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第 479 章(1 / 2)

戲明 春溪笛曉 6533 字 3個月前

京師上下的好奇心都被勾起來了,卻都沒打聽到具體消息,隻能每旬看看《新報》上刊出的內容解解饞。

唯有回京後再度接掌了《新報》主編工作的費宏瞧出了點端倪。

主要是這些文章的風格他都太熟悉了,熟悉到讓他很難不懷疑裡麵沒有王守文的手筆。

這些很有廣告造勢嫌疑的文章哪怕不是王守文這家夥的手筆,肯定也是經由他授意與潤色的,否則哪裡來那麼多新人一投稿就能在編輯部那邊過稿。

而且旁人不知道京師大學是怎麼回事,他們這些詹事府官員還不知曉嗎?那分明是王守文為了光揚關學攛掇太子開設的新式學堂,占地老大了,且籌備了兩年都還沒開始招生!

王守文肯定是想搞個大動作!

費宏猜出了大概卻沒有阻撓,默許了王守文為京師大學造勢的行為。

不過這種文章一直發到十一月,費宏也沒看見王守文有什麼舉動。他私底下和王鏊他們討論了幾次,甚至還開設了小小的賭局賭王守文什麼時候行動。

十一月中旬,工部那邊終於有了動作。先是工部主事李兆先把自己的提議告知工部尚書曾鑒,接著是工部尚書曾鑒親自上書向朝廷提議增設新條例——

《專利法》!

眾所周知,《大明律》是不會改動的,因為太/祖皇帝說過改動他這些條文的人都得死。所以他們這些後人永遠不會動《大明律》,他們隻是陸續推出幾十上百條補充條例罷了。

上次朝廷推出補充條例還是因為《新報》的誕生,禮部提出了針對出版刊物的刊行規範。

說起來那次對出版物的補充條例明麵上像是加強了審核,實際上反而放開了印刷限製,像話本這些出版物民間隻要上報以後都可以自由印刷,連專門連載話本遊記的報紙都陸續辦了不少。

據說江南那邊還彆出心裁地搞了些專門刊登各種狗屁倒灶事件的小報,寫的都是發生在身邊的咄咄怪事,比如某著名話本寫手剛拿到稿酬就連環上當被騙幾十兩的曲折經曆。

更奇葩的是,這位寫手寫的還是曲折離奇的懸疑話本!

偏偏這小報受眾還不少,每天都有人拿著新一期的報紙喊說書先生給講講周圍縣城剛發生的奇葩事件……

費宏他們對這種事一點都不感興趣,頂多隻是偶爾在拿到這些小報時聚在一起樂嗬一下罷了,絕對不會為了這種事去訂報或者買那寫手的書看!

如果他們家裡有這些東西,那都是彆人送的,可不是他們特意買的!

過去的翰林官都隻能苦熬資曆,他們這一代人在翰林院的日子倒是出奇地豐富。

大明文壇仿佛一下子湧出了數不儘的人才,個個都有叫人意想不到的巧思!

現在工部搗鼓出這個《專利法》,翰林院也是第一時間抄錄原文聚眾研讀,想看看平時埋頭乾活的工部這次想乾啥。

聚眾研讀的當然不止是費宏他們這些翰林官,內閣與另外五部尚書也都在研究這份《專利法》草案。

這次不少北方官員都伴駕去了江南,現在留在京師的反而是南方官員居多。他們細讀了這份《專利法》,發現這《專利法》若是通過了會對工部大有益處!

專利專利,通篇說的可都是利!

有了《專利法》以後,所有新鮮的事物都可以換錢!

以前工部在六部之中處於末位,大家商量出要乾啥事,負責落實的基本是工部。

但是到了論功行賞或者排資論輩的時候,工部都被挪到最後麵了:你隻是負責乾活的,換彆人來也能乾,你真的覺得自己有功勞嗎?!

可有了《專利法》就不一樣了,以後工部可就是個香餑餑了,旁人想要技術得找他們,戶部也要指著他們弄點錢充實國庫。

工部這是要翻身了啊!

想到工部尚書曾鑒是湖廣人,與李東陽算得上是老鄉,而這個提議又是李東陽長子李兆先提出來的,眾人不免暗自琢磨起來:難道這提案其實出自李東陽授意?

要知道曾鑒和李東陽除了是老鄉,還是同科進士啊!

前年李東陽參加閔圭組織的同年會,紀念他們這批人金榜題名四十年。當時曾鑒也去參加了,聚會上的十個人還邀畫師來作畫,題為《甲申十同年》,作序的正是李東陽本人。

有圖有詩為證,還敢說你們不是一條船上的?!

彆看李東陽伴駕去了江南,可他跟謝遷關係不是很好嗎?太子信重的小王學士還是他學生……

嘶,這事不簡單!

吏部尚書馬文升也覺得這事不簡單,與戶部尚書佀鐘討論了幾回,總感覺這個《專利法》藏著什麼後手。

可惜朱祐樘如今在南京,他們在太子麵前不太說得上話,情況就變得十分被動。

不僅幾位尚書私底下反複討論,劉健和謝遷也拿著《專利法》來回思量,怎麼都看不出這玩意有什麼壞處。

旁人都覺得這事出自李東陽的授意,謝遷兩人卻一下子看出是誰的手筆。

一準又是王守文那小子躲在背後乾的好事。

謝遷直接讓人去把王守文給喊來。

入秋後王守文就不用在太子那邊蹭冰鑒了,經常扔下埋首奏折堆的朱厚照溜達出去忙自己的事。