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薇搖了搖頭,“倒也不擔心,他很努力也有毅力,就算這次沒法上去,還有下次。”
馮老笑了笑,“名額還沒定下來,不過我看那小子也確實蠻努力,神舟五號時被排到後備第一階梯,這次或許真有些機會。”
向薇挑了挑眉頭,“馮教授,您這話是不是給我透露了一些消息?”
馮老攤手:“有嗎?我怎麼不知道。”
向薇了然點頭,她懂了。
馮老笑了兩聲,跟著又道:“對了,你手裡的任務進度怎麼樣?”
向薇收斂了臉上的笑意,她道:“還在後期研發中。”
“在後期了?是第幾個項目的後期?”有人驚訝,忍不住開口問道。
向薇緩聲道:“第四個項目。”
“……嘶!”一旁有人倒吸氣,這才多久?兩年不到的時間,手中第四個項目就已經到了後期研發階段?
馮老點了點頭,“不錯,你……咳咳,你去忙吧。”
向薇看了他一眼,擔心道:“您身體沒事吧?”
馮老擺了擺手,“年紀大了熬不住,向薇啊,你可要做好準備,我這把老骨頭還真不知道能支撐到什麼時候。”
是真的熬不住。
科研這種需要調動全身精力的事,有時候忙起來那是整日整宿都沒法閉眼,年輕人都不一定扛得住,更彆說他們這群老頭老太了。
馮老看到向薇擔憂的神色,他道:“你就放心吧,咱們國家的待遇好,每三個月就會體檢一次,除了一些老人有的小毛病之外,沒什麼大問題。”
很無奈,他想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獻,隻可惜身體不允許。
有的時候不是不想多趕趕工,但扛得時間稍稍長一點,一旦鬆懈下來必定往醫院裡跑一趟,這樣反而更耽誤功夫。
想要工作的效率高,那就隻有一個法子。
早起早睡,儘量彆熬夜。
但是想想,一個科研人員呢,最重要的就是專注,有的時候一旦放下手中的事物,等隔天再拿起的時候難免有些沒有停頓之前順暢。
可偏偏,不能不服老。
所以馮老真的很欣賞年輕人,尤其是像向薇這樣既年輕又出色的人。
向薇還沒說幾句關心的話,就被趕出了辦公室。
等到了外麵,周邊的人歎聲說道:“馮老的身子真的是越來越差,也不知道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那咱們就加把勁,馮老在崗的時候爭取將嫦娥一號研發完,讓他親自主持發射現場。”
這話說後,周邊的幾個人都有些沉默了。
他們倒是想快一點,但也不是他們想就能快的。
神舟係列和嫦娥係列有互通的地方,但也有他們原先涉及不到的技術,想要加快時間對於他們來說就有些奢侈。
而這時,有個人很小聲的說道:“如果馮老退位,那咱們探月工程部誰會當總設計師?”
這又是一個十分難答的問題。
過去了整整一分多鐘,都沒有人接他這句話,弄得說話的這人十分尷尬。
而這時,有人忍了忍沒忍住,便開口說:“當然是看誰有這個能力。”
有人會問這難道不是一個熬資曆的地方嗎?
並不是。
資曆或許是參考的一部分,但更多的還是要看這人出不出色,如果自身沒有能力帶領這麼龐大的隊伍,如何能將他們的目標實現?
更何況,科研所都是一群什麼人?
都是一群從五湖四海來的聰明人,他們本身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傲氣,這裡的傲氣並不是貶義詞,想讓他們全心全意的去信服另一個人,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事,但想獲取他們的信服,至少那個人要有足夠的資本。
就比如說帶領他們的馮老。
馮老真的隻是因為年長的緣故才是他們的帶頭老大嗎?
當然不是。
在科研所所有的人都知道馮老年輕時候的輝煌曆史,他與他的成員曾經獲取過無數科研成果,將他的履曆拿出來看一看,必定是無比佩服。
如果有朝一日馮老真的不能再帶領他們一起前進,那帶領他們的那一位也必定讓他們滿心滿意的佩服。
這時,有人偷偷的將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向薇。
向薇在他們之中算得上年輕。
但是不得不說,這人是真的很出色。
當時載人航空分出一個分部,不少人都知道這件事,但大部分都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裡。
一個分部,裡麵的研究人員除了年輕人就是學生,而且距離總部還這麼遠,有的時候就算遇到了一些困難都很難申請到幫助。
結果呢?
兩年不聲不響,在他們都快要忘記還有這麼一個分部時,他們帶著防熱材料橫空出世。
防熱材料的出現,讓他們解決了載人航空最大的困難。
往簡單一點的說,如果不是他們研發出來的防熱材料,或許最後發射的神舟五號人就是無人飛船,而載人航空的技術到現在都沒辦法實現出來。
載人航空無法實現,探月工程的計劃也落實不了。
也就是說,向薇研發成功的項目才讓這一係列的事提前了。
這是一件所有人都無法否認的偉大事件,同樣的也不得不承認她尤為的出色。
兩年的時間解決了困惑已久的困難。
而在分部的這群人回到總部之後,他們才發現向薇比他們想象中還要來得出色。
其實探月工程的項目開始,九個係統,馮老一共給向薇分配了四個項目。
第一個項目,向薇以及他的團隊耗費了一年的時間將其完成。
一年的時間或許在其他人眼中很長,但對於研究一個科研項目來說,已經算很短了。
而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團隊就像是開了掛一樣,四個項目已經完成了三個,就在剛剛向薇還說她手中的項目已經接近尾聲。
等她將尾聲完成,分配給她的所有任務就都成功完結了。
要知道!
九個需要研發的係統,其中有兩三樣與神州係列相仿,這麼算下來,這次需要研發的係統,大部分都是向薇和她的團體完成。
這怎麼可能不讓人震驚?
這要是再給她一些時間,怕是九個係統項目都能研發出來。
當然了,嫦娥一號並不僅僅隻是九個係統而已,還有其他的體係,他們隻是覺得向薇的研發速度真的很快,讓人不得不佩服。
如果馮老真的要退下,那……
“行了,都是以後的事,現在討論這個太早了吧?”一個年紀稍大的女士開口:“馮老年紀大了,但瞧著還是能堅守崗位幾年,你們就彆操心這個操心那個了。”
有人想想也是,有這個時間好奇未來的事,還不如早點回到崗位繼續乾活。
然而,有些事來得就是這麼快。
航空工程部的頂梁柱就兩個人。
一個馮老、一個蔡學文。
兩人恪守一方,帶領著下麵的人完成偉業。
就在神舟六號要發射的前兩個月,蔡學文在工作時出了意外,被一條鐵管砸傷,短時間內根本無法下床。
眼瞅著馬上就要發射多人多天載人飛船,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換上新領導,最後隻能由馮老頂替了蔡學文的位置。
馮老一走,探月工程部誰來主持?
雖然隻是一個臨時的位置,但誰都知道,一旦誰坐上這個臨時的總設計師位置,以後等馮老真的下位,探月工程的總設計師就是這人了。
馮老心中有所屬,不過他並沒有直接下達通告,而是將整個工程部的上層管理叫到一個辦公室,然後由他選中的三人上台講話。
當然,最後還是由他來決定,隻是他很想聽聽他們三人對未來的規劃。
這種規劃類型的演講並不少,這個時候話語就是一門學問了。
和向薇是‘競爭對手’的是兩位中年男士,早在之前就做好了上台後要講些什麼,儘最大的可能將臨時的總設計師位置拿下。
“第一位,誰來?”站在高台上的馮老問著?問過之後也沒等人回答,跟著又道:“還是抽獎吧,誰不走運誰就是第一個了。”
第一個上去不是最好的時機,而向薇挺不走運,她就被抽到了第一個。
隻是,她無所畏懼。
穿著工服,梳著馬尾辮,一步一步走上台。
在之前就做好了演講稿。
向薇的稿子和其他不同,她沒說自己以往的成就,沒說會如何帶領著大家怎麼往前走,當電腦打開,在投影儀上顯示出的是一艘嫦娥一號的結構圖。
在眾人不解的時候,向薇道:“我來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嫦娥一號。”
“?????”
一群人懵了,嫦娥一號有什麼了解?他們這一群人誰不了解嫦娥一號?
現在這種時候不該說些振奮人心的話嗎?
帶他們了解嫦娥一號是什麼意思?說起來雖然向薇同誌對嫦娥一號的各種係統很了解,但總不會在這個時候給他們講解各種係統吧?可這樣的話,感覺也不加分啊……
然而,接下來的時間,所有人都驚呆了。
他們有的掏出紙和筆,有的打開隨身帶著的錄音筆,紛紛將向薇的話記下來。
如果按照一個百分比來講,嫦娥一號總體的進度隻有百分之三十的樣子,不僅僅是九個係統,還有整體的結構,還有內外部的設計等等,最少這一兩年沒法實現嫦娥一號的發射。
可現在呢?
他們聽到了什麼?他們聽到向薇將後續如何研發、整體詳細的研發理論都一一點了出來。
她甚至大概講解了現在以及未來的一些難題,沒有完全講述處理的過程,但好歹給了一個思路。
他們無法肯定,向薇給的思路到底對不對,但是以他們對向薇的了解,這也是一位十分嚴謹的科研人員,在沒有足夠的把握之前,她不會當著這麼人麵前胡言亂語。
就算不是百分百的正確,到底能從這個思路中獲得正確的方法吧。
就這麼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隨著向薇說得越多,在場人眼裡慢慢多了佩服的神色。
向薇一開始的話不假,她真的帶領著大家徹底了解了嫦娥一號。
也因為她的話,或多或少給了他們一些突發而來的靈感,有一種迫不及待想要回到科研室處理手中的研發。
“……以上是我了解的一切。”向薇將投影屏關掉,微微鞠了個躬便拿著自己的東西走下台。
走下台的向薇覺得喉間很乾渴,此時的場麵很安靜,完全沒有人發出聲音,有一種特彆尷尬的氣氛。
然而她並不覺得害怕,她先前說的思路是這兩年來記錄下來的一切想法,大部分都有一個理論依據在,隻不過因為時間的緣故,她沒法將所有的依據一一說出來。
但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提出質疑,她完全能做出反駁,而不會慌亂的不知道該如何解答。
一直到向薇走到位置前快要坐下時,都沒有人發出質疑的聲音,反而是身邊傳來了鼓掌,隨後掌聲越來越大、持續了很長很長的時間。
一直到馮老走上前,他伸手示意壓下掌聲,等安靜下來後便道:“那就請下一位上台。”
排在中間的是一位戴著眼鏡的男士,他早在聽到消息時就準備了一段讓自己覺得十分滿意的演講,再憑借自己的履曆,想要拿下這個位置或許不難。
可現在,這位起身站起,他一臉慎重的道:“馮老,你也知道我卡在一個難點很長時間了,聽了向薇同誌的思路,我這會兒正好來了些感覺,我能不能申請回科研室?”
特著急!恨不得馬上就回科研室。
位置不位置的不重要了,他現在就想馬上回去把問題解決掉。
而且……他也沒臉上去啊,自己準備演講的話特彆漂亮,可這些都太空了,哪裡比得上向薇同誌說得實在?
如果說之前還想拚一拚,那現在他隻覺得服氣!
不止這位想趕緊回到科研室,其他人也想趕緊走。
好好理理剛剛向薇說得那些,絕對有很大的進步,他們的研發進度也能大大提前。
“對對,我也不上台了。”另外一位參賽者說著,“馮老,要不我們就散了吧?”
“我也想回去了,向薇研究員剛剛說得關於有效載荷的理論和我們研發的方向恰恰相反,我想回去驗證一下。”
一個個都恨不得馬上離開,馮老怎麼都沒想到會以這樣的局麵收場,他無奈的笑了笑:“行,那就這樣吧,在我離開的這三個月裡,由向薇擔任總設計師的位置,如果你們有異議可以提出來。”
“沒異議!”
“這樣挺好,向薇同誌有能力擔任這個位置。”
掌聲再次響起,個個都心服口服還有些迫不及待。
當馮老一說散會,在場的人幾乎是衝出了會議室。
馮老見到這一幕又是笑著搖了搖頭,“向薇啊,你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這話是真的,他怎麼都想不到向薇了解了這麼多,真的比他想象中還要出色。
“在加入探月計劃之後,就一直在研究這類相關,如果不是這次的會議,具體的報告我會在整理好後發送給您。”
也就說,剛剛說得那些還不夠完善,具體還得再整理一番,正好這次演講她不想用話來讓其他人信服,而是想憑真本事。
所以向薇才會提前將這些以會議的方式講解出來。
馮老對著她點了點頭,“行,另外咱們再做一些交接工作,神舟係列那邊缺不了主持人,我得儘快趕過去。”
兩人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接,向薇在加入探月計劃的兩年後,成為了總設計師。
不過,是臨時的。
但這何嘗不是證明了她有這個能力!
與此同時,神舟六號臨近發射,國內第二次的載人航空再一次引起了全球的注意力。
在發射前夕,馮老在采訪的時候,在介紹了詳細過程後,宣布了兩位登上載人航空飛船的宇航員。
“神舟六號備有一個多人航天器,這次將登上飛船的有兩名航空員,他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