這是一個標誌,一個示意著載人航空的標誌,同樣也是宇航員的一個保證,這是一個逃逸塔,在發射十五分鐘前如果出現故障,宇航員能轉移到逃逸塔中,從逃逸塔發射回到地麵,如果沒有出現問題,火箭在點火後,飛行到一定距離會將逃逸塔丟棄。”
也就是說發射之前真要出現故障,宇航員還有逃生的可能,可一旦發射後,就算明知道出現問題,也沒有逃生的機會了。
這真的是一次冒險。
但祖國的十五名宇航員們,已經做好了冒險的準備,他們毫不畏懼。
“蔡教授,這次登上載人航空的宇航員是誰?”記者問道。
比起了解飛船的大概,這次的焦點大部分都在宇航員身上。
國內第一次載人航空,同樣也是國內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人,怎麼可能不讓人激動期待。
早在知道發射載人航空的消息時,十五名宇航員的名字就登上了大報,全都在好奇著誰會上去,又會上去幾個人。
蔡學文回答:“這次的艙內隻準備了一個單人航天器,所以隻準備了一位航天員,他就是……”
蔡學文微微頓了頓,然後身子望著一側讓了一下,對著台上打開的房門,他道:“他就是楊方遠,以及後備第一階梯邵石、趙染,後備第二階梯範孫佳……”
隨著他的聲音,一個個穿著太空服的人走了出來。
他們站在高台上,全都望著前方。
這一幕,被記在了屏幕上。
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見。
而在采訪會的某一角,馮老對著身邊的人,小聲問道:“會羨慕嗎?”
向薇側過頭看著他。
馮老望著高台上,緩聲說著:“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會有無數人記住楊方遠的名字,會記住國內第一個登上載人航空的人是楊方遠,就算十年、二十年後提起,也有人會記得。”
可是,誰又能記住為了載人航空做出奉獻的科研人員?
現在他們還在位都不一定能被多少人關注著,等離開這個大家庭,怕是更沒多少人記得。
向薇有些晃神,眼裡帶著些回憶,她輕聲道:“您不是第一個問我這個問題的人。”
在之前,同樣有一位前輩也問過她這個問題。
那個年代不比現在,是完全保密誰都不知道你在做什麼,又做了什麼成就。
而現在,最少是公開式的。
在網絡上稍稍查了查,就能看到她的名字在科研人員中,不過正如馮老說的,應該沒多少在意。
但那又怎樣?
他們的初心從不是被人看到而已,他們的初心是見證火箭飛船的發展史。
從無人飛船到載人飛船,她在意的是這個過程,從無到有的過程。
和同行的夥伴一起奮鬥的過程。
她不需要有人時時刻刻關注著自己,但如果後世有人對載人航空好奇時,去搜索這些資料,在上麵看到她的名字,她也會十分高興。
這證明她存在這個世界的意義。
馮老問道:“那你是怎麼回答他?”
向薇偏頭,“不太記得當時具體回複了什麼,但應該和我現在所想的差不多吧,從一開始踏入這個領域,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讓人們記住我,我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著。”
馮老臉上多了些笑意。
“而且人們記住宇航員何嘗不就是記住了我們?載人航空的科研員和宇航員缺一不可。”向薇看著高台上的十幾個人,她繼續說道:“我們和他們就是一體。”
馮老聽得連連點頭,滿臉都是欣慰,他道:“這次事完,你來找我一趟。”
向薇看了他一眼,點頭應了一聲。
去一趟有什麼事?她大概能猜到,不過這都是之後的事,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神舟五號的發射。
蔡學文身為神舟五號的總設計師,在發射之前的兩三天接受了不少的采訪和會議。
向薇參加了一些,不過大部分的時間還是放在了複查上麵。
爭取不出現一絲紕漏。
不止是她這個部門,其他部門也是如此。
因為在之前神州二號發射前,就出現過一次事故以至於更改了發射時間。
這次也一樣,一旦發現問題,畢竟終止發射,哪怕是在發射前一秒發現故障,他們也得終止。
因為他們不能冒險。
哪怕臨時取消發射會讓國外看笑話,但是他們不能讓宇航員冒險。
好在,一直在發射當天,都沒有發現問題。
神舟五號發射的時間是在上午九點,隻不過在天還未亮時,電視裡就有了直播,為宇航員楊方遠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出征儀式,在鏡頭裡,身穿太空服的楊方遠與全國觀眾打著招呼。
在進入艙內前,他站的得筆直,一手舉在頭邊,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
這一幕,讓祖國群眾熱淚盈眶。
有的人站在觀景台前,有的人站在電視機前,他們不約而同的舉起了手,以同樣的姿勢敬了一個軍禮。
向薇也是一樣。
她站在操控間,微微抬頭望著屏幕上的宇航員,舉起了手。
那一刻,她再一次感覺到了顫意,感覺靈魂都在發顫,這讓她覺得原先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離九點還差一分。
操控間特彆的安靜,安靜到能聽到旁邊人的呼吸聲,他們都望著屏幕,靜靜地等待最後一秒的到來。
一直到指揮員出聲:“十、九、八……”
而在全國各地,無數人跟隨著這道聲音。
“十、九、八……”
“十、九、八……”
“十、九、八……”
操控間裡指揮員隨著計時表倒數,“五、四、三……”
而在後兩排的位置上,向薇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上,跟著默數著:“三、二、一……點火!”
“點火!”
“點火了!”
全國各地,所有人齊聲著。
他們高喊著‘點火’兩字,眼睛一直盯著火箭飛船,看底部冒出的火焰……
“成功了嗎?”
“是不是成功了?”
“上天了,快看,火箭飛上去了!”
此時的天空已經大亮,可仍舊無法忽視天空中的亮點,隻見亮點越來越高、越來越小。
所以這是成功了嗎?
向薇攥緊雙拳,下意識都忘記該怎麼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