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聞,是不是好香!宋昭清指著沈家的煙囪,味道就是從那邊飄過來的,香香辣辣的。
祝修遠臉有倦色,顯然是喝酒喝多了。那.…….就去沈兄家看看。
就這樣,顧筱烤的蒜蓉生蠔被分出去兩個,好在茄子多,可以可勁兒吃。
生蠔不必多說,連著蒜蓉辣椒末一起送入口中,又香又鮮,舌尖的辣味讓人想再吃一個再吃一個。
可總共十六個,沈家人都不夠吃,兩人怎好意思多吃,生蠔不夠隻能吃茄子。
沒想到蒜蓉茄子味道也好,和家裡廚子做的紅燒茄子,炸茄盒不一樣,烤的鮮嫩入味,圓茄子,一切兩半,宋昭清能吃一個大茄子!
中午飯除了這個,就是米飯和昨日剩的冷菜,還炒了素茄子。周氏愛吃烤的,不吃炒的,比炒的好吃多了,不放肉也好吃。
顧筱笑了笑,給三丫喂了一點,好吃就多吃點,買了不少茄子。隨吃乞隨考。
就是圓茄子沒有長茄子好烤,烤出來也沒長茄子好看。@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顧筱沒見街上有賣長茄子的,問商販說北方都種這樣的,長的南方才有。@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沈春華沈秋華也沒問花了多少錢,左右是娘家,周氏都不說什麼,她們兩個出嫁的閨女,哪兒好意思說啥。
覺得好吃就多吃點,回廣寧了好好經營食肆,以後興許自己也開一家。
宋昭清二人可算吃飽了,兩人相貌好,嘴巴還甜,把周氏哄的開心極了,連說以後常來家裡吃飯。
我們同沈兄是朋友,沈兄的母親就是我們的母親,見您實在覺得太親切了,忍不住想尊敬孝順您,還好家裡離得近,以後常來看您!
周氏樂嗬嗬的,我就一鄉下來的老婆子,哪兒有你說的這麼好……
宋昭清雖是有意這麼說,可話裡有六分真,鄉下的怎麼了,盛京這些世家,往前數幾輩,不也是種地的嗎。
周氏被哄的開心,以後常來家裡吃飯!
秋風涼爽,顧筱把爐子上的紅薯翻了個個。
陳氏李氏沒閒著,一邊幫忙一邊聞紅薯甜絲絲的香氣,都流油了,看著就好吃。
顧筱笑得就像紅薯流出來的密,再烤一會兒差不多好了。
沈老爺子帶來的紅薯在老家曬過,紅瓢粉皮,切成片煮在火鍋麵裡就特彆甜。
沈家炭火味十足,顧筱用鐵鉗扒拉一下炭塊,大嫂二嫂,你們說這個能賣嗎?沈家食肆現在有火鍋麵,拌麵,小丸子,小籠包,壽司。
章魚天一冷就沒賣的了,過陣子得從菜單上撤下來。芝麻醬,酸黃瓜醬,辣椒醬是秘方,有這些食肆生意就不愁。但是菜單上菜式還是太少了。
陳氏覺得行,盛京街上就沒賣這個的,顧筱做的好吃,擺上肯定有人買。就是這個帶殼的,跟章魚一樣是海邊的東西,不好買。小小,這好買嗎?@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茄子倒是好買,可是都秋收了,上哪兒弄新鮮茄子去。
顧筱現在商量事情都和陳氏她們商量,反正家裡誰賺錢多,誰說話。
海邊冬天也有捕魚的,應該能買到。顧筱把烤紅薯用鉗子夾起來,裝盤端上桌,然後回來繼續考。
烤紅薯誰家都能烤,不好賣。可烤生蠔和烤茄子,顧筱舍不得放下這個生意。明天去問問商販,看能不能便宜些賣,咱們做長久生意,應該會給便宜。
陳氏李氏點了點頭,萬事開頭難,要是把這些打點好,以後就有錢賺。次日,沈春華沈秋華回廣寧,顧筱拉著沈羲和去街邊。
商販聽他們要買牡蠣,要的還多,抬頭打量兩人一番,一文錢沒讓,一斤還是賣四十文,隻能三日送一次。
一斤牡蠣六七兩殼,二三兩的肉,也就是說二三兩肉賣四十文。
進價貴,定價就得貴,一個賣四十文才有的賺。八十文買十個壽司,一百文才能買三個烤生蠔。
顧筱朝沈羲和使了個眼色,我們再轉轉。
商販把蓋子往竹簍上一蓋,道∶天冷了,往盛京送海貨的就我們一個,彆說你們了,那些大家族也從我們這兒買.….
顧筱點了點頭,她再想想。
產海貨的縣叫撫寧,離盛京三百多裡,趕車四五日能到。三日送一次,一次全買,指定放壞了。
顧筱拉著沈羲和回家,我覺得還是有些貴。沈羲和不懂生意上的事,可是盛京隻有這一家……
盛京人吃的最多的還是羊肉豬肉,雞鴨魚,海味吃的少,彆人懶得跑,十幾年下來就剩這一家了。
顧筱歎了口氣,往外賣和自己吃不一樣,得保證食材新鮮,烤生蠔的生意可能做不成了。
回家之後顧筱把這事兒和陳氏她們說了,可以先賣烤茄子,這幾天多買點茄子,放地窖裡,這個不容易壞。
陳氏∶烤……生蠔咱就不賣了?
以後想吃了就從街上買點,又不是隻能做這個生意。
明兒沈羲和上職,食肆開門做生意,可以添一個烤圓茄子。
沈大娃舔了舔下嘴唇,小嬸兒,生蠔是不是隻有海邊有?
撫寧,盧龍這幾個縣離海近,都是村裡的漁民下海捕魚,商販再從下麵收海貨。顧筱點了一下頭,就那一家能賣。
沈大娃道∶那我去海邊買,雇人每日往食肆送不就行了。沈大娃眼睛亮亮的,我去興許還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