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
一滴接著一滴, 竹槽最末一段的溪水低落在挖好的溝渠之中,那一瞬間所有人都在歡呼著,有上百的人高興的跳躍著, 互相擁抱著身邊的人。
向薇也是,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人擁抱住。
從身邊人身上, 她感覺到喜悅的快感。
而在其中,有些年紀小的孩童臉上帶著茫然, 他們不是太懂為什麼大人們這麼高興, 有的跟隨大人們一起歡呼,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在歡呼什麼, 但看著所有人都在大喊大笑著, 他們內心跟隨著一起高興。
然而,有些孩童卻扯了扯身邊大人的衣角, 脆生生得問道:“爺爺, 有水了為什麼這麼高興呀?”
“因為田地裡就不會缺水。”老人家洋溢著笑臉,他微微彎腰, 想著去伸手去摸彙集在溝渠中的溪水, “等到了明年, 咱們就能吃飽飯了。”
孩童還是不太明白,“可是, 以前地裡不是也有水嗎?”
在沒有引水渠的時候,地裡確實有水。
因為莊稼人都知道, 一旦水稻田裡少水,明年就彆想有好收成, 所以這些水都是他們挑著擔子,走了老遠的路從河裡挑過來的。
一天跑個無數趟,等第二天的時候水又不夠, 又得繼續去挑。
但凡大旱年,他們就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因為知曉一旦休息他們來年收成就會降低,以至於這一年無數人被挑水的壓彎了身腰,兩邊肩膀更是被壓得血肉模糊。
有些家裡人多,每個人分擔起來還好,可有些家裡能乾活的人不多,這些壓力全得靠一人來完成,可想而知有多累,一天到晚幾乎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時候。
可再累也沒辦法,為了能讓水稻好好生長,哪怕再苦再累他們都得扛著。
隻不過,有的時候他們把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水稻田裡,都不一定及時,最後辛辛苦苦一年,還是沒能獲得好收成。
可現在不同了!
溪水順著竹槽流進溝渠,溝渠中有水之後,再將水往水稻田裡灌,他們再也不用挑著擔子天天去打水,隻用在分叉開的時候用鋤頭挖下泥巴,水就能流進水稻田中。
要是不用水,將泥巴填上就行。
反正有了引水渠後,他們翻來覆去隻用兩個動作就行,這樣一來他們就能節約出很多時間,可以用這些時間為家裡增加其他添項。
更重要的是,也不會因為灌水不及時而影響到水稻的成長。
孩童們一開始並不了解這些,可是在過了兩天之後,他們發現了不同的地方。
在以往,家裡的大人都會大清早起床去乾活,到了很晚才能看到他們回來。
回來的時候,個個都是累到話都不想說,直接吃完飯倒頭就睡。
而現在,爸媽能抽出時間帶著他們玩玩,還能和其他的叔叔伯伯一起扛著鋤頭上山,要是運氣不錯的話,他們晚上還能吃到肉!
肉啊!
這些日子彆說吃肉了,他們連吃飽肚子都難。
而這一切的轉變,就是因為引水渠。
也是因為向薇的提議。
以至於,這幾天的時間村子裡的人都往向家送東西表示感謝,送得東西不貴,有的是自己弄得小玩意,有的是田地裡新摘得蔬菜,或者是從山間采摘的野果子。
在送吃的時候,難免會閒聊幾句。
聊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向薇的婚事。
在不知情的人心裡,能嫁到城裡這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他們自然也願意和向家談一些高興的事,順便再恭維幾句。
也是看在向薇幫了村裡一把,
想著他們能高興,所以專門挑他們高興的話題去聊。
黃婆婆兩婆媳聽著鄉親們的話,心都已經提到嗓子眼,恨不得讓這些人趕緊閉嘴。
這些話聽在向家人的心裡,哪裡是恭維的話語?分明就是在戳心窩啊。
然而讓她們奇怪的是向家人聽著,麵上卻沒有一絲勉強的意思,反而臉上的笑意是越來越深,感覺是對這門親事越來越滿意。
杏華有些不明白,她不好直接去問向家的人,也不好將原先看到的是直接說給彆人聽,隻有在私下的時候會問婆婆,“難不成他們是不相信?不然的話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
看到這裡,她都替向薇感到著急。
眼瞅著結婚的日子越來越近,她家裡人非但沒有和夏家鬨起來,瞧著感覺是不打算去鬨,難不成他們真想把向薇嫁給夏家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