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不遠。”劉東家擺擺手,“那先祝沈公子桂榜題名,畫花樣不急,那兩個就夠學一陣的了。”
劉東家不禁感慨,都是這麼大的姑娘,顧筱能開門做生意,畫花樣燒瓷器,他家女兒隻會喊爹喊娘,做些小女兒的事。
劉東家沒什麼事,收拾收拾東西就回家了。
一進門,他女兒就從屋裡跑出來,“爹爹你回來了,我今天學了一幅新畫!”
“什麼畫,給爹瞧瞧,”劉東家笑著道:“成天畫來畫去,也不知道畫什麼,你瞧人家顧姑娘……”
“又是顧姑娘,我聽的耳朵都起繭子了。”劉念慈撇了撇嘴,正是十四五的年紀,她臉上肉嘟嘟的,“顧姑娘再好,那也是彆人家的女兒,我才是你女兒。”
“是是是,阿慈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咱們先去看畫。”說到畫,劉東家又想到顧筱畫的了,“爹今兒也給你看一幅。”
一個上過色的招財貓,一隻大眼睛粉色小豬,憨態可掬。
劉念慈瞪大了眼睛,“爹,這是誰畫的,不會是顧姑娘吧?”
“你怎麼知道?”
劉念慈喜歡畫畫,工筆水墨一絕,瓷器鋪子裡許多花樣還是出自她手呢。這樣的畫從來沒見過,“總不能是您畫的啊,一猜就是,爹爹,顧姑娘是挺好呀,我能學這個嗎?”
劉東家趕緊把畫收起來,“那可不行,這是人家畫的,隻能燒瓷的師傅看,你學不成。”
劉念慈雖然是嬌養長大的,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爹爹,那我可以去燒瓷,您不總想讓我去嗎?”
劉東家有些哽咽,從小到大,他說過多少次,劉念慈就是不去,這回不過是看了張畫,就要去了。
“行,明兒帶你過去,隻能燒瓷不準做彆的,聽清了沒。”
劉念慈道:“我知道。”
畫畫,在素胚上畫也是畫,她去。
劉家發生的事顧筱是半點不知,她和鈴鐺坐馬車往回趕,下午才到家。
沈羲和老老實實地看了兩個時辰的書,他給顧筱倒了一杯涼白開,嘴裡小聲道:“可算回來了。”
聲音雖小,可顧筱聽見了,“這剛什麼時辰,已經夠早了,是不是餓了?晚上想吃什麼?”
沈羲和沒說話,顧筱以為他隻會吃飯?
“我還不餓,路上累不累,都畫完了?”沈羲和對瓷器鋪子的事也是一知半解,隻知道顧筱給鋪子畫花樣,東家給分成。
還時不時要去瓷窯一趟。
顧筱搖搖頭,“不累,在瓷窯耽誤了一會兒,新花樣不好畫,不過教了彆的,你考試前這陣子就不過去了。”
沈羲和要備考,顧筱就負責進考場帶的吃食。
秋闈都是考試前一日進場,後一日出場,在考場睡兩天,要帶被子,吃食,水。
還要把這些檢查清楚,不能有夾層,總共三場考試,並不好熬。
顧筱道:“對了,把同學叫家裡來吃頓飯吧,過了秋闈,不知何去何從,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
現在的同窗,感情最為簡單真摯,好好相處,未來可能是一項助力。
沈羲和點頭道:“你不用買什麼東西,他們想吃什麼會帶的。”
顧筱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那就明天中午吧。”
顧筱讓沈羲和回屋看書,自己去收拾趕考用的東西,薄被一條,裡裡外外檢查一遍,有沒有線開的地方,有沒有墨點。
早秋被子不用帶太厚的,枕頭也得帶一個,再有就是吃食。
兩夜一日,吃食要帶足了。
沈羲和是考試去的,就不必弄那些能加熱的吃食了,麻煩,味道還會影響彆人。
顧筱想帶飯團,這個天帶什麼都不會壞,飯團哪怕放涼了吃味道也好,用油紙包好,餓了撕開油紙就能吃。
除了飯團,顧筱還想帶肉乾,這個是頂餓的,留著後麵吃。
豬肉羊肉做成肉脯肉乾,裝一袋子,想吃的時候直接拿。
再有就是喝的,顧筱想帶涼白開就行,能解渴不說,還不會拉肚子。
裝水就用竹筒,螺旋紋擰緊,不管橫著倒著放都不會灑水。
考試前幾日好好休息,吃好睡好,把先生布置過的和往年秋試考過的文章看一遍,靜待秋試就行了。
能在秋試前去沈家好好吃一頓,是薑鳴軒幾人萬萬沒想到的,就這麼一頓飯,可得吃好了。
魚要兩條,聽說吃魚頭會變聰明,魚頭分著吃好了。
排骨,肘子,紅燒肉,羊肉燉蘿卜,這些人也就這麼點出息。
中午顧筱做菜,幾個人爭論魚頭給誰吃。
薑鳴軒道:“咱們分著吃不就行了,一人吃兩口,兩條魚呢,夠分。”
沈羲和道:“我不要。”
“羲和兄,做什麼不要,吃魚頭能變聰明。”
沈羲和:“再聰明,那也被撈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