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第 276 章(1 / 2)

男子百米短跑的預賽,在第三組的賽事中達到了一個小**,蘇謙領先麥克納馬拉拿下小組第一的成績,也讓所有田徑迷們興奮不已。

同時在選手退場時,來自國內體育頻道的記者也攔住了蘇謙做出了一個簡短的采訪。

“蘇謙你本次奧運所需要參與的項目較多,此前的賽季中也一直在積蓄體能狀態想要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發揮,剛剛的預賽你的發揮也很不錯,可是會不會太早出狀態了呢?”

蘇謙麵對鏡頭時,看起來乖得很,他疑惑地反問:“誒?會太早嗎?”

記者沉默了幾秒,有些想說‘這不是我在問你呢嗎?’。

蘇謙在記者沉默的這幾秒裡,已經對著鏡頭乖巧地笑了下,然後笑眯眯地揮了揮手,說了句‘我要退場啦’,就成功跑路了。

正在看直播,看到直播畫麵切屏到這采訪的觀眾們眼見著蘇謙這麼個回答,當場一個爆笑。

【怎麼回事?謙少以前不是個凡學大師嗎?怎麼現在看起來變成了糊弄學大師了?】

【哈哈哈哈哈,我看挺早以前不是就已經有成為糊弄學大師的影子了嗎?】

【笑死,彆光說糊弄學啊,你們聽謙少這句回答,‘會太早嗎?’,我打賭意思是說其實狀態還沒爆發,今天這隻是小意思,謙言謙語今天也非常完美!】

因為蘇謙的好成績,預賽第三組的賽事結果出來後,原本精神緊繃的觀眾們都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等到預賽第四組時,這一組中並沒有中國隊的選手,觀看比賽的觀眾當然就更加輕鬆了幾分。

不過雖說沒有中國隊的選手,卻有中國隊選手的好朋友。

來自新加坡的克拉克就在這一個預賽組彆中。

關於克拉克,國內的田徑迷最早知道他時,知道的就是這是一個亞洲國家少有的百米短跑天才選手,他在正式登場參賽不多久時,就已經打破了新加坡的百米短跑紀錄。

隨著克拉克年齡的增長,他身上的紀錄也越來越多,可以說,如果沒有蘇謙的存在,克拉克目前應該就會是亞洲百米短跑最閃耀的一顆新星,但是巧合的是,在克拉克登場不久之後,蘇謙也出現在了田徑賽場上。

這兩個同樣來自亞洲的少年,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一路成長,最終兩人並肩刷新了U18的百米世界紀錄。

克拉克原本也應該是一個絕對閃耀的名字,包括他和蘇謙也有著並肩的亞洲雙子星的稱號。

但與他專注於百米短跑項目不同,蘇謙在100米、200米和400米這3個項目上的全麵製霸,讓蘇謙的光芒變得耀眼而無人可及。

也因此,哪怕克拉克在百米上的成績和蘇謙不相上下,甚至多次奇跡般地和蘇謙共享紀錄,但他身上‘亞洲雙子星’的這個稱號卻一直被部分人詬病,認為他配不上和蘇謙並肩。

事實上,如果撇除蘇謙,那麼以克拉克目前和蘇謙同樣的U18和WU20R成績,放眼亞洲,也絕對找不到任何一個同齡人能夠與他並肩。

【啊哈,克拉克來了!】

現在的田徑迷們早已經都知道了克拉克和蘇謙之間是非常好的基友關係,雖說‘雙子星’這個稱號的討論爭執在近兩年已經成了田徑圈的一個常規話題,可真到了比賽的時候,因為克拉克和蘇謙的‘裙帶關係’,在沒中國隊選手在場的情況下,觀眾們還是挺樂意支持克拉克的。

這會兒也是。

看著克拉克登場,包括李海、林旭文兩人也都重點關注了一下克拉克的狀態。

雖說克拉克和蘇謙同齡,但或許是因為克拉克身高逼近190的緣故,身高腿長又有一張慣常沒什麼表情的臉,看起來就很難讓人想起他其實也還隻是個18歲的U20選手。

要說這克拉克身上有什麼標簽最穩固,其中之一大概就是歐皇。

還真彆說,他所在的這一組選手中,算上他自己,PB破十秒的選手也就隻有兩人,而另外一個PB破十的選手,在本賽季中狀態一般。

總管7個預賽分組,這一組看起來應該確實是最輕鬆的一個預賽組了。

李海和林旭文也沒忍住調侃了一句:“克拉克這個選手呢,在分組抽簽這件事情上,確實是具備很強優勢的了。”

說完,兩人哈哈一笑,又提起了克拉克定期會送給蘇謙的頭帶和護腕。

“今天蘇謙的預賽分組也不差,或許這頭帶護腕的功勞就不小!”

直播間的公屏彈幕上,知道這個老梗的田徑迷都是一陣大笑。

正如李海和林旭文所說,克拉克所在的這個分組實力確實算是7個預賽組中最弱的一組,但這個預賽分組中的選手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心中都對自己的晉級有了期望。

當發令槍響起之後,這一組的選手競爭之激烈絲毫不比前麵3個預賽表現得要差。

克拉克憑借他強勁的爆發力與實力,在起跑階段就奠定了自己的領先優勢,而在他的身後,有6名選手基本處於同一梯隊,6人之間的差距不超過1個身位,他們之間的位次全程都在不斷地變換,沒有人肯放棄自己的機會,他們互相之間每一個人都咬得死緊,直至最後衝線,光憑肉眼根本無法看出最終的勝利者是誰。

哪怕是賽場上已經沒有了中國隊的選手,但剛剛這一組的精彩表現,也仍舊是讓中國的觀眾們看得歎為觀止。

【這就是奧運的賽場了……】

不到終點,不放棄任何的希望。

親眼看到這樣的拚搏,這樣的精神,現場的觀眾們都不由得為這些賽場上拚儘全力的選手鼓掌致敬。

這一組比賽中,克拉克以10秒01的成績,拿下了小組第一,而來自巴林和南非的兩人選手,分彆以10秒11和10秒12的成績拿下了剩餘的兩個晉級資格。

其中來自南非的這位選手,在看到現場的最終成績之後,嚇得直呼感謝神明。

和他同組排名在第四和第五的兩位選手,成績同樣也是10秒12,他是以極其微小的千分秒成績領先贏得的最後勝利。

而在他萬分慶幸的同時,他的兩個對手則痛苦地跪地捂住了自己的臉——他們已經拚儘了全力,但可惜,幸運之神並不站在他們這一邊。

僅僅是千分秒上的微乎其微的差距,讓他們不得不飲恨退場,這樣的結果實在是讓他們難以承受。

但他們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結果,因為比賽已經結束,勝負已經有了區分。

“千分秒的差距啊……”李海感慨地搖了搖頭:“不得不說,這也正是我們說了無數次的,競技體育的殘酷與魅力。”

預賽第四組的比拚,精彩激烈的程度遠遠超出了觀眾們原本的預想,畢竟在觀眾們最初的預估中,預賽第四組的選手們平均實力最弱,可能比不出什麼好比賽。

結果一切都與他們預想的不同。

【太精彩了。】

【雖然最後沒能晉級,不過還是要為他們鼓掌,這些選手們都是好樣的!】

【這一場的克拉克跑得也很好,爆發強勁整體狀態出色,但是這些普通選手,更加讓人欽佩。】

田徑迷們在直播間的公屏彈幕上感慨了一番,但很快又有人笑著道——【等等,我們說這些選手成績一般,但是彆忘了,能到這賽場上的選手,成績再差,PB也都在10秒30以內了……】

【呃……】

_(:з」∠)_

這條彈幕一出,原本還在感慨的觀眾們都可疑地沉默了幾秒鐘,就連直播間的彈幕都突然變少了一些。

【是、是的哈……我們在這裡感慨這些選手實力一般,但是我看看剛剛這一組的選手,除了兩個起跑失誤和途中失誤的選手之外,剩餘的成績最差也在10秒25呢。】

【……是哈,就連起跑失誤的兩位,其實成績也在10秒40+的範圍……實在算不上很差呢。】

害,都是那什麼成績一般的選手說多了,都沒反應過來,這些選手,成績再一般,那也全都是奧運選手。

隻不過在這一群頂尖的選手湊在一起之後,那些頂尖選手實力太過強大,以至於其他選手看起來顯得黯淡無光了起來。

而這些所謂的普通選手,其實在各自的國家裡,也都是幾百幾千萬上億人中頂尖的天才強者了。

剛剛的這場賽事,他們在賽場上全力的拚搏,也真切地展現出了他們天才強大的一麵——這些選手的表現確實讓人欽佩,但值得欽佩的原因,相反不是因為他們的普通,而是因為他們在這個賽場上,完全表現出了他們的強大。

預賽第四組的賽事結束之後,第五組的比賽緊接著登場,這一組的賽事同樣十分精彩。

又或者說,從開始到現在,僅僅隻是預賽的階段,但每一場小組賽卻都跑出了讓人驚心動魄的感覺,恍惚間很難讓人想起這居然才隻是預賽階段的比賽。

當預賽第五組的比賽結束之後,此前排在遞補晉級第三名的10秒09這個成績,就又一次地被一位跑出10秒08的選手擠出了遞補晉級的排位。

直播的解說間裡,李海和林旭文在看到這個排名成績之後,都短暫地沉默了一會兒。

“目前排在遞補晉級位置的三名選手,成績分彆在10秒06、10秒07和10秒08,這是3個極其接近的成績,也是三個非常高的成績。”

“而這三個成績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接下來的選手中,如果想要再獲得遞補晉級的資格,至少要跑出10秒07的成績才有希望。”

“並且,在之後的預賽第六組比賽結束之後,這個遞補晉級的成績還有可能會進一步的提升。”

李海和林旭文在這麼說了一段之後,將視線看向已經登場的預賽第六組中的中國隊選手邵若軒。

他們會關注這個,就是因為邵若軒的存在。

在蘇謙之後,中國隊的第二個百米參賽選手邵若軒也在此時登場了,他所在的預賽分組是第六組。

而與此前蘇謙所在的預賽第三組相比,邵若軒所在的預賽第六組,選手則要更強大許多,雖然要說選手平均實力最強還要算是第七組冼望星所在的分組,可是邵若軒所在的這組中也有如北川宏明、加布裡埃爾、麥克布萊德、格蘭特等強手在,光隻是在這幾個選手之中,他們就需要憑借自己的實力去爭上一把直接晉級資格了,邵若軒的成績放在這些選手之中,自然就要更差上許多。

這些選手中,非讓國內的觀眾們來看,實力最差的大概就是日本隊的北川宏明了,畢竟他雖然當初和冼望星還曾經是現役亞洲百米第一人這個稱號的競爭者,但隨著冼望星實力的強勢提升和蘇謙、克拉克的出現,北川宏明的氣勢也減弱了許多。

雖然他仍舊取得了本次巴黎奧運的參賽資格,但是在本賽季中,他的最好成績也不過是10秒07。

當然,話是這麼說,可邵若軒目前為止的PB也才不過是10秒09而已。

而在這個小組中,和邵若軒實力相當的對手,也還有那麼一兩個。

所以說,邵若軒想要跟北川宏明爭奪小組第四的成績,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而且就算邵若軒真的拚到了這一組的小組第四這個排名,那也要看他能不能在這一場比賽中打破他自己的PB。

李海和林旭文在解說時提到遞補晉級的成績,也是這麼個意思。

【哎呀,小邵的晉級……看起來是懸了。】

【沒辦法,光看PB就有差距了,加布裡埃爾那幾位都是9秒90以內的選手,這場預賽小邵想要晉級沒那麼容易。】

【是啊,除非來一個爆發直接衝進10秒內吧,但是說實話,我看懸,小邵本賽季的賽程太密集了,他也一直都是在全力地拚比賽、拚奧運的資格,在這種情況下,他該爆發都已經爆發過了,目前的PB10秒09,短期內想要突破大概是很難。】

【沒錯,不過說是這麼說,但這是奧運的賽場,誰都無法判斷最終的結果會是怎樣,總之為他加油吧!】

直播間的公屏彈幕上,田徑迷們的狀態相對理智。

其實非得要說,應該是‘不理智也沒有辦法’。

誰都想要自己國家的選手能夠全員晉級,可是晉級名額就那麼幾個,強大的對手還有那麼多。

所以,隻能為選手加油了!

觀眾席上,中國選手區席位的位置上,邢遠誌也在安靜地看著賽場上的邵若軒。

作為中國隊的短跑主管教練,邢遠誌當然也希望的是邵若軒能夠晉級,但是他的理智和分析比觀眾們走得要更快更遠。

加油吧。

邢遠誌坐在位置上,挺直著脊背,雙手環抱在胸前,用最嚴肅與最認真的姿態看向眼前的賽場——加油,或許能夠有奇跡。

賽場上,邵若軒站在第八道上,也已經做好了他全力以赴的準備。

作為一個憑借著積分刷上奧運賽場的選手,他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如果他想前進,就隻能把每一場比賽當成最後一場比賽來跑。

就像此刻。

他安靜地在‘各就位’的指令聲之後蹲踞在自己的起跑器上,一雙眼沉靜而專注地看著前方。

他想要勝利,他想要攀登上更高的山峰。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平靜地閉上眼,讓黑暗將自己包裹,然後在平靜的聲息中等待著賽事的開場。

終於,‘預備’的聲音響起,他也再一次快速地睜開眼,兩手撐地後臀抬起,做好了預備起跑的姿態。

然後一聲清脆的發令槍聲響起——“砰!”

比賽正式開始!

狂熱的加油聲再一次充斥著整個賽場,觀眾們揮舞著各自手中的旗幟,為賽場上自己所關注的選手加油呐喊。

“邵若軒的起跑很好!”

“0.113秒的起跑反應時!這是一個大膽而有魄力的起跑!”

解說間裡,李海和林旭文在看到邵若軒的這個起跑反應時後,都驚出了一頭的冷汗——這很大概率是邵若軒選擇了壓槍跑。

0.113秒,這距離0.1秒以內的搶跑數值,已經無限接近了,但凡再快上一絲,邵若軒都將會因為搶跑而被直接罰下場。

幸運的是他賭成功了,成功地憑借0.113秒的起跑反應時,拿下了大約0.3秒的起跑優勢。

而隻要看向此刻的賽場上,任誰也能夠看得出,邵若軒已經拚儘了全力。

他在竭儘所能地衝刺著,甚至可以說他從起跑的第一秒就在拚儘全力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自己的極速狀態,然後竭力地在衝刺著。

正如他自己所想的一樣,他正在用跑最後一場的狀態在衝刺這一場的預賽晉級資格。

但同樣可惜的是,麥克布萊德和加布裡埃爾這些選手與他之間的差距,哪怕他確實已經拚儘了全力,與他們之間卻仍舊存在著差距。

“加油!!加油!!!”

“小邵衝啊!!!”

觀眾席上,中國隊的工作人員和來自中國的觀眾們都在竭力地為邵若軒加油呐喊著,包括直播間裡的公屏彈幕上,也滿滿的都是在為邵若軒加油呐喊的聲音。

哪怕明知道他的實力與其他選手相比起來有所不如,但是透過此刻屏幕上捕捉到的畫麵,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感受到邵若軒那種竭儘全力向前衝刺,竭儘全力想要贏得勝利的渴望與拚搏!

來自日本隊的北川宏明也在賽道上同樣衝刺著,他雖然在起跑反應時上不如邵若軒,但是他的速度能力要略勝於邵若軒,此時的賽場上,正是由北川宏明與邵若軒兩人組成了場上的第二梯隊,而在兩人的後方,也有來自丹麥和印尼的選手在全力衝刺著,想要與前方的北川宏明、邵若軒爭奪第四的位次。

短短的一百米賽道,激烈得有如烽煙四起的戰場。

當邵若軒終於衝過終點線時,身體之中的沉重與力量的流逝也沉沉地拖著他,讓他叉著腰在原地喘息了許久。

在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一切都太快了,他隻能專注地看著眼前的賽道,根本無力顧及自己周圍究竟還有沒有對手的存在。

勝利還是失敗?

他說不清楚。

他隻知道,自己確實已經拚儘了全力。

心跳仍舊在砰砰砰地狂跳著,緊張、害怕、期待?

邵若軒說不清自己心中這複雜的心情最終究竟落在哪一點上更多,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做到更好。

“邵若軒……今天這一戰,讓人清楚地看到了邵若軒的果斷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李海稱讚了一句:“不論這場比賽的結果如何,邵若軒的表現都值得我們真誠的掌聲,他在起跑時顯然是果斷地采用了壓槍跑的戰術,並且成功執行了這一戰術,極限的壓槍跑之後,他穩定地守住了自己的起跑反應優勢……不得不說,這種心理素質和膽量,很多頂尖的選手身上也未必能夠具備。”

“能夠有這樣的膽量和穩定的狀態,哪怕他今天沒能晉級奧運的半決賽,但我想我們完全可以期待,4年之後的奧運,邵若軒一定能夠成長到新的高度,登上更高更強的賽場!”

李海和林旭文這是非常真誠地在誇獎邵若軒,也確實是邵若軒的這個表現驚到了他們,讓他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