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之福(怨偶)(1 / 2)

聽說朝臣們彈劾貴妃, 始作俑者貴妃的娘家成國公府也被噴成了篩子,紛紛力主打壓此等權貴的囂張氣焰,以平天下仕林清流還有世家的怒氣。皇後心下舒服得很, 外麵那些流言也是她讓承恩侯私下去推動的。

貴妃被禁足倒也不願意坐以待斃,支使身邊的宮女去說動,想著召辛氏女入宮, 加以安撫勸說, 也許就能了了此事。

好在被皇後身邊的人盯著及時發現,稟報給了皇後。

而皇後先是去告訴了皇帝,又緩聲勸道安玄公正臥病在床, 留孫女在身邊侍疾儘孝心。皇家就這麼急匆匆地宣召入宮中, 未必臉麵太難看,傳出去了還不知道會被說什麼樣子, 誤以為皇家威逼欺負弱質女流。

皇帝聽了這話,也覺得很有道理, 不但去了壽安宮同太後說一聲, “這些事還請母後暫且不要再管了。”

順便還延長了貴妃的禁足時間, 讓她安分一點,好好反思己過。

傳召辛盈無果後,皇後非但沒有加以責難, 還派人賞賜了不少東西,包括各類珠玉珍寶還有許多內庫的珍貴藥材。

這樣一來既不失皇室體麵,又表現了對安玄公這位德高望重大儒的敬重關懷。

皇帝也覺得皇後行事周到,頗有大家風範遠勝過貴妃。

而在皇後身邊的人也有不解, 何不等太後和貴妃將辛家姑娘傳召入宮, 事情鬨得更大些再去阻止,好唱個紅臉, 也能讓貴妃更沒臉一些。

皇後嘴角微彎,笑意間卻帶著譏諷和寒意,貴妃最蠢笨的一點,是還不知道得罪了安玄公和天下士林意味著什麼。

打從辛家姑娘退婚開始,成國公府和安玄公就結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這就給了承恩公府拉攏示好安玄公的可能。

她為辛家姑娘擋下來自皇室的麻煩,一來感謝因為她退婚引發的風波,而給了皇後和承恩公府打擊削弱貴妃以及背後勢力的機會,二來也是給安玄公施以人情,而這份人情日後便能用得上。

皇後相信以安玄公疼愛孫女的表現來看,想必一定會記住她的真心善意的。

*

最後安玄公‘撐著病體’上表陳情的一篇辭賦,更是掀起了此次賜婚風波的最高.潮。

安玄公是受世人景仰的學問大家,通經史也極善辭賦。他這一篇《憫幼》寥寥數百字,卻是字字如泣血般,令人潸然淚下。

文章先是自敘了一下出身往事,辛氏雖是曆經數百年的詩書禮儀大族,但到他這一代已然人丁凋零,門衰祚薄,年少時更是煢煢孑立,沒有父兄旁親扶持。好不容易在學問上有所作為,又成婚生子,人到中年,發妻與獨子兒媳就早早撒手人寰,隻留下一個孫女與他相依為命。

可憐他孫女如他一般福薄,外無叔舅擋風,內無父兄遮雨,孑然一身猶覺單薄。

寫及此處,安玄公筆鋒一轉,又說道老夫的孫女年幼時起便十分孝順貼心,令他得以承享天倫之樂,為人又聰慧靈秀,實在是個世間少有的好姑娘,故此他輾轉反側也想為孫女找個好歸宿。

奈何為人所誤,生出許多是非毀譽來,實在不是老夫所願意看到的。

文末安玄公言辭間表露心生黯然退意,自覺人已老邁,病體不堪,打算帶著孫女回江南祖宅養老,安度晚年,也好遠離這些是非紛爭來。

凡是聽過看過這篇文章,無不大生同情,憐憫之意。

字字句句可見安玄公的舐犢之情,令人萬分動容,甚至淚濕巾衫。

安玄公名滿天下,受世人景仰,立學授道數十載,這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世人唯獨忘了他也隻是一個年近七十,膝下隻有一點骨血的可憐老人。

這篇《憫幼賦》不就幫忙提醒了一下世人。

雖說是有意賣慘,但其情其意卻是真的,何嘗不是安玄公心中的擔憂呢。

而安玄公的孫女辛盈,也成為了世人眼中清白無辜,才貌出眾又極為孝順的女子。

在這個古代世界,一個‘孝’字就能壓過所有的不是來。

大眾輿論往往是偏向於弱者的,若說先前他們是為安玄公受辱而憤慨不平,那麼現在就是直指成國公府仗著權貴身份,宮裡還有貴妃娘娘撐腰,欺淩孤寡老弱。本就淡泊名利的安玄公也被逼得要離開京城,回江南安守殘生。

而賜婚的皇室也相當於成國公府的幫凶。

這篇辭賦文章感人至極,不說傳世,但至少本朝終結之前,都會有人記得。也就是將成國公府長長久久地釘在了恥辱柱上,這個仗勢欺人奪人夫婿的汙點再也洗不掉。

彆看安玄公平日和藹可親是個溫厚的老者,但真的狠起來足以殺人誅心。

這篇辭賦一出來,本來還在頭疼搖擺的皇帝,當即下了狠心在朝堂上發作了成國公府一通。貴妃不敬皇後,禦前失儀,禁足半年靜思己過,免去成國公五年俸祿,並革除其嫡子身上官職以儆效尤。

這還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皇帝將安玄公請到了禦書房,讓成國公當麵親自給他老人家賠禮道歉。

那日禦書房裡,即便沒有旁人在,成國公臉色也漲紅如豬血一般,心下暗恨極了。可又礙於陛下的警告,連貴妃也給他遞了消息,務必向安玄公低頭服軟賠禮道歉,否則連她在宮中的位份都會受到影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