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筱道:“先生請進來吧。”
周先生在外頭站了一會兒了,嘴唇凍的發白,“多謝。”
院子裡被沈大郎掃出來一條小道,兩邊堆著厚厚的雪,庭院種著兩顆鬆樹,樹枝被雪壓的下沉,不時有雪簌從上麵落下來。
周先生多看了兩眼,然後頂著風月跟顧筱進了堂屋。
顧筱把堂屋的炭盆點上,“您先坐一會兒,我去叫三郎哥他們過來。”
沈羲和回來的早,他照著雪光在屋裡溫書,聽見敲門聲趕緊開門。
顧筱站在門口,“三郎哥,你先生過來了,說是有事同娘說。”
沈羲和聞言呼吸一滯,“我見先生就行,小小,不必……”
顧筱道:“我去喊娘,堂屋櫃子裡有點心瓜子茶葉,你再燒壺熱水。”
沈羲和抿了一下唇,目光晦澀。
不等沈羲和說話,顧筱就去正屋了。
屋簷下有小塊乾淨地方,顧筱從簷下走,周氏沒睡,盤著腿做針線活,炕燒著,三丫在炕頭睡的臉紅撲撲的。
“爹娘,三郎哥的先生過來了,有事和您說,我在屋裡看三丫。”顧筱道:“外頭滑,你們倆看著點。”
周氏心一緊,這還下著雪呢,先生怎麼就過來了,她趕緊把手裡活放下,跟著沈老爺子去了堂屋。
————
堂屋桌上擺著茶水點心,周先生喝了半杯熱茶,手腳總算暖和起來,他對著周氏二人道:“我是羲和的老師。”
周氏搓著手道:“先生,三郎他讀書用功,性子沉著冷靜,他一門心思讀書,不會惹事……”
“您彆急,我來不是為了彆的,”周先生看了眼沈羲和,“是為了羲和前程。”
周氏哎了一聲,靜靜聽著。
“我窮儘半生,隻考了舉人功名,羲和天資聰慧,我已經教不了太多了。”周先生歎了口氣,“能做羲和的老師,是我之幸,但是我學問有限,所以傳信於省城的師兄,推舉羲和去嵩陽書院讀書。”
周氏點了點頭,她聽明白了,周先生看三郎學問好,才推薦他去省城讀書,這是好事啊。
沈羲和抬起頭,“老師,我……”
周先生看了沈羲和一眼,道:“這事我同羲和說過,隻不過羲和推拒了,所以今日又過來和你們二位說,去嵩陽書院百利而無一害……”
周先生以為沈羲和不願去省城,無非是因為束脩,可進了沈家,也不是掏不出束脩的人家。
他掏出一封信來,“二位若是同意,年後就著這封信去省城,趕在初五之前到嵩陽書院。”
周氏不自在地站起來,“辛苦先生跑一趟,我們肯定願意三郎去嵩陽書院的,家裡就出這麼一個讀書人,哪怕砸鍋賣鐵都供他。”
周先生笑了笑,“那就好,我不便久留,就先回去了。”
周氏給沈羲和使了個眼色,沈羲和起來送周先生出去。
外頭雪大,走了一會兒肩上頭上就落了雪花。
走到門口,周先生停了下來,他拍拍沈羲和的肩膀,“你還年輕,以後大有作為,現在不必耽於兒女情長,以後的路還長,你總得為以後打算。”
沈羲和愣了一下,“老師……”
周先生道:“雖然沒有耽誤學業,但是上課你有時會走神。剛剛坐著,你幾次看向門口。羲和,老師還是那句話,以後的路還長,未來比你想的難走的多。”
雪花落在沈羲和的眉間,少年眉眼間有淡淡的愁緒。
周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搖頭,“不必送了,回去吧。”
周先生越走越遠,很快就消失在巷口,沈羲和關上門,轉身去堂屋。
周氏還沒反應過來呢,去省城讀書,周先生說教不了沈羲和了,多出息。
“年後就去那個嵩陽書院了?”周氏看著信,伸手摸了摸,“咱們得備好盤纏束脩。”
見沈羲和進來,周氏衝他招招手,“咋不早說,這是好事,彆擔心銀子不夠。”
沈羲和有這方麵的擔憂,他覺得從外麵買書來看已經足夠了。
不想離開還有一方麵是因為顧筱,怎麼舍得,他舍不得。
去嵩陽書院一個月才能回來一次,一月放兩天,路上就得花半天多時間。
若是趕上雨天,回都回不來。
沈羲和想起周先生的話,伸手拿起推薦信,“娘,年後才去嵩陽書院,還有一個多月呢,我先回屋溫書了。”
周氏點了點頭,“那你回屋吧,天冷,把爐子點上,窗戶留條縫。”
周氏心裡歡喜,她兩隻手攥在一塊兒,“這回錢得慢慢攢著了,還好秋上醃了肉,啥都不買咱們也能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