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大刁民最新章節!
彆人可以靜觀其變,但是李雲道卻不行,因為他的麵前放著一個密封得周全的紙盒子,傍晚進小區的時候,小區門口的保安隊長遞給他的,說是一個很不負責人的快遞員扔在了小區大門口,保安隊長好心將盒子幫他收了起來。謝過熱心的保安隊長後,他將盒子放在車副駕上,立刻調轉車頭,開到景區一處停工的建築工地,這才小心翼翼地將快遞紙盒輕手輕腳地捧放在空曠的工地上。
紙盒上並不是印刷的快遞單,而是用普通a4紙打印的李雲道在玫瑰園的住址、姓名和電話,一看就不是正兒八經的快遞包裹。剛剛在車上他已經用耳朵貼著聽過,裡麵沒發出任何異樣的聲響。
天黑無月,夜風漸勁,空曠的廢棄工地上隻能聽到西北風的呼嘯聲。他蹲在盒子跟前躊躇了許久,終於歎了口氣,微微抖腕,三刃刀滑落於手心,手掌從盒子上輕輕撫過,密封的膠帶便被鋒利的刀尖劃裂,紙盒的上蓋無聲無息地緩緩啟開。剛剛他掂量過,盒子並不算重,甚至可以說是很輕,此時打開才發現些裡塞滿了紙團,紙團的正中央,放著一隻如今難得一見的諾基亞直板手機,這種手機李雲道並不陌生,當初阮家大瘋妞就曾用這款手機當暗器“偷襲”過自己,後來那隻被當作暗器的手機就成了李雲道下山後的第一隻手機。事隔數年,這種久摔不壞的手機如今在市麵上已經極難尋見。
他想了想,還是開了機,熟悉的開機聲過後,手機便一次一次震動起來——短信!李雲道拿起手機,熟練地摁著手機鍵,打開未讀短信。
“李雲道,想要小丫頭活蹦亂跳地回來,就老老實實地按我說的去辦。”
“明天上午,帶著這隻手機到奧體中心附近,想辦法甩掉那些盯著你的警察和國安,等你真的甩掉了那些尾巴,我會發下一步的指令給你。”
“李雲道,我知道你很聰明,但是你彆想著耍花樣,否則彆怪我心狠手辣,小丫頭的命現在就控製在你的手裡,想要她死還是要她活,全在你一念之間。”
李雲道沒有回撥那個發來短信的號碼,他可以百分百肯定下一次發來指令的時候,狡猾的“銀環蛇”一定會換用另一個陌生的號碼。中國如今互聯網電商極其發達,雖然早就實現了手機號碼實名製,但是政策漏洞依舊存在,幾乎人人都能不費吹灰之力地在某寶上弄幾個從沒人用過的新號碼。
拿著手機,李雲道緩緩起身,不過他很快又蹲了下去,將那些塞在盒子裡的紙團一個一個舒展開,打開自己手機上的手電筒功能。這是一份昨天晚上剛剛出版的《錢塘晚報》,這說明對方如今所處的環境起碼能買到一份在西湖市早已經逐漸沒落的《錢江晚報》,在移動互聯時代,這種依托於紙質載體的傳播方式早就被西湖的年輕人拋棄,有閱報習慣的人,年齡應該起碼在三十五、六歲以上,而且很可能有在機關單位工作的經曆,一般來說社會上的企業員工很有機會和時間消耗在報刊上。
他又大致掃一眼報紙上的內容,昨天的《錢江晚報》通篇都在鼓吹e30峰會的準備工作做得有多麼完備,某某領導對前期準備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肯定評價。目光最後落在一張報紙的中間,這張紙的中間一塊目前已經被剪切出一個方形的空洞,看切口應該是用的刀子和尺子,切口相當平滑,洞型呈現很方正的矩形。
李雲道微微皺了皺眉,拿出手機,打開瀏覽器直接登錄了浙北日報傳媒的官方網站,《錢江晚報》雖然接近停刊,但也曾是浙北日報傳媒旗下的排頭兵級的重點報刊,每天的出版內容,次日夜間便會在官網上上傳電子版以方便有電子習慣的讀者。找到昨天的電子版《錢江晚報》,又翻到內容缺失的那一版,被人挖去的那一小片豆腐塊的內容,標題赫然寫著“韓國總統金姬善一行抵達西湖下榻臨湖賓館,首次品嘗杭幫菜讚不絕口”。
這是一篇再普通不過的關於e30峰會進程的表揚稿,大體上是稱讚臨湖賓館接待工作麵麵俱到,得到了韓方的高度認可,李雲道將文章仔仔細細地了三遍,文中主角並非是那位獨身主義的女強人總統,統篇上下都是對臨湖賓館大唱頌歌,從篇幅上看,應該是有宣傳係統的授意,估計是酒店背後的高人走了宣傳部的關係。但這樣一篇類似軟性廣告的文章,卻被人切開收藏了,這本身就是一件很蹊蹺的事情。
勁峭的夜風將李雲道攤開在工地上的報紙吹得七零八落,最後隻剩下一個空紙盒和那張被李雲道拽在手心裡的破報紙。將報紙重新折疊好放進口袋,他又蹲下來仔細端詳地上的紙箱子。方型的牛皮紙盒也就兩掌餘寬,深度倒是很接近大半個手掌,可惜上麵沒有印著任何花紋,看不出什麼異樣。他拿起紙盒,湊了上去,嗅了嗅,頓時微微皺眉——盒子裡的味道他聞過,這是一個曾經裝過食物的紙盒。李雲道初至西湖便帶著十力和曉蠻逛遍了西湖的大街小巷,嘗了不少西湖特色小吃,其中就包括這種麵粉裹蘿卜絲的小吃,西湖本地人稱其為“油冬兒”。早年間,在街頭擺攤賣油冬兒的小販大多是混著臭豆腐一起賣的,所以油冬兒裡頭經常混著一股臭豆腐味,如今城管管得嚴,大街上拖著三輪車賣油冬兒的小販也幾乎看不著了,倒是有人在西湖本地打造出了一個“王氏油冬兒”的品牌,如今在西湖各區都開了不少分店,賣的正是油冬兒加臭豆腐的特色。這種味道李雲道和十力都很喜歡,反倒是平時對食物情有獨鐘的張曉蠻一聽到這個名字就眉頭緊蹙。
“嗯,至少可以確定,這家夥喜歡吃油冬兒。”李雲道喃喃自語,“看報紙,吃油冬兒,看樣子十有八#九應該是個西湖本地人啊!”文心並非西湖本地人,這一點李雲道早就聽秦瀟瀟提過,袁紫衣說文心是代號“銀環蛇”的潛伏間諜,那麼這個喜歡吃油冬兒看報紙的家夥,很可能就是那個傳說中的“金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